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區、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有關企業、單位:
現將《青島市工業互聯網平臺培優工作指南》,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2023年5月26日
(此件公開發布)
青島市工業互聯網平臺培優工作指南(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打造國內領先的平臺體系,推進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和高質量發展,根據《山東省工業互聯網平臺培優工作方案》《青島市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打造“工賦青島·智造強市”實施方案(2023—2025年)》等文件要求,組織實施工業互聯網平臺培優工程,制定本指南。
第二條 工業互聯網平臺是利用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面向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需求,構建基于海量數據采集、匯聚、分析的服務體系,支撐制造資源泛在連接、彈性供給、高效配置的工業云平臺。平臺具有開放性、共享性、協同性,能夠不斷優化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營管理等資源配置效率。
第三條 開展工業互聯網平臺培優工作,堅持自愿申請的原則,對全市范圍內具備上線條件或已經開展賦能服務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進行分類入庫和分級評估,推動平臺基礎能力、服務水平量質齊升,培育壯大“一超多專”的平臺賦能體系。
第四條 各區(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負責推進平臺建設,有關行業組織、智庫機構、企事業單位積極協助做好平臺跟蹤服務工作。
第二章 分類分級
第五條 聚焦平臺基礎能力、服務能力、應用方向、數據安全等維度,參照國家級“雙跨”平臺、特色專業型平臺和省級工業互聯網品臺遴選辦法,持續優化工業互聯網平臺能力成熟度指標體系,完善平臺分類培優辦法。
第六條 工業互聯網平臺分綜合型、特色型、專業型三個類別;在分類基礎上,按照平臺成熟度,每一類設置一級、二級、三級,其中三級為最高級別。
第七條 強化分級培優,平臺能力成熟度達到一級的,可納入市級平臺培優名錄,組織參與對接相關金融、技術、市場等資源;成熟度達到二級的,優先推薦申報省級重點平臺;對成熟度達到三級的,優先推薦申報國家級“雙跨”平臺或特色專業型平臺。
第八條 定期發布工業賦能場景,引導市級平臺豐富產品供給,開發輕量化的應用服務、研制便于部署的工業軟件,為企業應用規模化應用提供多元化產品。
第三章 工作程序
第九條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每年集中組織開展工業互聯網平臺培優入庫工作,通過政務網站、官方公眾號等渠道發布相關信息。
第十條 采取“企業自愿、政府引導、公平公正”的原則,按照企業填報、自主入庫、評估評價、社會公示等程序進行,并根據平臺能力成熟度評估結果,及時公布市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培優名錄。
第十一條 對平臺能力成熟度達到二級以上,并參與申報國家級、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將組織專家,按照《青島市工業互聯網平臺培優要素條件》,進行綜合評價,擇優推薦。
第四章 監測分析
第十二條 搭建平臺監測系統,圍繞強鏈補鏈、數字經濟等重點工作構建(調整)監測指標體系,持續監測平臺獲得的APP數量、連接設備數量、服務企業數量、解決方案數量等核心要素,作為是否推薦國家級、省級平臺評審的客觀采信依據。
第十三條 建設成效評價系統,開展跨行業跨區域數據聯動分析,構建成效評價指數體系,開展動態評價并進行“數字畫像”,形成可視化培育成效,直觀展示平臺企業各項指標發展情況。
第十四條 依托平臺監測系統,探索測算平臺發展指數等,找到制約平臺優化的瓶頸難題。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現場診斷,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建議,全面提升各類各級平臺建設水平。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十五條 健全推進機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統籌推進全市工業互聯網平臺培優工作,通過舉辦峰會論壇、場景路演、供需對接、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等“工賦青島”相關活動,提高平臺發展能級。鼓勵各區市將工業互聯網平臺培優工作,列入全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工作重點,探索建立區級培育機制,并開展各種形式的輔導和培訓活動。
第十六條 鼓勵模式創新。圍繞平臺化設計、智能化制造、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推動平臺聯合應用企業打造“平臺+新技術、+新模式、+新場景”解決方案。鼓勵平臺企業以服務共享、收益共享等模式,提升平臺應用粘性和市場開拓能力。
第十七條 加大支持力度。落實省、市支持平臺發展獎補政策,加大對優質平臺的支持力度。鼓勵有條件的區市創新財政支持方式,做好平臺培育儲備,推動重點平臺項目落地實施,爭創更多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平臺。
第十八條 加強宣傳引導。各區市要加強政策解讀,推廣典型經驗、做法,持續擴大知曉率、影響力、落地性,激發平臺企業發展動力,推動更多平臺入庫培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