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2025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緊緊圍繞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目標,堅持以高質量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堅定扛牢“穩增長、惠民生、管行業”職責使命,著力穩定房地產和建筑業“兩根支柱”,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推進行業改革創新發展,切實提升黨建引領成效,推動住建事業高質量發展“走在前、挑大梁”,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青島實踐貢獻住建力量。
一、堅定扛牢穩增長職責使命,鞏固兩大支柱產業地位
1.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持續辦好移動房交會、房展推介會、“五進”群團購等促銷活動,用好青年人才購房券,擦亮“住福青島”宣傳品牌,打造線上線下“永不落幕的房交會”。在城中村改造中推行房票貨幣化安置等新路徑,探索實施住房“以舊換新”,加快非住宅商品房去化處置,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2.防范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落實分類管理和雙線雙督辦機制,“一項目一方案”做好“保交房”工作。常態化推進商品房按期交付,提前研判處置逾期風險,嚴格落實交付標準條件。鞏固擴大融資協調機制成效,滿足房企合理融資需求。
3.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科學編制全市“十五五”住房發展規劃及年度住房發展計劃。發揮“好房子”產業聯盟作用,引導新開工優質地塊建設高品質住宅,培育“好房子”試點項目15個以上。開展現房銷售試點,建立存量房買賣、租賃房源碼核驗規則。
4.推動建筑業發展穩中提質。制定“鏈長制”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意見,大力培優扶強,力爭全年新增一級及以上資質企業30家。開展監理委托方式改革試點。深化“政銀企”合作,助企緩解融資難題。發揮青島國際工程發展聯盟、外出施工行業黨委平臺作用,扶持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
5.切實規范建筑市場秩序。抓好建筑市場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收官,強化施工許可批后監管,出臺落實省信用評價辦法指導意見,規范信用歸集、強化失信懲戒。抓好招標投標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建立房屋市政工程質量監督與消防驗收協同工作機制。落實工程款支付擔保制度,強化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
二、堅定扛牢惠民生職責使命,提升宜居宜業宜游品質
6.有力有序有效推進城市更新。放大全國首批城市更新示范城市效應,出臺城市更新示范城市實施方案和地下管網管廊建設改造實施方案。探索建立城市體檢和城市更新一體化推進機制,強化體檢系統結果應用。積極爭取超長期國債等上級政策性資金支持,多渠道強化資金保障,謀劃實施一批住建領域“兩重”“兩新”項目。
7.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打造“喚醒全齡友好空間”改造品牌,系統改造老舊小區53個、惠及居民1.5萬戶。開展拉網式“回頭看”,鞏固改造成效。整合區域資源推進6個老舊街區改造示范項目。
8.開展城中村和城市危舊房改造。加大城中村改造專項借款和中央預算內資金等爭取力度,扎實推進144個村、12.5萬套安置房建設,建成3.4萬套,惠及居民7.3萬戶。開展回遷安置三年攻堅行動,引導采取貨幣化安置與合理新建相結合等方式,完成18個項目回遷。啟動8個危舊房項目解危整治,惠及居民131戶。
9.推進市政設施建設。唐山路快速路年內主體完工,穩步推進膠州灣第二隧道、長沙路打通等重點項目建設,開工建設雙山隧道。新增公共停車泊位1萬個以上,推進5處立體人行過街設施建設,對366座橋隧加裝感知設備。新建綜合管廊5公里、城市燃氣供熱管線200公里,新增供熱面積300萬平方米、海綿城市達標面積10平方公里,更新改造路燈6000盞。
10.強化歷史城區保護更新。扎實開展國家歷史建筑保護利用試點,編制歷史建筑和傳統風貌建筑防災減災安全改造標準,遴選新一批10處歷史建筑,推進肥城路、黃臺路片區6處歷史建筑保護利用,完成2.8萬平方米老城區保護修繕和活化利用。
11.提升住房保障水平。建立健全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全流程管理機制,推動3613套在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上市銷售,啟動京口路二期、華陽路保障性住房建設。充分用好保障性住房再貸款等政策,加快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1000套(間),配租不少于3000套(間)。高效推進申請公租房“一件事”,發放公租房租賃補貼1萬戶。
12.建設美麗宜居村鎮。深入開展小城鎮創新提升行動,推動14個試點鎮建設。積極申報第七批國家級傳統村落,爭創國家級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片區。完成5萬戶以上農房節能改造,創建100個農房節能改造示范片區。開展566戶農村低收入困難群體危房改造。
三、堅定扛牢管行業職責使命,拓展改革創新轉型路徑
13.加快城鄉建設綠色低碳轉型。把綠色建筑培育發展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強化綠色金融等市場化支持引導機制,新增綠色建筑1000萬平方米。推動綠色建材廣泛應用,星級標識建筑綠色建材使用比例達到40%。
14.大力推廣智能建造方式。廣泛應用“智能建造創新協同平臺”,建立匹配智能建造發展的監管服務模式。推動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推廣裝配式裝修、結構保溫一體化等技術和智能化施工設備,培育智能建造試點企業和項目20個以上,新開工裝配式建筑400萬平方米。
15.健全完善數字住建體系。制定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方案,以“新城建”為引擎,系統推進“CIM+應用”和數字家庭、智慧住區、房屋建筑管理智慧化、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改造等工作。加快打造數字住建一體化平臺,推進既有信息平臺數據打通、功能優化和統一運維。
16.創優質量安全監管。深入推進班組建設,加強建設工程質量管控,完善提升先驗后收保維修“青島住宅+”工作模式。實施建設工程揚塵防治檢查評分暫行規則,應用移動端巡檢等信息化手段,提升建設揚塵管控水平。縱深推進住建領域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突出危大工程和易發多發事故隱患安全管控,堅決杜絕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有效防范一般生產安全事故。
四、堅定扛牢抓黨建政治責任,鍛造忠誠干凈擔當鐵軍隊伍
17.突出政治引領作用。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完善“先鋒住建大講堂”常態化培訓機制,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武裝走深走實。深化模范機關建設,推進“三級聯動、住建先行”。加強統戰和群團工作,建強守穩意識形態陣地。
18.提高基層黨建水平。持續加強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深化提升“先鋒住建”黨建品牌創建成效,常態化開展“先鋒住建·支部圓桌會”,推動黨建和業務深度融合。持續打造“市政質安”黨建紅色方陣,推行“兩進五有”工作法,以黨建鏈筑牢安全鏈、做強產業鏈。
19.加強干部作風建設。建立住建領域“爭政策、爭資金、爭項目”工作機制,具體化、項目化、清單化推動各項任務落實。縱深推進住建領域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培樹“清風住建”廉潔文化品牌。開展“民呼我應,暖心速達”熱線辦理專項行動和信訪辦理攻堅,提升辦結率和滿意度。組織實施公務員績效管理試點,出臺年輕干部崗位實訓管理辦法。
20.推進依法行政。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打好“八五”普法收官戰。開展住建執法質量提升行動,規范全局執法行為,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