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上半年,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貫徹“項目落地年”的部署要求,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穩步推進業務發展,高效保障服務民生,切實提升治理能效,實現住房公積金“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推動業務高質量發展
(一)繳存覆蓋面持續擴大。完善繳存政策,將鄉村醫生納入住房公積金繳存范疇,調研靈活就業人員繳存新模式,推進住房公積金制度普惠共享。強化擴面舉措,與人社部門建立常態化信息共享協調機制,定期獲取社保繳納數據,動態掌握未建未繳職工信息,提高催繳針對性;發揮業務承辦銀行的市場化營銷和金融支持優勢,聯動推進企業建制繳存。提升執法效能,采取多種用力法治手段維護職工權益。上半年追繳欠繳公積金1100余萬元,全市新增繳存單位6755個、繳存職工10.34萬人,收繳住房公積金129.92億元,同比增長8.48%。
(二)宜居保障力持續增強。深化企業人才共有產權貸款政策,上半年共為1284戶各類人才發放共有產權公積金貸款4.99億元。優化合作樓盤簽約流程,將審批權限下放各管理處,提高簽約效率。采取加強住建信息聯動、開發商公開承諾、開展實地抽檢、落實聯合懲戒等措施,推進新開樓盤 “應簽盡簽”,上半年新增合作樓盤項目164個。與住建部門建立共享機制,按月調度全市老舊小區改造、既有住宅加裝電梯項目情況,跟進提供上門服務,助力城市有機更新。上半年共為2.03萬戶職工家庭發放貸款76.72億元,同比增長63.41%和66.17%,為職工提取住房公積金101.26億元,同比增長16.06%。
(三)資金收益率持續提高。健全制度體系,修訂住房公積金定期存款管理辦法,不斷增強制度適用性,牽頭開展住房公積金財務管理制度調研,為提高資金管理效能提供研究依據。加強計劃分析,科學研判房地產市場形勢,拓展數據分析維度,動態編制資金調配和存儲計劃,全面跟進計劃執行情況,保障各項業務穩定健康發展。轉換定價機制,結合市場利率自律定價機制調整,開展銀行利率報價磋商,實行基準利率加基點的定價新模式,提升資金保值增值效果。上半年實現增值收益6.45億元,同比增長13.45%。
(四)風險抵御力持續強化。嚴密防范提取風險,落實提取業務雙人審核和三級稽查制度,逐筆校驗核查提取材料真實性,對于無法通過信息共享核驗的異地提取事項實行后臺集中審批,有效規避騙提套取行為。加強逾期貸款管理,開發貸款訴訟業務程序,實現全流程系統控制,做到案件進程及時跟蹤、案件信息及時掌握、相關費用及時辦結。截至2021年6月,貸款逾期率為0.24‰。強化網絡信息安全,將26家聯網單位數據專線遷移至海信云,升級單位及個人用戶網廳、APP等互聯網渠道登錄認證方式,為全市繳存單位和職工加固網絡信息安全防火墻。深化內部審計監督,常態化開展公積金業務、管理費用等專項審計,落實全鏈條電子稽查機制,規范征信信息查詢調用,消除各類風險隱患。
二、打造民生高品質服務
(一)服務全市大局,助力重點工作。加大人才住房供給,加大使用增值收益支持租賃型人才住房力度,新購入世紀觀邸人才公寓114套,完成長沙路人才公寓驗收工作,協調人才住房主管部門開展配租工作,為“雙招雙引”攻勢提供更多保障。擴容業務承辦銀行,依據全市稅收貢獻程度、引進理財子公司等競爭性選擇指標,將恒豐、招商銀行納入業務承辦銀行,助力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推進膠東經濟圈住房公積金協同發展,推進深層次數據資源共享、措施協同聯動,將五市間異地轉移接續業務辦理時限壓減至1個工作日,上半年為8500多名四市職工辦理跨地域業務。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實行行政負責人100%出庭應訴,主動接受司法監督,建立公職律師制度,打造專業化法治化隊伍,提高住房公積金法治水平。
(二)服務民營經濟,優化營商環境。在全市企業開辦智能一體化平臺上新增注銷登記聯動模塊,提供企業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務,讓企業辦理公積金開戶、注銷手續提供更方便。積極向海信、青島港等大型企業集團推廣政企直聯服務模式,與卡奧斯海企通平臺合作開發程序,研究將直聯服務拓展至小微企業群體。聯合建行、中行擴大小微企業信用貸款規模,與20家銀行協同推廣個人消費貸款服務,累計為全市87家小微企業融資1.15億元,為18.6萬繳存職工提供消費貸款230億元,為壯大民營經濟和促進社會消費提質創造融資便利。
(三)服務辦事群眾,提高便民水平。重塑再造業務流程,開展全省政策標準化梳理,壓減7個貸款辦理簽字事項,新增5項“跨省通辦”、3項“全省通辦”服務,讓辦事群眾少跑腿、好辦事。擴充優化網辦渠道,省內率先接入“全國住房公積金”小程序,實現47項住房公積金業務全面入駐;推進“網上幫辦”“退休一件事”“公積金大數據平臺”等程序開發,大力推進公積金數字化轉型;開通商貸自助提取簽約網辦渠道,擴容業務合作銀行,推廣異地商貸自助提取,完成官方網站適老化改造,網上服務覆蓋更廣、效率更快。提升現場服務體驗,開展“聽民聲、亮承諾、接地氣、辦實事”活動,上半年組織11名處室負責人接聽熱線,解答處理12329公積金熱線17.98萬個、新媒體咨詢1.63萬貼,升級完善“好差評”評價系統,接受市民評價16萬條,整改回訪滿意率100%,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三、促進機關高效能運轉
