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市公安局召開全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涉案資金集中返還儀式暨新聞發布會
11月2日上午,市公安局舉辦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涉案資金集中返還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市聯席會議召集人、市公安局副局長薛建設作主題發布。
發布會上,群眾代表上臺領取了本地案件返還資金651.82萬元。市聯席辦主任、刑警支隊支隊長劉偉結合近期多發案件的詐騙手法,發布預警提示信息。中國人民銀行青島市分行負責同志通報相關情況。
薛建設同志通報了2023年全市公安機關打擊治理工作整體成效。今年以來,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以《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為有力支撐,打防并舉、綜合施策、源頭治理,各項反詐工作均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復雜形勢并未根本改變,案件持續高發,詐騙手段不斷升級,群眾防范意識薄弱,防范治理工作面臨嚴峻挑戰。下一步,公安機關將把防范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作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和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的重要內容,提能力、嚴防范、降損失、強打擊,全力遏制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高發態勢。
青島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市南分局、市北分局、嶗山分局分管負責同志,群眾代表及中央、省、市級11家媒體記者參加新聞發布會。
媒體采訪問答:
1.問:目前新型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通常抓住了受害人的心理弱點實施詐騙,我們廣大群眾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特別注意哪些方面,才能更好地自我防范?
答:一是未知鏈接不點擊,鏈接的背后往往是“木馬病毒”“釣魚網站”,會竊取你的通訊錄、支付寶、銀行卡密碼等重要的個人信息,同理未知二維碼也不能掃描。二是陌生來電不輕信,詐騙分子多使用境外號碼或者網絡改號實施詐騙,如非必要請勿接聽,“高額返利”“高額回報”“動動手指就能賺錢”“領導讓幫忙周轉資金”“不處理就要被警方通緝”等,都是騙子設定好的劇本語言,不要輕信。三是個人信息不透露,不要輕易在網站或軟件中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銀行賬戶、密碼、短信驗證碼等信息,也不要將自己的身份證、銀行卡轉借、出售。四是轉賬匯款多核實,遇到“朋友向你借錢”“老板讓你轉賬”“銀行需要驗資”等情況,在轉賬前一定要電話核實,再三確認。
注意,96110是官方反詐電話,如果接到96110電話時,一定要及時接聽,因為你和家人極有可能正在受騙,公安機關反詐中心通過電話提醒你;遇到疑似詐騙無法辨別真偽、有疑惑時也可以隨時撥打96110進行咨詢。另外大家也可以關注“青島公安反詐騙服務號”,共同學習識騙防騙相關知識,注冊“反詐云盾”,守護自己的錢袋子。
2.問:在為群眾止付挽損的過程中,公安機關都做了哪些工作?
答:近年來,公安機關會同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部門采取了一系列的工作措施。一是建立了快速止付凍結機制。第一時間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對涉案賬戶進行止付、凍結工作,最大程度幫助群眾挽損。第二是建立了涉詐銀行賬戶的風險監測攔截機制。公安部、人民銀行指導各銀行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建立大數據風控模型,對涉電信網絡詐騙的風險賬戶,實時開展資金攔截。第三是依法及時返還被騙資金。公安部會同銀保監會制定出臺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案件凍結資金返還若干規定》以及實施細則,對權屬明確、符合返還條件的涉案凍結資金,依法及時返還被騙群眾。
3.問:現在有很多群眾在遇到電信網絡詐騙的時候不知是被詐騙了,依然被騙子的話言聽計從,請問當群眾遇到什么情況的時候很可能就是被電信網絡詐騙了?
答:電信網絡詐騙的方式有很多種,在這里講幾種我市常見的詐騙類型的表現形式。
一是誘導受害人在網上做任務,小額投資會返利以誘導加大投資,一旦不斷投資就會血本無歸。這是刷單詐騙。
二是冒充電商客服聲稱受害人購買的商品出現問題,可以退賠,要求點擊不明鏈接或者掃碼領取,這是冒充電商客服詐騙。
三是冒充公檢法人員,說受害人犯罪需要自證清白,要求將錢匯入安全賬戶進行資金審查,這是冒充公檢法詐騙。
四是自稱有高人指點或者內幕信息,跟著投資穩賺不賠,有高額回報,誘使被害人投資。這是投資理財類詐騙。
五是自稱是網絡貸款平臺,零門檻、無利息、放款快,誘導受害人貸款,但放款前要求繳納各種費用,這是網絡貸款類詐騙。
4.問:當群眾發現被電信網絡詐騙了應該怎么辦?
