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是青島市“項目落地年”。市發展改革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島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及中央、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深入推進“三走三轉三促”活動,強力推動重點任務攻堅突破,確?!笆奈濉遍_好局、起好步。
一、聚焦重大戰略規劃,打造發展新優勢
1.抓好 “十四五”規劃實施。印發青島市“十四五”規劃《綱要》,制定《綱要》分工落實意見和年度實施方案。完善規劃體系銜接機制,協調編制完成41個專項規劃。推進規劃編制實施與對上爭取相結合,爭取一批重大事項納入國家和省規劃布局。加強重大戰略規劃、重大政策、重大項目評估督導工作。
2.全力做好“六穩”“六保”。發揮市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領導小組作用,強化政策預研儲備和集成創新,聚焦關鍵領域靶向施策。著眼后疫情時代政策接續與供給創新,及時推出落實“六穩”“六?!贝龠M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圍繞推動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抓好新發展格局“1+N”政策體系落實。
3.推動膠東經濟圈全面起勢。制發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規劃,完善協同發展機制,建立一體化重點項目庫。用好山東半島城市群基礎設施投資基金,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立膠東五市產業協同創新中心,推廣卡奧斯工業互聯網賦能膠東產業,推進萊西-萊陽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青島-濰坊臨空臨港協作區、平度-萊州-昌邑化工產業聯動區建設。推動膠東經濟圈信用協同發展。發揮膠東經濟圈優勢,落實好“9+5”城市陸海聯動開放合作倡議,深化與沿黃流域城市合作發展。
4.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爭創國家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爭取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能源部長會議,推進中日(青島)地方合作示范區、膠州省級“一帶一路”綜試區建設,深化與共建 “一帶一路”國家、RCEP成員國雙向投資合作。編制青島市 “十四五”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協調爭取企業境外發債額度10億美元以上。全力做好“雙招雙引”工作。
5.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建設,推進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統籌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高標準推進“突破平度萊西”攻勢3.0版戰役。
二、聚焦重點項目建設,促進高質量發展
6.推動“項目落地年”深入實施。研究制定《青島市項目落地年總體方案》,梳理50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制定項目推進清單,全領域推進項目建設。強化資源要素保障,綜合運用資本市場拓寬項目融資渠道,統籌用好財政性資金,積極爭取一般債、專項債、企業債額度,支持項目建設。
7.抓好重點項目建設。制定《青島市級重點項目推進建設管理辦法》。建立 “十四五”重點項目儲備庫。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山東省重大項目,確保青島項目數量和投資建設進度全省領先。謀劃并抓好200個市級重點建設項目和100個市級重點準備項目。突出大項目引領,抓好30個市級重大項目建設。
8.加快產業類項目建設。精選建立以13條產業鏈為導向的市級重點產業項目庫,出臺管理辦法和支持政策,強化管理服務。抓好一批重大工業項目、服務業項目建設。組織“項目落地年”重點產業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活動。
9.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編制“十四五”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規劃。開工建設青島西至京滬高鐵二通道、濰坊至煙臺、萊西至榮成等高速鐵路。建設濰坊-青島、明村-董家口、董家口-梁山高速。續建膠州灣第二海底隧道、仙山路高速連接線等重大市政工程。加快5條在建地鐵線路建設,完成軌道交通三期規劃報批。繼續實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10.加強社會民生項目建設。加快衛生健康領域項目建設,推進市公共衛生中心、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二期項目、市民健康中心二期、市第八人民醫院東院區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康復大學建設,力爭年底主體完工。加快國際職教城、中德職業教育示范基地等重點職教項目建設。推進亞洲杯足球場、市博物館改擴建等項目建設,開展社會足球場地設施建設專項行動。
三、聚焦新舊動能轉換,壯大發展新動能
11.完善新舊動能轉換推進機制。編制實施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工作方案以及 13條產業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繪制產業鏈發展圖譜,出臺財政支持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政策,做大做強13條產業鏈。開展場景應用試驗創新,出臺創新應用實驗室和場景應用實驗室認定管理辦法,為創業城市建設增添新動能。組織實施好新舊動能轉換督導考核工作。
12.大力發展新興產業。謀劃設立新經濟企業俱樂部,實施新經濟企業項目培育“雙百工程”,制定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消費的實施方案,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持續推進工業互聯網戰略發展,支持13條產業鏈、省“雁陣形”產業集群領軍企業與卡奧斯共建產業互聯網平臺。制定“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滾動推進15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項目建設。
