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數據發展和安全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數字中國、數字強省戰略部署,以數字青島建設為統領,聚焦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和數字政府建設綜合改革主戰場,深入推進“數據要素×”和“人工智能+”,聚力開展系列改革攻堅,高水平推進全域數字化轉型,打造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青島樣板,爭創數字中國標桿實踐區。
一、聚力數字青島建設改革攻堅,在“統”上見真章
(一)統籌發展規劃。做好《數字青島“十五五”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印發《數字青島2025年行動方案》及專項工作方案,確保數字青島2.0收官與數字青島3.0規劃高度銜接。
(二)統籌推進落實。完善數字青島建設專項小組統籌協調機制,研究解決數字化轉型重點難點問題,全面評價“十四五”期間全市數字化建設工作。推動數字縣域建設,鼓勵各區(市)圍繞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理論技術創新、市場化數字服務運營場景等先行先試。
(三)統籌項目建設。對標國家數據局投資支持方向,重點推進數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等領域項目建設,動態更新數字青島2025年重點項目庫,爭取更多項目納入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及地方專項債等支持范圍。加大政務信息化項目統籌,完善項目全流程管理機制,出臺市級政務信息化項目管理實施細則,制發市級統建清單,實現市、區(市)項目全口徑備案。
(四)統籌場景應用與標準建設。持續打造跨部門、跨領域標桿場景,發布2025年政務服務“一件事”和城市運行“一個場景”改革事項清單,重點推進住房、一老一小、建筑垃圾監管等領域數字便民建設。統籌加快改革事項在各區(市)落地應用。制定《數字青島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明確數字青島建設標準體系架構,規范各級標準制(修)訂工作流程。
二、聚力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攻堅,在“深”上求突破
(五)深化數據制度支撐。完善1部法規、1部規章、N項制度的“1+1+N”數據基礎制度體系,推動制定《青島市數據條例》,加強《青島市公共數據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宣貫落實,圍繞流通交易、安全治理等,研究制定實施細則和標準規范。
(六)深化數據高效供給。開展數據資源調查,依托全省統一平臺開展公共數據資源登記。完善一體化數據底座支撐能力,強化數據源頭治理和質量監督檢查,提升公共數據供給質量,推動公共數據由匯聚優勢向供給優勢轉變。圍繞人工智能等應用,在工業、交通、海洋等數據富集行業打造一批高質量數據集。鼓勵企業在落實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制度要求和保障各方合法權益的前提下開放數據。
(七)深化數據開發利用。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等深化政務數據共享,加強數據賦能基層治理力度,推動與民生緊密相關、社會需求迫切的高價值數據資源安全合規開放。規范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探索建設場景運營中心,新增不少于3個行業專區、30個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典型應用場景,引導企業加強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積極爭取國家數據局重點聯系示范場景。
(八)深化數據產業發展。圍繞數據采存算管用,探索培育認定一批數據要素型企業。構建完善數據流通交易體系,促進數據采集標注、分析挖掘、數據安全等技術應用。拓展數據產品和服務,推動數據全鏈條產業集群發展。
(九)深化數據要素生態培育。支持數據要素產業園做大做強,持續開展以數招商,常態化開展數據資源和應用場景供需對接。組織參加2025年全國“數據要素×”大賽,持續打造一批“數據要素×”成果。組織召開全國性公共數據運營大會和數據資產價值大會。鼓勵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開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理論研究和技術創新。
三、聚力數字政府建設綜合改革攻堅,在“優”上攀新高
(十)優化機關一體化運行。深化“全市一個數字機關”,建立健全數字機關建設統籌機制。研究出臺“山東通”協同平臺管理規范,推動機關自建系統“應接盡接”。依托“山東通”通用組件能力,推進機關業務、事務服務、日常管理等內部共性應用跨部門跨層級規范辦理。圍繞房屋、人員等需基層采集的高頻數據,探索建立基層數據采集統一管理機制,推動“基層采集最多跑一次”。創新“金宏大模型實驗室”,開展公文智能寫作、輔助審修、政務數字人等智能化應用推廣,提升數字機關智能化水平。拓展全流程數字會議系統應用范圍,優化智能辦會支撐能力。加大機關協同辦事平臺推廣應用,打造機關內部事項“快速構建、流程可控、智能導辦”服務模式。常態化開展“山東通”規范使用監測。
(十一)優化政務便捷化服務。開展政務服務線上線下融合平臺建設,推動政務服務事項全流程管理、全過程監管。建設覆蓋省、市、區(市)、鎮街、社區五級一體的新版政務服務網站,實現“愛山東”移動端和網站端服務應用“數據同源、服務同根”。深入推進政府、銀行間數字資源共享,提升政銀融合服務場景應用實效。全域推動“無證明城市”建設,高質量打造“免證快辦”“亮碼暢辦”“主動慧辦”的無證明服務品牌。推動新制發電子證照質檢合格率達99%以上。全面建成“無證明機關”,打造不少于20個社會化“無證明”應用場景。組織開展基層證明線上開具服務,助力基層減負。創新打造由個人碼、企業碼、事物碼構成的“城市碼”矩陣,統籌推進全域場景建設。