答:一是保存證據:包括ATM機轉賬憑條,網銀等轉賬記錄截圖、與詐騙分子通話記錄截圖,聊天記錄截圖等;
二是立即到當地公安機關報案并制作筆錄:民警會快速進行進行止付、查詢、凍結,盡可能幫助被害群眾挽回損失。
近期高發詐騙手法預警提示
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形勢嚴峻,已成為發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廣、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犯罪類型,其中刷單返利、虛假投資理財、虛假網絡貸款、冒充電商客服、冒充公檢法5種詐騙類型成為最為突出的五大高發類案。現將以上幾類高發、易發詐騙手法通報給大家,特別提醒廣大人民群眾提高安全防范意識,謹防上當受騙。
一是刷單返利詐騙。騙子通過網絡平臺發布兼職廣告,以高額傭金等誘餌拉人建群,受害人入群后便會讓他們完成刷單、點贊等簡單任務,并發放小額傭金以獲取其信任,隨后騙子引誘受害人投入更多資金,再以任務未完成、操作異常等借口拒不返還錢款,直至受害人發覺被騙。目前,該類詐騙出現升級變種,大量成為虛假投資詐騙的引流手段。近期,不法分子廣發快遞郵寄大閘蟹兌換卡、濕巾、手機支架、水杯、雨傘甚至張貼涉黃卡片等,引導受害人掃碼進群后實施刷單詐騙。
在此提醒大家:國家出臺的《反不正當競爭法》明確規定:刷單行為是違法犯罪行為,不僅損害了商戶信譽,也讓刷單者喪失了誠信。請記住:邀請墊付資金做任務返傭金的一定都是詐騙!受害人要的是傭金,而騙子要的是你的本金。
二是虛假投資理財詐騙。不法分子構建虛假投資平臺、渠道,告訴受害人自己有高人指點或者內幕信息,穩賺不賠,用高額回報為誘餌,誘使被害人投資,一旦受害人投資,將會血本無歸。
在此提醒大家:素未謀面的網友通過網戀或者其他途徑向您推薦網上投資理財、炒股、博彩賺錢的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輕易登錄網站或者下載APP,避免上當受騙。
三是虛假網絡貸款詐騙。不法分子通過建立虛假貸款網站平臺或群發信息,稱可為資金短缺者提供貸款,月息低,無需擔保等虛假信息。一旦事主信以為真,對方即以預付利息、保證金、驗資等為由實施詐騙。
在此提醒大家:如有貸款需求,建議通過正規渠道辦理。正規機構在放款前不會收取任何費用。不要輕信網絡貸款廣告,凡是要求在放款前先交各種費用的都是詐騙。
四是冒充電商客服詐騙。不法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公民網購信息后,假冒電商客服撥打受害人電話,以購買的物品出現問題可以退款和補償為借口,誘導受害人登錄虛假網站填寫銀行卡號、密碼、驗證碼等個人信息,從而完成盜刷轉賬。
在此提醒大家:接到自稱電商客服來電稱可以“退款”“理賠”時,不要輕信,要通過正規的官方客服核實情況。要保護好個人重要信息,不要把自己的銀行卡賬號、密碼、驗證碼提供給陌生人。
五是冒充公檢法詐騙。詐騙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受害人的個人身份信息,冒充公檢法機關工作人員聲稱受害人涉嫌重大案件對其進行威逼、恐嚇。甚至會向受害人展示虛假的通緝令、逮捕證等法律文書以取得信任。隨后以幫助受害人洗脫罪名為由,誘導受害人到賓館等獨立封閉空間配合調查,進行資金審查,最終引導其將名下所有資金轉到指定“安全賬戶”完成詐騙。
在此提醒大家:公檢法機關不會通過電話、QQ、傳真等形式辦案,沒有所謂“安全賬戶”,更不會遠程讓你轉賬匯款。如遇自稱公檢法人員主動聯系,應及時與當地相關部門進行核實。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