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市住房城鄉建設局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堅持工作標準化、標準程序化、程序公開化,實干爭先,擔當奮進,推動全市住建事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情況
(一)政策制定精準有力,住建經濟穩中有進
一是全力推動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從供需兩側精準發力,出臺7條房地產市場優化調控政策措施,開展春夏房交會等促銷活動,全面推行“帶押過戶”等交易模式,扎實做好保交樓、穩民生工作,保障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
二是全力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支持建筑業企業轉型升級,新增3家特級資質企業,10家企業入選2022年度全省建筑業30強,5家企業入選全省民營企業百強,均居全省首位。通過建筑業保證保險試點盤活企業資金5.3億元,減輕企業資金壓力。組建青島工程建設聯盟,推動建筑施工企業、建材生產企業互利共贏。上半年,全市完成建筑業產值1455.3億元、同比增長7.4%。
三是全力推動雙招雙引提質增效。大力發展總部經濟,主動對接行業龍頭企業來青設立區域總部,中鐵北京局等4家央企落戶我市,推動中國能建集團投資開發建設我市城市更新項目,為住建經濟發展賦能增勢。
(二)項目推進齊心協力,城市更新建設攻堅成效卓著
一是深入推進舊城舊村改造攻堅。全年計劃啟動473個老舊小區改造,開工率100%,開工數居全省第一;計劃啟動改造19個城中村,已簽約項目9個。出臺《青島市老舊街區改造管理辦法》《關于青島市安置房建設品質提升的指導意見》等文件,助力改造提質增效。
二是深入推進市政設施建設攻堅。全年計劃實施84個項目,累計啟動66個項目。縱深推進市政道路建設“15515+N”工程,重慶路快速路啟動箱梁架設施工,膠州灣第二隧道啟動主線隧道掘進,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遼陽路快速路地道段南半幅提前2個月實現通車,36天完成福州南路“三塊板改兩塊板”,24條未貫通道路全面開工、已通車7條,城市路網更加完善。清潔取暖“煤改氣”工作計劃關停燃煤鍋爐24臺,新建燃氣鍋爐7臺,上半年已全部開工,提前完成8處重點區域過街設施建設,市政設施體系不斷健全。
三是深入推進停車設施建設攻堅。全年計劃實施95個停車設施建設項目,55個新建項目開工48個、完工19個,新增泊位3618個,40個續建項目按計劃推進。完成182個商場、酒店、寫字樓等停車場開放共享,實現109個住宅小區停車開放共享,盤活泊位6.8萬余個,緩解群眾停車難題。
四是深入推進李村河(張村河)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攻堅。統籌開展李村河(張村河)下游方案設計等前期工作,開工建設李村河君峰路至重慶路和張村河黑龍江中路至重慶路示范樣板段,完成嶗山區張村河中游一期清淤工作,啟動科苑經五路兩側景觀施工,沿線環境品質加速蝶變。
五是深入推進歷史城區保護更新攻堅。推動全省首部相關專門性地方性法規《青島市歷史建筑和傳統風貌建筑保護利用條例》實施。全年計劃啟動22個歷史城區保護更新項目,已開工黃島路三期片區改造等18個項目,推動四方路街區開街運營,浮島公園、聊城路停車場建成投用,百年老城區煥發新面貌。
(三)為民辦事靶向用力,民生保障持續改善
一是加快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住房保障工作的意見》,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1.83萬套(間),開工建設公租房300套,發放住房租賃補貼1.4萬戶,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問題。開工棚戶區改造7642套、基本建成21179套,更好滿足不同群體多樣化居住需求。
二是持續推進惠民改造整治。圍繞“兩主、一備、一區、六線”,完成重要區域、節點3906項整治任務,彰顯“國際范、中國風、青島韻”的城市形象。完成351.6公里道路、275個小區空中纜線入地整治,努力還市民以“清朗”凈空。建設電動自行車充電位7000個,開展既有居住建筑節能保暖改造417萬平方米,加裝交付電梯530部,有效提升群眾居住環境。
三是全面提升村鎮建設水平。深入開展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完成城鄉自建房排查工作。持續推進農村清潔取暖改造,開展農村低收入群體危房改造747戶,推進32處傳統民居保護利用省級試點和20個美麗村居市級試點建設,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四)改革創新協同發力,智慧低碳轉型深入推進
一是創新引領綠色低碳轉型。圍繞“綠色金融、綠色建造、綠色生態、綠色生活”,深化拓展全國唯一的綠色城市建設發展試點成效,建成綠色建筑1152萬平方米,新增星級綠色建筑面積97.2萬平方米,開工裝配式建筑292萬平方米、超低能耗建筑10.7萬平方米,新增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監測面積243萬平方米。完成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1841.3萬噸,建成節能建筑1133.4萬平方米。
二是創新推動智能建造縱深發展。出臺推進智能建造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建立青島市智能建造專家庫,結合智能建造項目選育,推進建筑信息模型(BIM)、智慧工地、智能工廠等新技術新產品應用推廣。建成全國首個陸海統籌的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礎平臺(一期),為數字青島建設提供一張數字底板功能支撐。
三是創新提升質量安全監管水平。深化提升新建住宅“先驗房后收房”模式,創新消防驗收“三幫六辦”模式,推行限額以下工程消防驗收告知承諾制、工程招投標項目全程線上監管。在全市在建軌道交通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和房屋建筑工程,深化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總監制、總經理駐場制,推進企業分類分級監管和重大事故隱患等專項整治,打造安全生產、質量管理、文明施工和智能建造“四位一體”標準化工地,全市建筑領域安全生產形勢保持平穩。
二、存在問題
回顧上半年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對標國內一流城市還存在思維定勢、工作慣性和路徑依賴,面對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的新任務,面對人民群眾對住房城鄉建設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的新要求,思路謀劃不夠開闊,制定舉措不夠創新,沒有充分用好系統化思維統籌謀劃城市建設運營,沒有充分用好科技手段賦能城市更新建設,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城市建設發展的能力有待提升。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步,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將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牢牢抓住讓人民群眾安居這個基點,認真履行作為經濟部門、民生部門、行業管理部門的職責使命,大力開展六大行動,持續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推動住房城鄉建設事業在全省走在前列、在全國爭創一流,為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做出新貢獻。
一是大力開展城市更新建設行動。堅持只爭朝夕、緊抓快干,全過程調度、全要素投入、全方位保障,深入推進舊城舊村改造、市政設施建設等五大攻堅任務,推動宜居宜業宜游高品質灣區城市建設邁上新臺階。
二是大力開展產業發展增效行動。精準穩妥優化房地產政策措施,加大行業龍頭企業扶持力度,加快培育“專精特新”企業,狠抓“雙招雙引”,推動房地產市場向穩向好、建筑業企業做優做強,為全市經濟穩中求進做出新貢獻。
三是大力開展安居宜居提升行動。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持續發力,健全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長效機制,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扎實辦好民生實事,推動居住環境品質實現新提升。
四是大力開展村鎮建設提質行動。推進小城鎮創新提升行動,統籌推進農村清潔取暖和美麗村居試點建設,加強農村房屋安全管理,塑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面貌。
五是大力開展智慧低碳轉型行動。深化綠色城市建設發展試點成效,深入開展全國首批智能建造等試點任務,加快行業數字化轉型,推進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培育綠色創新發展新優勢。
六是大力開展質量安全強基行動。努力在新建住宅“先驗房后收房”、標準化工地建設等方面形成可復制推廣經驗,實現高水平安全發展新提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