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等有關要求編制。本報告由總體情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情況、因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被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的情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組成。本年度報告的電子版可在青島政務網(www.999gcw.com)下載。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與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聯系(地址:青島市市南區香港中路 11號,郵編:266071,電話:0532-85912121,傳真:0532-85913182,電子郵箱:zfxxgkb@qd.shandong.cn)。
一、總體情況
今年以來,市政府辦公廳以“青傾公開”品牌為引領,持續提升作風能力,推動政務公開實現新作為。
(一)主動公開方面
認真落實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制度,定期開展自查整改,確保權威準確、語義明確、表述規范。今年以來,市政府辦公廳通過青島政務網部門信息公開目錄發布政府信息490余條,其中政府規章3件,規范性文件4件。優化“政策解讀”專欄,對規范性文件全部解讀,實現政策解讀與政策文件相互關聯,提高政策到達率和知曉度。采用多角度、多媒體解讀市政府文件82篇,同比增長47.8%,讓政策“動”起來。常態化公開市政府全體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召開情況和主要內容,全部實現圖文、視頻解讀和會議議題解讀,落實邀請利益相關方等列席政府決策會議制度。
(二)依申請公開方面
為提升辦理質效,升級網上依申請公開平臺,完善了針對關鍵時間節點提醒、關鍵詞檢索等功能,實現全流程可視化管理、全鏈條可查可控,群眾足不出戶就可申請并獲取信息。印發《關于加強和規范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協助調查工作的通知》,進一步嚴格辦理程序,規范文書格式。全年新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282件,比2021年增加11.5%,2021年結轉至2022年政府信息公開申請15件,共辦結286件,按規定結轉至2023年繼續辦理11件。從申請內容看,主要涉及土地征收、房屋拆遷等方面。從申請答復看,“予以公開”49件,占17%;“部分公開”34件,占17.1%;“不予公開”8件,占2.8%;“無法提供”141件,占49.3%;“不予處理”5件,占1.7%;“其他處理”39件,占13.6%。共辦理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11件,行政訴訟11件。
(三)政府信息管理
認真開展文件集中公開和數據聯通工作,根據省政府辦公廳有關要求,組織各區(市)、市政府各部門認真做好我市文件集中公開和數據聯通工作。印發工作方案,舉辦全市數據聯通工作培訓,明確工作任務和時限要求。對2016年以來的文件進行梳理和規范,升級改造建設青島市政府文件庫,完成相關文件數據向山東省政府文件庫匯聚傳輸工作。截至12月底,共向省匯聚傳輸11810條數據。
(四)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建設
充分發揮“青島政務網”信息公開第一平臺作用,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專欄,積極打造公眾獲取政府信息的權威渠道。加強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管理,不斷完善檢查機制,全市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在信息發布及時性、政務服務實用性、政民互動暢通性、內容表述準確性四個維度均有較大幅度提升。面向區(市)人民政府、基層村(居、社區)委員會,區(市)級以上圖書館、檔案館、綜合服務大廳等公共場所提供紙質公報免費查閱,并在市、區(市)綜合服務大廳設有免費取閱點。全年印發《青島市人民政府公報》24期,每期贈閱118份,共贈閱2832份。
(五)監督保障
制定《青島市2022年度政務公開工作量化考評方案》,建立政務公開日常考核通報制度。對全市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廳政務公開聯席會議進行調整。召開全市政務公開領導小組會,召開全市政務公開工作視頻培訓會。在青島政務網開設“政務公開工作交流”欄目,認真總結工作經驗做法,共發布推介我市政務公開典型經驗做法71篇。開展“人人上講臺,個個當專家”全員講學活動,派員赴各單位現場授課和調研30余場,并選派基層工作人員跟班輪訓。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第二十條第(一)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制發件數 |
本年廢止件數 |
現行有效件數 |
規章 |
3 |
25 |
115 |
行政規范性文件 |
4 |
9 |
67 |
第二十條第(五)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
行政許可 |
0 | ||
第二十條第(六)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
行政處罰 |
0 | ||
行政強制 |
0 | ||
第二十條第(八)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收費金額(單位:萬元) | ||
行政事業性收費 |
0 |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 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
申請人情況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組織 |
總計 | |||||||
商業企業 |
科研機構 |
社會公益組織 |
法律服務機構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273 |
9 |
0 |
0 |
0 |
0 |
282 | ||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15 |
0 |
0 |
0 |
0 |
0 |
15 | ||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
(一)予以公開 |
46 |
3 |
0 |
0 |
0 |
0 |
49 | |
(二)部分公開(區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形,不計其他情形) |
41 |
3 |
0 |
0 |
0 |
0 |
44 | ||
(三)不予公開 |
