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5萬人以上,創設城鄉公益性崗位3.7萬個以上,扶持創業3萬人以上。
進展情況:全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8.22萬人,完成年度任務的52.1%;創設城鄉公益性崗位5.05萬個,完成年度任務的136.5%;扶持創業1.98萬人,完成年度任務的66%。
2.實施節能保暖工程640萬平方米以上;改造城鎮老舊小區400個以上,積極引導居民參與,共同推進加裝電梯、戶內下水管道改造等工作。
進展情況:全市開工既有居住建筑節能保暖改造416.74萬平方米,占年度任務的64.8%;竣工325.99萬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務的50.6%。473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全部開工,完工60個,同步加裝電梯88部,改造戶內下水管道553戶。
3.開工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和幼兒園30所,推動續建完工50所;改造農村薄弱幼兒園70所;開展在校生視覺、脊柱和心理健康篩查。
進展情況:開工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和幼兒園26所,開工率86.7%;推動續建完工34所,完工率68%。農村薄弱幼兒園改造項目,平度市正組織進場施工,萊西市正開展項目招投標。完成在校學生視覺、脊柱健康第一次篩查,開展相關健康教育、專家講座等干預措施千余場次。制定了學生心理健康篩查工作方案。
4.完善提升鎮(街道)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45處,建設以助餐功能為主的村(社區)養老服務站600處、示范性失智老年人日間照護中心10處。
進展情況:居家養老設施建設項目全部開工。其中,鎮(街道)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完工36處,完工率80%;村(社區)養老服務站完工524處,完工率87.3%;示范性失智老年人日間照護中心完工8處,完工率80%。
5.提升托育服務供給和質量,對備案托育機構在托普惠性托位按照二孩300元、三孩380元每人每月進行補貼。
進展情況:確定公辦及普惠性民辦托育機構托育費政府指導價,制定出臺《青島市備案托育機構在托普惠托位補貼實施方案》,目前正開展補貼發放有關摸底工作。
6.實施城市未貫通道路打通30條以上,通車20條以上;開工建設立體人行過街通道設施6處,推動續建完工4處;優化調整公交線路70條;全面摸排市政道路等重點區域排水窨井,安裝防墜落設施20萬個以上。
進展情況:未貫通道路打通開工24條,完成年度任務的80%,建成通車7條;開工建設立體人行過街通道設施7處,4處續建項目已完工;優化調整公交線路46條,完成年度任務的65.7%;排查排水窨井27萬余個,安裝防墜落設施11.9萬余套,完成年度任務的59.5%。
7.加快公共停車場建設,新增停車泊位2萬個以上;推動建設電動汽車充電樁1.2萬個以上。
進展情況:啟動公共停車場建設項目89個,累計完工19個,新增泊位3618個。新增電動汽車充電樁9732個,完成年度任務的81.1%。
8.繼續推進太平山、浮山高品質保護整治,啟動合肥路北山、雙峰山等7處山頭公園整治,建成口袋公園60個,實施城市空間微更新改造100處;啟動中山路改造提升,保護繁榮老城區。
進展情況:太平山、浮山綠道建設項目已全部完工并向市民開放。7處山頭公園全部開工建設,合肥路北山公園(齊魯康體公園)基本完工。60個口袋公園全部開工建設。城市空間微更新改造開工100處,完工33處。持續推進中山路主街、大鮑島、劈柴院等重點區域建筑細部整改提升和亮化設施升級,累計招引落戶68個時尚文旅項目。
9.新建改擴建全民健身體育公園10處、健身步道和設施300處,開工改造弘誠體育場;打造集全民閱讀、文化體驗等功能于一體的城市書房10處。
進展情況:確定10處全民健身體育公園、407處健身步道設施建設方案。弘誠體育場改造項目正進行土石方施工。10處城市書房全部進入改造建設階段。
10.為全市適齡女生免費接種HPV疫苗;依托基本公衛系統,實施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和慢阻肺風險評估,開展“三高”高危人群并發癥篩查和慢阻肺高危人群肺功能檢查,加強三級醫療機構協同診療,實現“三高一慢”健康管理全覆蓋。
進展情況:制定HPV疫苗免費接種實施方案,將于9月份啟動實施。全市開展慢阻肺問卷調查137.7萬人,肺功能篩查6.4萬人,“三高”并發癥篩查15.9萬人,糖尿病易患人群檢測26.2萬人。
11.推動居民長期護理保險提質增效,籌資標準提高至每人每年60元;提升職工門診統籌保障水平,一、二、三級醫療機構報銷比例分別達到75%、60%、50%,年報銷限額達到1700元。
進展情況:居民長期護理保險籌資標準已于2023年起提高至每人每年60元,全市長護險在床人數4.7萬人,撥付資金4.49億元。完成職工門診報銷比例和限額提升,4539家醫保定點機構(含3140家村衛生室)全部開通職工普通門診統籌報銷業務,上半年累計結算571.9萬人次,同比增長42.8%;醫保統籌支出5.28億元,同比增長69.2%。
12.實施市區供熱燃煤鍋爐“煤改氣”7臺,完成農村地區清潔取暖改造10萬戶。
進展情況:市區7臺供熱燃煤鍋爐“煤改氣”全部開工。7個區市全部啟動農村清潔取暖改造工作,累計開工14.15萬戶,完工3.77萬戶。
13.打造市區垃圾分類五星小區200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鎮(街道) 15個、示范村(社區) 200個。
進展情況:139個小區成功創建第一批市區垃圾分類五星小區,完成率69.5%。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鎮(街道)和示范村(社區)創建工作全面啟動。
14.以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整治提升村容村貌,創建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100個。
進展情況:印發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實施方案,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項目開工村莊73個,整村完工4個。
15.創建優秀規范化農貿市場40處以上,整治農貿市場環境衛生、占路經營等問題,推動市區在營農貿市場全部達標。
進展情況:制定2023年規范化農貿市場創建方案,完成第三方機構6月份測評。開展市區農貿市場專項整治,24處農貿市場達到規范化農貿市場標準。
16.深化“無證明城市”建設,圍繞交通出行、社會保障、金融服務、市場監管等領域,打造不少于30個電子證照證明應用場景;打造數字市民大廳,提升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水平。
進展情況:編制“無證明城市”支撐服務平臺建設方案,正根據專家意見進一步優化。累計在金融服務、交通出行、便民生活等領域打造了25個電子證照應用場景,市民可通過“亮碼”、數據共享等方式在相關社會服務窗口辦理業務。數字市民大廳完成感知網絡、服務監測等智能化改造。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