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市治違辦部署開展新一輪違法建設治理攻堅,要求各區市從即日起,利用1個月的時間,瞄準七大類違法建設進行摸排,分別為:2019年以來群眾通過12345市政務熱線、12319市城市管理熱線等渠道反映的違法建設以及2018年前期剩余的違建積案;居民樓院內擅自侵占室外公共場地、公共部位的違法建設;中心商業區、交通樞紐、窗口景點和城區主干道等重要區域內違法建設;擅自占用公共場地和占壓市政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的違法建設;新聞媒體輿情曝光的違法建設;通過行風在線、網絡在線問政、信訪投訴等受理轉辦的違法建設;其他對規劃實施造成影響的違法建設。
摸排時,要以街道(鎮)為單位,以社區為網格,實現橫到邊、縱到底,“地毯式、無死角”。一是用好巡查渠道,落實網格巡查責任制,定區域、定人員、定責任、定標準,做到人員充足、職責明確、安排合理,最大限度減少遺漏。二是拓寬發現渠道,運用無人機航拍、衛星遙感監測、數字化城管信息平臺等手段,助力邊角、密閉區域違法建設的及時發現,形成“地上巡、天上看”的立體化摸排。三是暢通舉報渠道,通過張貼通告,入戶發放致市民群眾一封信、公布投訴電話(12319)等方式,發動市民群眾自覺抵制違法建設,對身邊的違法建設撥打投訴電話進行舉報。
市治違辦規定,凡應納入而未納入摸排臺賬的違法建設,今后一經發現并核實后,一律視為新生違法建設;凡摸排臺賬、工作臺賬內容要素填寫不齊全不完整的、經核實存在遺漏的,一律退回重新填報;凡發現工作中不作為、慢作為、推諉扯皮、故意弄虛作假的,一律按照干部管理權限,依法依規予以調查處理和執紀問責。
市治違辦還要求,各區市要在辦公駐地通過公示欄、電子顯示屏等,將本轄區違法建設摸排情況進行公示,市治違辦也將通過新聞媒體,對各區市摸排情況予以公示,接受市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監督。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