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總結
今年以來,全市工信系統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聚焦加力提速工業經濟和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堅持“圍著企業轉、盯著項目干”,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各項工作扎實推進,實現了時間任務“雙過半”。
一、重點工作進展情況
(一)下沉服務穩增長。統籌實施穩增長六大行動,對重點行業打開分析,找準癥結、靶向發力,“一業一策”精準扶持。堅持下沉企業一線,完成全部4676家規上工業企業走訪,辦理政策申報等服務事項257項。堅持“一對一”專員服務,建立年新增產值1億元以上工業企業清單,精準幫扶企業擴產增效。開展春節期間企業復工復產、一季度駐點幫扶、上半年穩增長調研服務。上半年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4%,高于全國1.6個百分點。嶗山區、平度市獲評全省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市、區。
(二)大抓項目擴投資。編制實施重點產業鏈精準招商指導目錄,細化分解招商走訪任務,“鏈長”帶隊精準招商推介25場次,牽頭對接走訪企業140家次。推動中電科數字電磁信息科技園、一汽智能鍛造及精密制造等項目簽約落地,卡奧斯工業互聯網生態園、益海嘉里食品產業園等項目加快建設,美錦氫能四大工藝車間主體竣工、歌爾整機和光學模組項目一期部分廠房交付。滾動推進總投資873億元的技術改造項目504個,上半年全市工業技改投資增長36.7%,居全省第一位。
(三)政策引導興產業。聚焦“一鏈一策”推進優勢產業擴能升級、“一園一業”加速新興產業集聚突破,牽頭推進建設7個新興產業專業園區,出臺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虛擬現實產業園補鏈強鏈投資導向目錄、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細則以及人工智能、精密儀器儀表、綠色低碳新材料等園區政策。撥付專項資金12.48億元,惠及企業(項目)1011家(個),“真金白銀”助力企業做大做強和產業能級提升。完成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兩個國家級集群驗收,推動國家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創新中心總部基地啟用、人工智能和精密儀器儀表兩個產業園揭牌,獲評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范城市。
(四)數字賦能促轉型。制定實施數字經濟產業體系培育三年行動計劃、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數智強鏈”行動計劃,著力提升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水平。實施工業互聯網平臺培優工程,新上線特定行業特定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5家,新發布“工業賦能”“未來城市”場景等566個。我市入選國家綜合型信息消費示范城市,卡奧斯持續五年問鼎全國“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榜首、3個園區入選首批全省綜合型軟件名園、2個區市獲評省級建設信息基礎設施和推進產業數字化成效明顯市(區)。
(五)對接供需拓市場。開展重點產業鏈“鏈萬企”供需對接活動30多場,促成一批協同創新聯合體和穩定配套聯合體達成合作。其中,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鏈8家企業達成意向合作訂單近7億元;汽車產業鏈4家整車企業分別與7家需求企業達成戰略合作,現場交付產品100余臺,達成訂單1200余臺;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鏈10家本地企業納入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配套體系。“鏈萬企”平臺已上線企業9100多家,數量是年前的4倍。
(六)搭建平臺優生態。搭建企業家對話交流平臺,聯合媒體推出“工賦青島”“四新領航”“企業家說”等融媒體欄目16期。搭建行業協會服務平臺,組織17家協會發布政策解讀、市場開拓、研發設計等10大類63項服務菜單,為企業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持。搭建金企對接平臺,組織開展2023全市金融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金企對接會議,推動12家銀行與12家制造業企業簽定融資協議239.95億元。搭建綜合素質和能力提升平臺,組織開展第14期清華大學企業家高級研修班,推薦申報國家人才計劃人選141名,入選泰山產業領軍人才14名、省人才引領型企業1家。
二、存在問題
上半年,全市工業增加值增速雖然高于全國,但仍低于全省,特別是受外需萎縮、內需不旺以及部分企業停產檢修等因素影響,部分重點企業仍存在“缺單”等難題,下半年工業穩增長面臨的壓力和挑戰仍然較大。反映出,我們在“一業一策、一企一策”抓服務、穩增長等方面,精準有力有效的舉措還不夠。
三、下步工作打算
聚焦打造“工賦青島·智造強市”,錨定目標再加力,統籌保障再加強,改革攻堅再加速,全力建設現代產業先行城市。
(一)實施增量提升行動。滾動推進總投資3685億元的73個招商項目,力爭30個以上增量項目投產,推動百余家龍頭骨干企業倍增發展、35家以上“青島金花”培育企業快速發展、100個以上重點技改項目竣工、200家以上企業升規納統。爭創全國工業百強區和全省工業十強縣。
(二)實施創新強基行動。發揮國家級創新中心引領作用,全年實施技術創新重點項目1500項以上、產業技術創新協同攻關揭榜項目20項左右,新增省級以上制造業單項冠軍10家、服務型制造示范10家以上、綠色制造示范10家左右、首臺(套)25個以上,培育市級以上技術創新示范企業10家左右。
(三)實施建群強鏈行動。緊緊圍繞全市重點產業鏈和新興產業專業園區,“點”上做強鏈主企業,開展產業鏈重點企業入庫培育和“鏈主”企業認定,“線”上建鏈延鏈強鏈,強化6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建設,提升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國家級集群能級,爭創1-2個省級集群,“面”上建好園區平臺,加快推進園區掛牌。
(四)實施數字賦能行動。支持卡奧斯打造世界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全年新上線特定行業特定領域平臺10家以上,新發布工業賦能場景1000個以上,支撐帶動數字化轉型企業1000家以上。力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