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印發《2022年青島市深化跨境貿易便利化改革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措施》的通知
各區、市人民政府,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各有關單位:
《2022年青島市深化跨境貿易便利化改革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措施》已經市口岸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同意,現印發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青島市口岸工作協調領導小組
2022年2月28日
2022年青島市深化跨境貿易便利化改革
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措施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優化營商環境決策部署,落實海關總署等10部委《關于進一步深化跨境貿易便利化改革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的通知》(署岸發〔2021〕85號)要求,全面完成2022年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試點改革任務,強化口岸營商環境創新,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搶抓RCEP機遇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深化口岸全鏈條業務改革
1.完善通關申報模式。支持企業自主選擇申報,進一步完善“提前申報”“兩步申報”通關模式。尊重企業意愿,結合港口運營和貨物情況,進一步推廣進口貨物“船邊直提”和出口貨物“抵港直裝”試點。
2.優化提升查驗服務。深入推進“智慧查驗”,推動實施“無陪同查驗”“冷鏈預約”“跨區全時查驗”等新模式。開展“先期機檢、碼頭直提”模式改革,實施順勢機檢查驗,實現無感快速通關。依托“單一窗口”實施查驗信息推送和調箱到位信息反饋,引導企業用好“單一窗口”查驗預約服務。運用“單一窗口”預約聯合登臨檢查等功能,實現通關和物流操作快速銜接,提升進出口貨物提離速度。
3.深入實施“主動披露”制度和容錯機制。加大政策宣傳,便利企業用好“主動披露”制度和容錯機制;對經認定非主觀原因造成的申報差錯和企業主動披露的違規行為,不予記錄報關差錯或依法減輕、免于處罰。
4.深化稅收征管改革。提供多元化稅收擔保方式,進一步推廣關稅保證保險、匯總征稅、自報自繳、預裁定等便利措施。深化海關稅款擔保改革,實施以企業為單元的稅款擔保,實現一份擔保可同時在全國海關用于多項稅款擔保業務。實現船舶噸稅繳納證明自助打印。
5.提高出口退稅便利度。持續優化退稅辦理流程,大力推廣“非接觸”式辦稅,進一步精簡出口退稅涉稅報送資料,推行備案單證無紙化,確保正常辦理出口退稅的平均時間壓縮至6個工作日以內。
6.推進檢驗檢疫監管模式改革。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穩步擴大進口巴氏殺菌乳檢驗監管模式改革試點,實施“檢查放行+風險監測”的檢驗監管模式;對出口水果、種苗花卉試點“采信第三方檢測報告快速放行+官方檢測合格出具證書”模式。在符合準入要求的前提下,對用于展覽展示的預包裝進口食品樣品,免于抽樣檢測;進口備案用的化妝品樣品、企業研發用的非試用化妝品樣品、非試用或者非銷售用的展覽展示化妝品,可免于提供進口特殊化妝品產品注冊證或進口普通化妝品備案電子信息憑證,免于進口檢驗。
7.支持海外倉發展。建立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9810模式)出口退稅溝通聯系機制,優化海外倉布局和完善功能,打造跨境電商發展的重要境外支點。持續加大省級公共海外倉主體培育力度,參照省級標準給予資金扶持。
8.完善跨境電商出口退貨政策措施。優化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退貨監管流程,減少退貨環節。支持出口商品與退貨復出口商品“合包”運輸到境外,確保出口跨境電商“出得去、退得回、通得快”。
二、規范口岸收費
9.完善口岸服務收費公示制度。認真落實口岸收費目錄清單公示制度并強化動態更新,清單之外一律不得收費。積極引導口岸收費主體通過“單一窗口”公開收費標準、服務項目等信息,增強口岸收費的透明度、可比性。鼓勵口岸企業提供“一站式”收繳費服務,推廣“一站式陽光價格”服務模式。
10.規范口岸收費行為。緊盯政府定價類收費優惠政策,對新價格政策關口前移式監管,通過定向短信、微信公眾號等開展價格政策提醒告誡。督促口岸經營單位進一步清理精簡收費項目,引導船公司規范調整海運收費結構,督導落實集裝箱場站洗箱、修箱、驗箱服務規則。對有限競爭性經營的口岸服務,引入招標制度,鼓勵市場經營主體公平競爭。
11.開展口岸收費巡查檢查。關注價格違法類投訴舉報等問題線索,依法查處不執行政府定價和指導價,不按規定明碼標價、未落實優惠減免政策等違法違規收費行為,進一步規范口岸收費秩序。
三、提升口岸信息化水平
12.開展跨境貿易相關單證信息國際交流合作。按照海關總署(國家口岸辦)改革試點要求,推動與韓國、日本跨境貿易相關單證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聯網核查,改革相關單證信息傳輸監管模式。構建檢驗檢測認證國際合作和互通互認機制,推動“檢測前置、結果互認、一路暢行”。
13.拓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將引航申報納入“單一窗口”辦理,實現國際船舶進境申報信息“一次申報”、信息共享。持續推進“青島專區”建設,完善政策解讀、服務評價、問題反饋等功能。推廣應用“單一窗口”進出口危險貨物申報系統,開展危險貨物申報信息與貨物進出口申報信息智能比對,全面實現危險貨物不見面和無紙化申報、審批及結果實時反饋。