(一)發揮黨建統領作用。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始終,修訂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貫徹執行“第一議題”制度,發揮中心黨組領學促學作用。開展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黨史學習教育專題讀書班、班子成員講黨課、專題“三述”、主題黨日等活動190余次。把政治建設擺在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模范機關建設首位,結合實際出臺落實“兩個維護”具體制度。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定期研究推進工作落實,牢牢掌握工作主導權。積極開展共建青島黨史學習教育陣地、黨史知識競賽、黨史經典誦讀會等“十個一”系列慶祝建黨100周年活動,營造濃厚慶祝氛圍。開展“學黨史、轉作風、辦實事、創一流”實踐活動,黨支部上門送服務20余次、服務群眾1100余人,積極開展助力鄉村振興、捐助“春蕾女童”等活動,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走深走實。
(二)抓實黨風廉政建設。抓牢廉政責任,召開黨風廉政建設專題工作會議,制定年度工作任務,層層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打造責任明晰的廉政責任落實體系。制定“三重一大”事項監督辦法,加強重大事項決策的監督和跟蹤報備;建立干部職工廉政檔案,為日常監督提供精準畫像;發揮黨支部紀檢委員“前哨”作用,形成高效“近距離監督”機制;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談話提醒和批評教育,抓早抓小、防微杜漸;通過構建多層次、全方位監督體系抓住關鍵事,管好關鍵人。創建“清廉為公 積金為民”的廉潔文化品牌,搭建以制度保廉、品牌倡廉、講堂育廉、園地載廉、文藝頌廉、個人諾廉為主題的多維度建設平臺,扎實推進廉潔文化建設,營造干部清正、行業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氛圍。
(三)提升干部隊伍素質。完成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制定《青島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章程》,做好處室調整、職責劃分等各項工作,理順規范管理體制機制。開展新提拔的13名處級干部試用期滿考核測評,對20余名干部進行輪崗交流,選拔任用11名基層領導干部,完成37名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競聘,持續優化人員結構。制定干部教育培訓計劃,上半年組織各類培訓900余人次,組織14名機關干部到一線體悟實訓,深入了解基層群眾所想所盼,解決實際困難問題。完善考核激勵機制,制定平時考核辦法,修訂調整績效考核辦法和日常考核辦法,有效激發干部隊伍活力。
四、存在問題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上半年,我市住房公積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對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和群眾期待需求,有些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擴面舉措還有待加強,業務辦理還有待提速,數字化水平還有待提升,服務標準化規范化程度還有待增強等。
下半年,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將按照市委市政府“轉作風、創一流、當排頭”的要求,圓滿完成年度目標任務,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取得更大成效。重點抓好三個方面工作。
一是加大力度推進歸集擴面。實施常態化擴面舉措,與市民營經濟發展部門、業務承辦銀行、行業協會商會加強擴面工作聯動,重點推進非公企業建制繳存。有序推進靈活就業人員繳存試點,完善繳存機制,持續擴大制度受益群體。
二是租購并舉保障職工安居。協調有關部門按程序推進已購入租賃型人才公寓的配租工作,積極支持人才安居。常態化推進樓盤項目拒貸限貸專項檢查,開展貸款審批流程再造,推進商貸自助提取擴容優化,滿足職工剛性、改善性住房需求。
三是提速增效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打造數字公積金,穩步推進全國公積金數據共享平臺接入和中心公積金大數據平臺建設,借助海企通平臺擴展政企直聯服務輻射面,實現“網上幫辦”“退休一件事”等便民服務模式落地,開展服務質量提升專項行動,完善“好差評”管理應用,構建數智融合的智慧公積金服務體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