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住房公積金信息披露有關規定,經市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審議通過,《青島市住房公積金2023年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年度報告》)如期發布。《年度報告》披露,2023年全市住房公積金繳存365.69億元,提取274.38億元,發放個人住房貸款2.96萬筆、138.03億元,總體運行健康平穩,主要業務指標實現增長,支持住房消費成效顯著,管理服務效能不斷提升,民生保障效用進一步彰顯。
一、推進制度改革,拓寬繳存覆蓋群體
2023年,青島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以下簡稱青島中心)開展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國家試點,配套實施繳存補貼、貸款額度上浮等政策優惠,擴大制度受益群體。大力推進常態化擴面行動,完善剛性征繳與柔性執法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強化府院聯動提高執法效率,切實維護職工權益。《年度報告》披露,2023年全市新開戶單位13194家、新開戶職工20.6萬人,實繳單位87331家、實繳職工210.34萬人。截至2023年末,繳存總額3095.64億元、繳存余額964.5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3.4%和10.46%。
《年度報告》披露,我市住房公積金繳存結構不斷優化,非公有制單位和中低收入職工成為繳存主力軍,制度普惠性保障更加有力。新開戶職工中,非公有制單位的占83.9%,中、低收入占99.55%;繳存職工中,非公有制單位的占68.71%,中、低收入占98.31%,較去年均有所上升。開展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試點2個多月,吸引了9500多名靈活就業人員開戶,累計繳存671.52萬元。
二、優化政策供給,發揮安居保障作用
2023年,青島中心堅持租購并舉,靈活運用政策工具,持續加大住房保障力度。購房方面,下調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延長首付款提取優惠政策,推出存量房“帶押過戶”新模式,開展“商轉組合”貸款業務,支持市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租房方面,大幅度提高租房提取額度,強化對重點群體的保障,支持新市民和青年人按月全額提取、租賃各類保障住房的群體按實際房租支出提取,幫助新市民減輕安居負擔。
《年度報告》披露,2023年提取額占當年繳存額的75.03%,比上年增加8.48個百分點。提取金額中,住房消費類提取占77.71%,其中,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占14.16%,償還購房貸款本息占59.14%,租賃住房占4.39%,支持老舊小區改造占0.02%,滿足不同類型的住房消費需求。
《年度報告》披露,2023年住房公積金貸款支持職工購建房面積321.65萬平方米,貸款期內可為職工節約購房利息支出23.46億元。綜合貸款主體的收入、年齡以及購房面積等方面,可以看出住房公積金貸款重點支持中低收入、年輕群體的購房剛需,保障作用精準有效。2023年發放的個人住房貸款中,40歲(含)以下職工占比達84.92%,中、低收入占96.69%,購買首套住房占81.76%,且以中小戶型為主,購房建筑面積在90(含)平方米以下占26.18%,144(含)平方米以下占94.42%,體現了支持繳存人基本住房需求的目標導向。
三、強化運作管理,擴大資金社會效益
2023年,青島中心緊密結合資金實際情況,修訂完善資金管理、定期存款管理、業務承辦銀行考核等制度,緊跟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合理調配存儲資金,強化利率協商議價,全年實現業務收入29.19億元,同比增長7.66%,其中存款利息收入6.06億元、委托貸款利息收入23.13億元,資金運用率達78.53%。
得益于資金的科學運作,在利率下行的情況下,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實現穩定增長。《年度報告》披露,2023年,支付職工住房公積金利息13.88億元,同比增長12.47%,實現增值收益15.3億元,提取城市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建設補充資金13.54億元。截至2023年末,累計提取城市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建設補充資金116.38億元,為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提供有力資金支持。
四、深化服務創新,提高惠企惠民實效
2023年,青島中心聚焦群眾辦事需求,深入推進公積金數字化建設,加大創新力度、完善平臺功能、做優服務品質,讓高效便捷的公積金服務更加觸手可及。
一是升級智慧網辦平臺。在全國首創性建立“住房公積金支付”體系,支持職工直接劃轉公積金用于多場景住房消費;在行業內率先推出商貸自助提取“無感簽約”服務,實現商貸提取公積金“網上申請、一鍵提取”。
二是提升窗口服務體驗。深化減證便民改革,個人證明事項在柜臺實現“亮碼可辦”,10種電子證照應用到30余個業務場景,大幅減免紙質證明;與青島農商銀行聯合打造“金銀合作惠民示范銀行”,延伸服務網絡,推動公積金與金融服務融合發展。
三是增進跨區域服務便利。新增5項公積金“跨省通辦”服務,高頻事項1個工作日即可辦結,跨省辦事實現“再提速”,全年為群眾辦理跨省業務3500多件;持續推動膠東經濟圈住房公積金一體化發展,全年五市間辦理公積金異地轉移1.91萬筆,發放異地貸款5.33億元。
四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開展聯系服務企業活動,走進全市2700多家企業開展上門服務,助力用好惠企政策;建立執法事后回訪制度,主動為被執法企業提供政策輔導;深入創業園區、項目樓盤等開展政策宣講,推動惠民政策“直達快享”;強化跨部門聯動,企業變更、社保參保關聯的公積金事項實現“一件事一次辦”。
五是豐富大數據增值產品。新推出平安銀行、中信銀行、交通銀行企業信用貸款產品,全年聯合銀行為8200多家企業融資45.35億元,向8.25萬職工提供消費貸款100.1億元,發放租賃貸款3190萬元,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