(十二)優化政府智能化支撐。打造全市統一的政務大模型應用支撐底座,探索大模型集約化建設應用模式,實現政務大模型統一管理、知識庫統一構建、平臺工具統一服務,率先在數字機關、城市管理、社會治理、政務服務等領域打造大模型創新應用場景。統籌推進城市云腦2.0建設,加強橫向、縱向聯動融合,打造一批高質量的領域分腦和區(市)中樞。深化“領導駕駛艙”建設,加快構建一體化智能輔助決策體系,擴大市、區(市)兩級專題領域覆蓋面。統籌政務地圖應用建設,融合多領域資源,建設面向領導決策、部門業務開展、企業群眾服務的融合地圖應用體系。
四、聚力數字經濟發展改革攻堅,在“促”上出成效
(十三)促進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制定全市促進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實施方案。積極構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體制機制,建立健全市、區(市)兩級數字經濟協同機制。高標準建設省級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和數字經濟特色集聚區,創新形成區域錯位發展、協同推進、特色鮮明的城市數字經濟發展新格局。
(十四)促進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展。建設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庫,加強各行業涉企信息共享。謀劃儲備一批技術先進、帶動性強的數字經濟領域重點項目,積極爭取資金支持。建設數字經濟政策庫,強化各級各領域數字化轉型政策資源儲備。貫徹落實國家、省關于數字經濟監測相關工作部署,著力構建符合本市發展特色的數字經濟監測指標體系。
五、聚力數字社會建設改革攻堅,在“全”上樹標桿
(十五)全域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深化五星級標桿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圍繞醫療、教育、養老、出行、婚育、文旅等領域,重點打造50個數字化轉型典型場景。支持具備條件的區(市)爭創五星級標桿。持續開展智慧城市建設“問需于民”活動。積極承辦2025新型智慧城市發展創新大會。
(十六)全面打造高水平智慧社區。加快智慧社區建設步伐,鼓勵區(市)深化“未來街區+智慧社區+數字家庭”融合發展模式,持續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數字化場景和應用。支持科技型企業規模化推進智慧社區建設,因地制宜探索智慧社區可持續運營發展新模式。
六、聚力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改革攻堅,在“實”上筑根基
(十七)夯實算力基礎設施。“以算招商”“以數招企”,打造典型算力應用場景。全市數據中心標準機架總數超6.5萬架,算力總規模超10000P,智能算力占比超35%。開展“算力飛地”等形式合作,探索非實時算力計算向西部樞紐節點轉移的應用模式。
(十八)夯實數據基礎設施。統籌各類數據基礎設施項目,依托數據流通利用基礎設施建設(先行先試)項目,深化隱私保護計算、區塊鏈等技術應用,提高數據資源跨區域、跨行業流通利用能級,推動各領域應用場景接入,打造輻射全省的數據流通利用基礎設施。推動企業、行業、城市等可信數據空間建設,形成一批數據基礎設施應用試點示范案例。
(十九)夯實政務基礎設施。優化政務云網高效管理,加強公共視頻監控資源治理應用,重點視頻資源規范化治理覆蓋率不低于95%,常規視頻資源規范化治理覆蓋率超60%,打造50個視頻創新應用。探索創建豐富多元、跨領域融合的“空天地”深度賦能應用場景,在重大項目、海洋執法、基層治理等領域深化政務無人機應用。開展視頻大模型“一圖多識”算法研究及應用,實現物聯感知數據深度治理,為政務部門數字化監管提供有力支撐。
(二十)夯實量子信息產業發展基礎。制定《青島市量子信息產業發展2025年行動方案》,將量子信息納入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支持方向,鼓勵開展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共性技術難題研究。加快量子科技應用場景建設,在工業、環保、金融等領域探索開展典型示范應用。加強產業交流合作,組織企業、高校院所等機構開展供需對接、交流洽談等活動,開展量子信息研究成果與應用推介。
七、聚力綜合保障改革攻堅,在“強”上顯擔當
(二十一)強化黨建引領。常態化開展黨史黨紀學習教育,深化模范機關建設,聚力打造“數通慧達”機關品牌。持續開展“數字青島建設之我見”大講堂,舉辦全市大數據系統“來自基層的報告”宣講比賽,提升“城市云腦機關黨建第一課堂”陣地效能。加強全市大數據系統新聞宣傳工作。
(二十二)強化安全保障。圍繞公共數據全生命周期開發利用,構建組織、管理、技術、運營一體融合的數據安全治理體系,健全數據分類分級等安全管理制度,加強隱私計算、可信數據空間等安全技術應用。鼓勵企業建設完善數據安全防護平臺設施。常態化開展網絡安全隱患排查整治,配合做好數字政府網絡安全評估暨新型智慧城市網絡安全評估。持續完善“演練即服務”的攻防演練工作機制,至少開展2次攻防和應急演練。
(二十三)強化人才隊伍。堅持新時代好干部標準,選拔德才兼備、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嚴把干部入口關,加強教育監督管理,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大力倡導“學習型機關”,組織開展業務大調研,抓好干部教育培訓,全面提升大數據干部數字化履職能力。開展數字青島建設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推動企業、行業協會、社會團體等開展培訓,打造專業人才隊伍。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