14.加大區塊鏈技術應用。加快港航區塊鏈電子放貨平臺應用,推廣電放提單和海上貨運單貨物電子放貨比例,實現兩類電放貨物的平均進口業務辦理時間由2天縮短至4小時以內。推廣基于區塊鏈技術的GSBN項目應用,全面提升海運電子提單應用率。
15.加快多式聯運發展。優化提升多式聯運公共信息平臺功能,實現青島港海鐵聯運“一單制”貨物在途實時追蹤。加快打造“智慧海鐵”,推動船公司在內陸港設立空箱分撥中心,推進“海鐵直入”新模式落地。實施進口礦產品“船(集)鐵直轉”模式,吸引沿黃流域、“一帶一路”沿線貨物在青島接卸中轉。加快構建陸空聯運服務體系,建立快捷高效運輸網絡,發展卡車航班業務。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開展中韓陸海多式聯運,探索跨境卡車航班業務,暢通中韓海上高速公路。
16.深化通關流程可視化查詢。口岸查驗單位向進出口企業、場站推送各環節通關狀態信息,實現海關、海事等部門口岸通關狀態查詢和通關流程全程可視化。口岸場站將運抵、調箱、裝載等作業信息推送給企業,實現作業系統可視化查詢。
17.提升口岸智能化水平。按照海關總署統一部署,開展智能審圖算法分類試點,逐步擴大智能審圖商品范圍。推廣移動查驗單兵集成知識產權商標智能識別應用。依托膠東機場智能化網絡系統,實現場外報關信息、場內理貨信息和海關查管信息精準對碰,打造智能化集中查驗的“智慧空港”貨運監管體系。打造港口AI技術智能識別的智能閘口,建設集裝箱智能理貨系統。
四、優化口岸綜合服務
18.規范行業經營秩序。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引導場站、貨代、報關、物流等行業完善服務規則,規范經營行為,促進口岸服務行業良性發展。優化港口口岸功能布局,細化前灣港區集裝箱堆場功能,劃區域開展貨物集裝箱堆存與修、洗集裝箱工作。
19.公開作業時限及流程。持續規范海運口岸作業時限公開公示,在機場、鐵路場站等公開公示調貨、移位、裝卸等物流作業時限及流程。公開集裝箱存箱、用箱信息,實現預約提箱、電子化放箱和精準提箱。
20.提升港口引航效率。大力實施“套泊熱接”“低能見度集裝箱班輪通航效率提升”“深水航槽直靠”等引航新模式,深化“推近一海里,服務到船邊”等引航服務,縮短船舶靠離泊時間,實現船舶通航效率與碼頭裝卸效率的高效匹配。
21.推行船舶登記事權下放和“不停航辦證”機制。實施國際航行船舶進出口岸“極簡審批”新模式,推行海船新建及轉籍檢驗、登記“不停航辦證”新機制,運行“先行檢驗、檢證分離”船舶檢驗新模式和“容缺預審、并聯辦理”船舶登記新模式,提高船舶檢驗、登記辦證效率。
22.試點船載液貨“貨港海”智能選船機制。整合貨主、碼頭、船舶及海事監管信息,建設運行智能選船信息平臺,在董家口港口岸試點運行船載液貨“貨港海”智能選船機制,發揮海事監管信息引領作用,提升液貨船舶航行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碼頭作業效率。
23.加強企業信用培育和海關認證企業服務力度。加強“經認證的經營者”(AEO)制度宣傳培訓,幫助引導更多企業申請并成為高級認證企業,享受相關便利。優化企業協調員機制,擴大宣傳受惠范圍,建立更加緊密的關企合作關系。
24.加強知識產權海關保護。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龍騰行動2022”,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有效打擊進出口貨物侵權違法行為,服務自主創新,維護公平有序的進出口貿易秩序。
25.完善企業意見反饋和協調解決機制。加強12360海關熱線建設,完善工單辦理、答復、回訪機制,為企業提供更加便捷全面的服務方式。提升“1010-0532”“青港熱線”運營水平,提供集港口現場、市場于一體的“一站式”服務。建立健全口岸系統問題反饋辦理機制,協調幫助企業減損失、降成本。
26.降低跨境貿易物流成本。聯合青島易鏈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等相關金融機構、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利用普惠性金融政策,為符合條件的中小微外貿企業和口岸物流企業提供海運費貼息產品和港航物流約價服務,切實緩解企業供應鏈壓力。
27.實施政策精準滴灌工程。廣泛調研、深入了解企業發展需求痛點難點堵點,精準挖掘企業政策需求。搶抓RCEP協定實施機遇,組建口岸政策專家庫,深入一線企業精準做好政策培訓。支持青島自貿企業促進發展中心、青島市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等對接口岸單位和法律服務機構,構建面向中小企業的政策直達、合規診斷、稅收籌劃、精準紓困機制,提升企業用惠享惠水平,降低貿易合規風險,推動通關疑難問題前置解決。
28.健全完善通關便利化評價體系。以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滿意度為導向,借鑒國際相關評價體系,進一步健全完善青島口岸通關便利化評價機制,促進口岸營商環境建設的科學性、規范性,充分發揮口岸營商環境評價的引領和督促作用。
五、加強區域通關合作
29.加強黃河流域關際合作。健全“11+1”關際一體協同機制,推動跨關區業務協同治理和發展。復制推廣海鐵直運監管模式,推動港口功能向沿黃流域延伸,助力青島打造黃河流域最佳出海口。
30.實施山東半島港口群一體化監管。推廣優化“水水中轉”智能監管模式,突出青島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地位,提升山東半島海運整體物流效率,助力港口業務發展,服務外貿企業進出口。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