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2024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認真落實全國、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全力以赴“穩增長、惠民生、管行業”,扎實推進“12356”工作重點,即圍繞實現住建領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這一目標,充分發揮房地產、建筑業兩大行業經濟“頂梁柱”“壓艙石”作用,加快實施保障性住房規劃建設、城中村改造、“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三大工程”,圓滿收官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五項任務,深入開展“宜居安居、綠色轉型、智能建造、精細管理、村鎮建設、質量安全”六項提升行動,切實提升黨建引領成效,努力在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中打頭陣、當先鋒。
一、全力促進兩大行業健康發展,實現住建經濟量質新提升
1.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精準用好政策工具箱,辦好四季房展會、供需見面會等推介活動,用好中央租賃住房貸款支持等措施持續提振市場信心,更好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建立房地產融資協調、開發項目“三全”集成服務機制,加快化解延期交付風險項目,堅決防范新增延期交付問題。
2.促進建筑業企業做優做強。積極開展分級培優扶強,“一企一策”做強龍頭企業,加快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力爭新增一級及以上資質企業30家以上。
3.促進市場環境規范有序。持續整治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強化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打造安全、公平、高效、便民的房地產市場環境。深入開展建筑市場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建立項目制度落實評價體系。
4.促進營商環境優化提升。有序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改革試點。健全消防驗收服務保障機制。優化完善招投標制度舉措。招大引強、招新引優,力爭引進行業優質企業6家以上、產業項目2個。
二、加快實施“三大工程”建設,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5.實施保障性住房規劃建設。科學編制發展規劃,制定實施意見等制度文件,統籌抓好開工建設、質量安全和項目儲備,優先保障城鎮戶籍無房家庭,分類、分階段解決工薪階層住房困難問題。
6.實施城中村改造。健全完善配套政策體系,制定實施方案、指導意見等,積極穩步推進改造,推進90個改造項目,完工回遷10個項目。
7.實施“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統籌新建增量與盤活存量,配合做好政策制定等工作,因地制宜、按需規劃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
三、深入推進城市更新建設五項攻堅任務,塑造宜居宜業宜游新品質
8.推進舊城舊村改造建設攻堅。啟動改造433個老舊小區,惠及居民13.2萬戶。協同推進外墻保溫改造,完善“一老一幼”等配套設施,推動改造由小區向街區拓展延伸,提升成方連片改造水平。
9.推進市政設施建設攻堅。持續“暢通骨干路、打通微循環”,全面建成重慶路和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穩步推進膠州灣第二隧道、唐山路快速路建設,開工建設長沙路打通、溫州路隧道等重點項目,打通28條未貫通道路,推進5處立體人行過街設施建設。實施西海岸青鋼余熱綜合利用項目等4個公用設施項目。
10.推進停車設施建設攻堅。實施100個公共停車場項目,新增泊位2萬個以上,其中圍繞老城區及學校、醫院、景區、商圈等重難點區域實施50個項目,新增泊位1萬個以上。常態化推進停車設施開放共享。
11.推進李村河(張村河)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攻堅。統籌推進11.5公里河道治理,完成清淤49萬立方米,建設7座車行橋梁,串聯25公里河畔綠道,實施115萬平方米生態修復。
12.推進歷史城區保護更新攻堅。協同實施廣西路、三江路片區等18個保護更新項目,完成6萬平方米老建筑保護修繕、8條道路整治提升。啟動我市歷史建筑自動化監測項目建設。
四、統籌開展六項提升行動,邁出創新轉型發展新步伐
13.開展宜居安居提升行動。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1.5萬套(間),發放公租房租賃補貼1萬戶以上。深化勘察質量信息化管理,發布高品質住宅設計指引,推進完整社區試點。推動修訂房屋使用安全條例,探索開展房屋定期體檢制度試點,爭取獲批房屋安全保險、“好房子”兩項國家級試點。制定城鄉自建房安全管理辦法,建立管理長效機制。完成農村危房改造529戶,推進現代宜居農房建設。
14.開展綠色轉型提升行動。鞏固提升全國綠色城市建設發展試點成效,編制城鄉建設綠色發展指標評價體系。新增綠色建筑1500萬平方米,推廣超低能耗建筑10萬平方米,開工裝配式建筑500萬平方米,實施既有居住建筑節能保暖改造450萬平方米、公共建筑能效提升200萬平方米,保持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70%以上,力爭召開全國綠色城市建設暨智能建造試點青島現場會。
15.開展智能建造提升行動。推進全國首批智能建造試點工作,開發建設智能建造創新協同平臺,打造5家以上樣板企業,培育10個以上智能建造工廠、50個以上智能建造項目,啟動CIM平臺二期、住建大數據中心建設,制定建設工程電子檔案接收標準,打造10個以上數字家庭試點項目。
16.開展精細管理提升行動。做實做細城市體檢,強化體檢系統結果應用,深化存量問題治理。完成433個小區、200公里道路空中纜線整治,新增電動自行車充電位1萬個以上。規范提升建設工地施工圍擋設置,提升分類分級分階段管控水平。推進膠寧高架、杭鞍高架等20條重要道路及兩側環境綜合整治。
17.開展村鎮建設提升行動。深入開展小城鎮創新提升行動,加快培育“6+8”省、市兩級試點鎮。完成第三批10個美麗村居市級試點創建,推動第三批省級傳統民居保護利用試點建設。完成15萬戶以上農村地區清潔取暖改造,開展0.8萬戶以上農房節能改造試點建設。
18.開展質量安全提升行動。健全部門、企業、項目、班組、工人齊抓共管的建設工地“全覆蓋末梢”管理體系,深化先驗后收保維修“青島住宅+”工作模式、軌道交通工程全過程質量監管模式,扎實開展房屋市政施工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等專項整治,推進安全生產、質量管理、文明施工、智能建造“四位一體”標準化工地創建全覆蓋,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五、切實提升黨建引領成效,展現先鋒住建新形象
19.抓好思想政治建設。完整準確全面理解把握黨的二十大精神,鞏固拓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成果,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更加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建強守穩意識形態主陣地。
20.抓好基層基礎建設。持續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深化“先鋒住建”黨建品牌和“住建為民 情滿城鄉”機關品牌建設,實施機關黨建“質量提升行動”,健全“先鋒住建·支部圓桌會”常態長效機制。高標準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擦亮“全國文明單位”招牌。
21.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健全管黨治黨責任體系,推動主體責任、監管責任、監督責任有機貫通。堅持“三不腐”一體推進,培樹“清風住建”廉潔文化品牌,持之以恒糾“四風”樹新風,營造干事創業良好氛圍。
22.抓好內審內控。修訂內審工作辦法,持續健全內控機制,防范化解關鍵節點、重點過程風險。
23.抓好依法行政。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持續開展“八五”普法宣傳教育,全面落實普法責任制。加強重大行政決策、行政規范性文件等法制審核和行政執法監督,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
24.抓好干部隊伍建設。健全干部“選、育、管、用”全鏈條培養機制,建立業務處室單位創新課題“亮賽”機制,持續推進“八個一”年輕干部培養工程,增強干部隊伍動力活力。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