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政策出臺背景及過程
科學高效的產業政策體系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工業經濟穩增長的重要支撐。2021年,我市制定出臺《青島市加快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青政發〔2021〕18號)(以下簡稱“制造業‘18條’政策”),政策實施以來,共撥付市級先進制造業發展專項資金57億元,惠及企業(項目)4000余家,有效緩解了企業壓力,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制造業‘18條’政策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
今年以來,國家和省圍繞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作出系列重要部署,為我們做好今后一個時期的經濟工作提供了遵循。為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我市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發展,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對原“制造業‘18條’政策”進行了優化整合、完善創新,起草完成新版《青島市加快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持續釋放政策紅利,賦能我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政策措施制定過程嚴格按照市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履行了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等程序,邀請專家、企業、社會團體、律所等組織召開了政策評估論證座談會,完成了預算績效自評和專家評審,征求了相關單位及各區(市)政府意見,通過了市市場監管局公平競爭審查和市司法局合法合規性審查,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后按規定程序印發實施。
二、政策主要內容
政策措施重點從支持企業發展量質齊升、強化產業創新支撐、支持產業轉型升級、聚力培育發展新動能、優化要素服務保障5個方面強化政策支持,包含25項細化政策措施。
一是支持企業發展量質齊升,共5項政策。對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并符合相應標準的,按照年度設備投資額12%的比例給予獎補,單個企業當年獲得獎補資金總額不超過600萬元,重大技改項目可提高上限至2000萬元;對新認定的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給予2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新認定的國家級智能工廠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用好省工業企業升規納統獎勵資金,推動企業提檔升級;每年擇優選取不超過3個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促進機構,每個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
二是強化產業創新支撐,共5項政策。對新認定的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打造一批國家級、省級制造業中試平臺;引導企業牽頭或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在重點領域和產業鏈關鍵環節開展“卡脖子”技術攻關;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工業設計研究院,分別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加快“三首”產品推廣應用等。
三是支持產業轉型升級,共5項政策。推動智能家電產業向新發展;促進現代輕工產業提質升級,實施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發展服務型制造新模式,推動企業向“制造+服務”“產品+服務”轉型;對新認定的國家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新入選節能降碳技術裝備推薦目錄的,單個企業每個產品類別給予20萬元一次性獎勵;培育能效、水效“領跑者”等。
四是聚力培育發展新動能,共6項政策。優化應用場景開放機制,推進場景建設;加速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能躍升;積極爭取開展“車路云一體化”試點建設;提供普惠算力服務,創新發放“算力券”,按照實際支付算力費用不超過20%的比例,給予企業最高100萬元補貼;推動新設智算中心建設;對被國家級開源基金會接收的優質開源項目,給予30萬元一次性獎勵;加快推動“信號升格”;探索可信工業數據空間建設等。
五是優化要素服務保障,共4項政策。打造以優秀企業家為引領、產業領軍人才為核心、高水平技術技能人才為支撐的先進制造業人才隊伍;持續開展“工賦青島·智造強市”品牌整體宣傳;強化“畝產效益”評價導向;引導社會資本加大投入為企業發展提供資本助力和基金賦能等。
三、政策主要特點
政策措施的制定突出市場化原則,立足發展產業、服務企業,持續深化“點菜單”式省級改革試點,通過面向社會各界公開征集“廣聚民策”、走訪調研產業鏈大中小企業“問需于企”、召開行業協會及產業專家論證座談會“把脈定向”,積極回應企業迫切需求,精準滴灌企業發展的痛點難點,推動政策資源加速向先進制造業集中。
一是聚焦重點,突出示范引領。聚焦企業技術改造與設備更新、制造業優質企業培育、智能工廠建設、先進產業鏈群培優、產業創新載體創建、工業設計強基、綠色低碳轉型、開源生態建設等重點項目及領域,支持企業聚焦實物投入加速轉型升級,強化爭先創優、激勵標桿示范,推動企業做優做強、提質發展,加速優勢產業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邁進。
二是創新驅動,突出向新發展。堅持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筑牢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圍繞拓展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空間”,聚焦應用場景建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能躍升、普惠算力供給、“信號升格”、可信數據空間建設等明確支持產業領域,突出新興和未來產業培育,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三是集成發力,突出提質擴面。優化政策體系、集成政策內容,支持對象從“點線培育”到“點面結合”轉變,激勵方式從“單一獎補”到“多元化支持”轉變,政策涉及領域更多、覆蓋面更廣。壓縮一次性獎勵政策,著力構建起“示范激勵+普惠支持+鼓勵引導”的政策扶持體系,充分釋放政策效能。強化“畝產效益”評價,樹立“激勵先進、淘汰落后”的鮮明政策導向,形成支持產業發展的強大合力,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四、政策實施保障
下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將按相關規定做好公開和解讀,加快出臺政策配套實施細則,抓好政策落地落實,將政策紅利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動力。
一是強化政策宣傳解讀。主動為企業“送政策”,將政策原文和政策解讀及時在青島政務網、青島政策通等平臺上面向社會公布;搭建新媒體宣傳矩陣,用好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新媒體宣傳陣地,作為政策信息傳播的新窗口與互動平臺,為惠企政策“應享盡享”提供多元信息渠道;開展惠企政策“三進”行動,打造市區(市)聯動、協會協同、企業受益的政策宣講體系,切實提高政策知曉度和覆蓋面。
二是強化政策兌現落實。加快制定政策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政策兌現的標準條件、申報材料、兌現流程等。用好“青島政策通”平臺,不斷優化政策事項兌現流程,緊盯企業關注的重點領域,推動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達快享”,切實增強政策獲得感。會同財政部門優化政策資金撥付方式,推動惠企資金直達企業。
政策執行(解釋)處室: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產業政策處
聯系電話:0532-85911315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