1.屬于國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公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穩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
5 |
0 |
0 |
0 |
0 |
0 |
5 | ||
6.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
3 |
0 |
0 |
0 |
0 |
0 |
3 | ||
7.屬于行政執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8.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無法提供 |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
135 |
3 |
0 |
0 |
0 |
0 |
138 | |
2.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3 |
0 |
0 |
0 |
0 |
0 |
3 | ||
3.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不予處理 |
1.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
4 |
0 |
0 |
0 |
0 |
0 |
4 | |
2.重復申請 |
1 |
0 |
0 |
0 |
0 |
0 |
1 | ||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 出具已獲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其他處理 |
1.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2 |
0 |
0 |
0 |
0 |
0 |
2 | |
2.申請人逾期未按收費通知要求繳納費用、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其他 |
37 |
0 |
0 |
0 |
0 |
0 |
37 | ||
(七)總計 |
277 |
9 |
0 |
0 |
0 |
0 |
286 | ||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 |
11 |
0 |
0 |
0 |
0 |
0 |
11 |
四、因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被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情況
行政復議 |
行政訴訟 | |||||||||||||
結果 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 審結 |
總 計 |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
復議后起訴 |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 結果 |
尚未 審結 |
總計 |
結果維持 |
結果 糾正 |
其他 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
10 |
1 |
0 |
0 |
11 |
4 |
0 |
0 |
2 |
6 |
5 |
0 |
0 |
0 |
5 |
五、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一是高質量高效率服務群眾申請能力有待提升,面對日益增長的公開申請,需進一步加大主動公開力度,提高辦理效率和質量,及時、準確、規范予以答復。二是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監管力度仍需加大,仍有部分賬號信息發布不及時、不準確、不規范,影響了政府對外形象。下一步將規范依申請公開辦理流程,打造依申請公開辦理示范窗口,搭建“零距離”政民溝通橋梁。統籌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監管,構建整體聯動、同頻共振的信息傳播格局,更加主動發聲。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一)收取信息處理費的情況
本年度未收取信息處理費。
(二)落實上級年度政務公開工作要點情況
印發《2022年青島市政務公開工作要點》,聚焦三大領域的10項公開任務45個具體事項,緊扣高質量發展、優化營商環境、民生保障推動信息公開。
(三)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結果公開情況
2022年,市政府辦公廳共主辦上級以及本級人大代表建議1件,主辦上級以及本級政協提案2件,均已辦結。
(四)年度政務公開工作創新情況
一是充分發揮政民互動平臺作用。連續14年開展“向市民報告、聽市民意見、請市民評議”活動,以“云述職、云評議、云征集”的新模式,全面報告工作,聽取意見建議。做好 “問政青島”“民生在線”“直通12345”等品牌欄目,首創發布“12345熱線指數”,為精準解決民生問題提供了“風向標”。
二是加大新聞發布力度,打造權威信息發布解讀平臺。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 共組織召開疫情防控、政策解讀、重大活動等市政府新聞發布會160余場,圍繞城市建設、醫療、教育、旅游、環境保護、就業創業等社會公眾關注度高的政策活動進行詳細解讀。重大政策出臺后,分管市領導、部門主要負責人走到臺前,通過新聞發布會解讀政策,回應關切,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三是深入推進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組織梳理全市教育、衛生、交通、環保、供水、供電、供氣、供熱等領域共1598家企事業單位名錄,打造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平臺,進一步方便群眾辦事。
四是持續開展政府開放日活動。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要決策部署,聚焦公眾關切和重點民生事項,以推進政務公開、嚴格依法行政、落實便民政策、保障改善民生為重點,組織各區(市)、各部門結合疫情防控形勢,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政府開放日”活動220余場次,主動解讀政策,回應社會關切,聽取市民意見建議,進行交流答疑。
(五)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數據統計需要說明的事項
本年度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六)本行政機關認為需要報告的其他事項
無。
(七)其他有關文件專門要求通過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予以報告的事項
無。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