13.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編制“十四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印發實施服務業擴大開放若干措施,培育一批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推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研究出臺我市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若干措施,加快打造北方服務業基地和國家級服務經濟中心。積極發展商務服務產業,打造商務服務中心。加快國家物流樞紐和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
14.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圍繞“碳達峰”、“碳中和”,全面研析“十四五”時期及2021年我市能耗“雙控”及煤炭壓減工作形勢,系統提出對策舉措。不斷優化全市能源供應結構,制定用能權、用煤權交易相關方案,加快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建設,在全市有條件的區域推行區域節能評估。緊抓新能源汽車、氫能開發利用產業鏈條,加快推進一批重大項目,推進東方氫島建設。
15.加強創新平臺體系建設。組織開展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建設,完善國家、省、市雙創示范基地體系建設,辦好雙創活動周、創響中國等系列活動。加強產學研合作,積極爭取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認定一批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推動青島產業研究院、青島海上綜合試驗場及山東省家庭人工智能產業創新中心建設。
四、聚焦經濟體制改革,激發發展新活力
16.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參與做好高效青島建設攻勢,做好國家、省營商環境評價工作。全面對標國內營商環境最優水平,建立動態對標清單,再培育一批典型范例和領先指標。抓好全市行業協會商會聯盟建設發展。實施制度規范“立改廢釋”,修訂完善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建立健全公平競爭審查機制,全面推進法治機關建設。
17.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編制“十四五”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做好信用示范城市復審迎評工作,確保走在全國前列。加強誠信政府建設,做好失信政府機構清理。編制公共信用信息基礎目錄和聯合獎懲措施清單。加快信用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推動與卡奧斯平臺、人行征信系統三網互聯,打造“信易貸”青島樣板。
18.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爭創民營經濟示范城市。實施鎮(街道)機關事業編制人員發放公務交通補貼。持續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深入推進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改革。深化價格改革,推進普通住宅前期物業服務收費、停車場收費、民辦教育收費、城市供水價格改革。深化“標準地”改革,創新數字化招商模式,推進青島國際招商產業園建設走在全省前列。
五、聚焦辦好民生實事,推動發展成果共享
19.扎實做好疫情防控物資保障。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人物同防”要求,深入完善防控物資保障機制。通過 “醫療物資儲備+生產企業儲備+臨儲庫儲備”相結合方式,強化全鏈條防控物資儲備。做好疫情防控物資生產調度和供應保障,加強生產企業調度監測。加強物資臨時儲備庫全流程跟蹤管理,做好物資采購,保障庫存充足安全。做好重點區域、重點場所、重點人群的防控物資保障。
20.著力改善社會民生。編發“十四五”基本公共服務規劃、人口發展規劃,制定我市“十四五”時期養老、旅游、社會兜底、體育等領域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推進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和普惠托育專項行動,繼續支持一批養老托育項目建設。深入開展產教融合試點工作。推進家政服務業“領跑者”試點提質擴容行動,持續推進家政服務進社區。
21.做好保供穩價工作。強化價格監測預測預警,完善重要民生商品價格調控機制,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深入落實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及時發放價格臨時補貼。貫徹落實工商業及其他用電目錄電價降低政策,抓好轉供電環節加價清理規范工作。開展城市供排水、醫療廢物處置、民辦學校等定調價成本監審工作。
22.保障能源糧食安全。編制“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持續推動北方國際油氣交易中心、青島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等項目,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推動華電、大唐天然氣熱電聯產項目啟動建設,加快黃埠500千伏輸變電、大唐燃機220千伏送出等電網項目落地,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城市配電網。落實糧食安全責任,抓好糧食應急體系建設,完善糧食儲備機制,完成市級儲備糧油輪換任務。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建設,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抓好糧食流通行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提高電力設施和電能保護、油氣管道保護工作成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