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市國資委依法依規履行出資人職責,深入推進國企改革攻勢,落實三年行動各項任務,啟動實施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三位一體”深化推動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工作,不斷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前十個月,市屬企業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14.1%、26.2%、14.4%,在“十四五”開局之年主要指標持續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的發展態勢。
一年來,我們始終牢記為人民管好國有資產的宗旨意識,壓實市屬企業經濟責任、政治責任、社會責任“三大責任”,支持推動市屬企業更好落實“服務城市發展建設、服務城市民生保障”兩大功能定位,落實“六穩”“六?!比蝿?,為提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品質,增加公共服務供給作出積極貢獻。在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方面,8月12日省內唯一4F級機場膠東機場正式投運;城投集團完成了新機場高速連接線工程,啟動安順路打通工程;國信集團推進膠州灣第二隧道建設;華通集團、市政集團、財通集團等市屬企業組建靜態交通公司承建全市停車場建設項目,建設海爾路—銀川路立交等,合力打通全市交通關鍵節點。在服務城市民生保障方面,地鐵集團線網最高日客流量達到122萬人次,1號線南段已進入試運行階段,計劃年底前正式開通;城運集團年市內客運總量達6.9億人次,同比增長33.1%;能源集團為近159萬戶提供供氣服務,累計銷售天然氣4.9億立方米;水務集團累計供水3.2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1.4%,海水淡化處理規模占全國總規模的12.7%。
一年來,我們始終關注市民關切、及時回應市民呼聲,將落實熱心市民通過“三民”活動、民生在線、行風在線、12345熱線等平臺,對國資國企發展工作提出的630余條問題和建議,作為提升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工作的動力,堅持頂格推進,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全部辦結回復。
一年來,我們始終不忘去年對全市人民的承諾,在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體制、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提高市屬企業活力和效率四個方面攻堅克難,改革創新,咬定目標,真抓實干,取得新成效。
一是堅持黨建統領,不斷塑造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優勢取得新成效。加強國有企業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組織對市屬企業黨委書記上年度履行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和抓基層黨建工作進行評議,對全市市屬企業落實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情況調研督導,不斷夯實國有企業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基礎。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組織國資系統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和最新重要講話精神以及“四史”內容等;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要求,研究確定25件重點事項,切實將學習成效轉化為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成果。完善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取得新進展。今年首次召開市屬企業董事會年度工作報告專題審議會,依法規范履行出資人監管權;印發實施了《青島市市直企業外部董事管理暫行辦法》等文件,啟動面向社會招聘兼職外部董事工作;全面推動國有企業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工作。
二是堅持以管資本為主的方向,加快完善國資監管體制取得新成效。國資監管“一盤棋”大格局基本建立。市直部門所屬427戶企業納入統一監管范圍,實現了市屬經營性國有資產統一監管;完成青島國資大數據監管系統一期建設任務,覆蓋全部監管企業、覆蓋各區市的國資監管信息化格局基本形成。分類監管有效實施。差異化確定年度經營業績指標,建立監管企業年度經營業績考核結果反饋工作機制,組織開展分類核算、分類考核試點,壓實企業經營責任。建立健全風險防范工作體系。印發建立債券風險防控部門聯動工作機制實施意見,對企業合規經營情況進行檢查督導整改,并形成長效機制;落實全市市屬企業領導班子管理監督工作會議精神,與市紀委監委、審計局會商建立加強國資監管的綜合監督、審計監督協同機制。
三是堅持服務城市發展的戰略匹配定位,持續優化國有資本戰略布局和結構調整取得新成效。目前市屬企業資產規模過千億企業達到7家,過三百億企業6家,過百億企業10家,一百億以下企業7家,提前兩年完成國企改革攻勢作戰方案提出的“打造5-6家資產過千億元、3-4家資產過500億元的企業集團”目標任務?!笆奈濉眴訉嵤┦讉€國資中長期戰略規劃。將生產服務類、金融類、文化類市屬企業和區(市)國企全部納入“十四五”國資規劃,統籌全市國資資源,圍繞服務國家和城市戰略優化布局和結構調整。四大試點公司帶動企業國有產權市場化運營格局深度調整。創新建立企業國有股權市場化運作機制,加快構建匹配城市發展戰略的國有資本發展新格局?!把肫笄鄭u行”對接央企全國布局再結碩果。6月10日成功舉辦“2021央企青島行:上合央企國際客廳歡迎您”招商活動,現場簽約央地合作項目16個,總投資額483.27億元。聚焦主業市場化配置資源。積極布局全市重點產業,國信集團建設運營全球首創的智慧漁業養殖工船,項目已列入國家發改委、農業部重大專項試點;華通集團圍繞高端裝備產業鏈,與華鐵股份合作發起設立20億元的軌道交通產業投資基金;國投公司通過反投機制,引入投資行業領軍企業、中國潛在獨角獸企業榜首長揚科技在青島設立分公司。加大市屬國企非主業清理力度,目前累計完成非主業資產清理整合220項,涉及資產規模16.67億元。青食股份于10月21日在深交所主板上市,青島上市“軍團”再添國企新軍。市屬企業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達到484億元,增幅超過全市平均水平;11個重大投資項目按期開工。
四是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改革方向,聚力提升國企活力和效率取得新成效。全面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在國務院國企改革辦組織的上半年地方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重點改革任務專項評估中,包括青島在內的15個地方改革力度較大、改革進展較快,評估結果為A級。全面啟動區域性綜改試驗。8月10日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批復我市綜改試驗實施方案,市委市政府9月15日召開動員會,啟動以國有企業家隊伍建設為主題、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國有企業領導人提出的“20字”要求為主線的綜改試驗,深入實施“1154”工程,深化五項改革,實現打造市場化競爭主體、建設法治化現代企業制度、加強專業化人才隊伍建設、構建規范化法人治理體系“四化”目標,建立“五大主體責任”和“三個清單”工作機制,扎實推動綜改試驗各項任務落實落地。市場化經營機制加快形成。持續推動市屬企業開展對標世界一流企業管理提升行動,在國務院國資委組織的管理標桿創建行動中,雙星集團入選“標桿企業”名單;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加快推進,我市納入“雙百企業”、“科改示范企業”等國家改革試點的企業,已率先實現用工市場化,國信集團等3戶市屬企業實行競爭上崗的管理人員數量占比超過80%。
總結今年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主要是:雖然全市國資國企體量較大,整體指標已經進入全國城市前五強,但仍缺少更多的世界一流企業。市屬企業與政府發展戰略的匹配度不夠協同到位,主動發揮在全市發展大局中戰略支撐作用的站位有待提高。在建立董事會、總經理辦公會議事清單和議事規則,重點虧損子企業治理等方面的工作進展較為緩慢,部分改革任務需要加大推進力度。
2022年我們要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在社會各界和全市人民的共同支持下,持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促進國有經濟高質量穩健發展,突出“強黨建、抓監管、謀改革、促發展”四個工作重點,形成“區域性國資國企綜改試驗、國企改革攻勢、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和落實市‘十四五’國資規劃”的“3+1”青島國資國企工作新格局,更好推動市屬企業履行“三大責任”,主動匹配城市發展戰略,為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國企力量。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