
姜代楠,青島市人工智能產業協會秘書長
一、《行動計劃》出臺的背景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關我國能否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的戰略問題。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我們必須搶抓發展機遇。《2024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各地積極行動,在算力、數據、場景及主體培育、技術創新等關鍵核心要素等方面布局發力,力圖在產業發展中占得先機。青島作為首批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的城市,本就具備產業發展先機。為深刻把握人工智能發展新機遇,進一步發揮產業發展先發優勢,青島正式出臺新一輪人工智能三年行動計劃,旨在加快推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培育新質生產力。
二、《行動計劃》出臺的意義《行動計劃》結合我市實際,制定了未來三年產業發展的方向和總體目標,確定了在算力、算法、數據等七方面的重點任務,對于充分發揮城市優勢、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是有助于明確城市的產業發展方向和優先級,使得資源配置更加有的放矢;二是有助于聚焦重點產業和領域,加強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和整合;三是有助于充分激發企業和市場的活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增強城市的核心競爭力。
三、《行動計劃》的總體考慮是什么《行動計劃》起草過程中,主要考慮三個方面:一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對青島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二是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以《國家人工智能產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2024版)》為指引,從產業發展實際需求出發,制定全面、清晰、合理的目標任務,圍繞算力、數據、大模型等核心要素,重點突出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賦能海洋等創新場景。三是堅持要素保障、全面推動,健全部門協同、市區聯動的工作機制,增強產業引導和扶持力度,發揮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作用,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營造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
四、《行動計劃》提出的重點任務是什么《行動計劃》重點明確了七個方面的任務:
(一)實施算力設施“強基”行動統籌布局智能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按需部署高效邊緣計算中心,打造集通算、智算和超算為一體的算力支撐體系。加快建立全市算力統籌調度機制,形成全市算力“一張網”。
(二)實施算法模型“鑄魂”行動整合全國領先的海洋科研與大數據優勢資源,打造“1+N+X”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體系。支持行業企業加快垂直大模型研發升級,打造細分領域領先的行業大模型體系。依托全市算力、數據和場景資源,培育一批大模型應用創新解決方案和典型創新應用場景案例。
(三)實施數據要素“提質”行動全面推進數據資源化,推動數據共享和開放。完善數據資產化管理模式,鼓勵市場力量挖掘商業數據價值,做大數據產品供應和數據交易服務市場。
(四)實施核心產業“固鏈”行動立足全市集成電路產業基礎,突破發展智能芯片。培育壯大智能軟件,提升中國軟件名城能級。支持企業加快智能終端核心技術和產品研發,豐富產品品類、創新產品形態。
(五)實施創新平臺“領航”行動推動行業企業與高校院所合作,共建人工智能產業研究機構等創新載體。創建國家級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示范,在人工智能中試驗證、模型訓練和算力算法等方面加大投入。支持企業培育創建人工智能領域創新平臺,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級。
(六)實施產業生態“聚力”行動以人工智能專業園為核心,支持相關區市打造細分領域特色園區。培育一批創新型領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七)實施場景應用“賦能”行動聚焦工業制造、智慧海洋、現代農業、交通運輸、醫養健康、智慧教育、文化旅游、社會治理8個領域,加大場景開放力度,開展多樣化賦能應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