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3日上午,青島市舉行落實《關于國有企業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十條意見》新聞發布會。會上,青島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李蔚介紹了青島落實《十條意見》的方案有關情況,對落實方案的出臺背景和主要內容進行了深入解讀。
發布人:
李 蔚 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
申 波 市國資委市場配置促進和資本運營處處長
劉 欣 市國資委考核分配處處長
以下是發布會發布實錄: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市國資委,向多年以來對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工作給予支持幫助的社會各界人士,特別是新聞媒體界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下面,我介紹一下《關于省委省政府<關于國有企業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十條意見>的落實方案》有關情況。
出臺背景
近年來,全市國資系統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指示要求,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強黨建、抓改革、優監管、促發展,市直企業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等指標不斷創歷史新高,主要指標在全省處于龍頭位置,在全國同類城市中也保持前列,為全市穩定經濟增長作出積極貢獻。市直企業國有資本布局更加聚焦主業更加匹配城市發展,推動一批涉及全市24條重點產業鏈的項目落地和一批城市更新、城市建設項目加快建設,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國企改革深入推進,三年行動連續兩次獲得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最高A級評價,獲批開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改革做法入選全國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典型案例,為全國全省國企改革貢獻青島智慧。同時,我們也要看到自身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雖然全市國資國企體量較大,整體指標已經進入全國城市前五強,但仍缺少龍頭企業。部分市直企業在加快產業升級、提升管理效率、加強風險防控等方面還需加大工作力度。這與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必須全面對標一流企業,拉高標桿、彌補短板、縮小差距,不斷提升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全力以赴做強做優做大。
2022年6月26日,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國有企業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十條意見》。6月30日全省國有企業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召開,要求切實抓好省《十條意見》的落實。省《十條意見》是推動全省國有企業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的重要文件,是對全省國資國企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作出的重大部署,為我市解決當前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存在的問題明確了方向。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為落實省《十條意見》、全省國有企業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精神,加快推動我市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市國資委結合我市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實際,牽頭起草了《關于省委省政府<關于國有企業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十條意見>的落實方案》,并先后通過市政府常務會議和市委常委會會議研究審議,于近日以市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名義印發實施。
主要內容
我市《落實方案》緊緊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重要論述精神,逐條落實省《十條意見》,共提出10個方面37項工作舉措,簡稱“1037”實施方案。
突出目標導向,堅持對標引領
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論述,將加快建設一流企業,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國資國企改革發展一項全局性、戰略性、牽引性的重大戰略任務。針對當前全市國有企業規模體量大,但龍頭企業不突出的問題,全面實施對標一流質效提升工程,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制定行動方案,推動企業整體或主業板塊全面對標一流企業,促進效率、效能、效益全面提升,到2025年打造3家左右世界一流企業、10家左右行業一流企業、50家左右“專精特新”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
壓實三大責任,全面提升“五個力”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國有企業要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要求,推進結構調整、創新發展、布局優化。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指出,要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我市的國有企業分量重,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比重大、貢獻大,地位關鍵,必須有當仁不讓責任感和時不待我緊迫感,在“總書記有號令、黨中央有部署,青島見行動”中要發揮表率作用,扛牢經濟、政治、社會三大責任,在落實國家和省市重大戰略、建設全市24條重點產業鏈、推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加快高質量發展等工作中,當排頭、作表率,為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力量。在具體推進中,我們以提升“五個力”為抓手,進行了部署。
一是健全指標體系,提升競爭力。競爭力是國有企業在發展質效、市場占有率、產品服務品質、行業地位等方面的能力體現。我們要建立以“兩利四率”為核心的高質量發展指標評價體系,引導企業全面提升發展質效。到2025年市直企業資產總額等規模指標年均增幅高于全市經濟增長水平,質量效益指標力爭位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
二是完善體制機制,提升創新力。企業是創新主體,國有企業更要發揮主力軍和表率作用,力爭在更多領域取得突破。我們要加快重點平臺建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設立研發機構。要加快高端人才引育,實施人才強企戰略,推動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向企業聚集。要加快科研體制改革,研究推進市直企業科技創新的激勵保障機制,激發創新活力。加大研發投入,到2025年制造業市直企業研發投入強度不低于4%,重點企業力爭達到5%以上。
三是優化國資布局,提升控制力。國有企業要在國民經濟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具有控制力,能夠帶動主導相關產業發展。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推動市直企業聚焦全市24條產業鏈,明確發展方向和重點項目;實施專業化整合,提高國有資產配置效率和產業發展實力;建立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機制,加快產業鏈、供應鏈延伸整合,到2025年引進、打造7家左右“鏈主”企業。
四是匹配城市發展,提升影響力。國有企業要在服務國家城市戰略、保障城市運行、承擔社會責任等方面有影響力。通過實施匹配城市戰略“雙千億”工程,帶頭落實綠色低碳發展、東西部協作扶貧,積極推進上市發展等工作,不斷提升增長影響力、服務城市影響力、社會影響力、資本影響力、引資影響力。
五是統籌發展安全,提升抗風險能力。強化底線思維,嚴防各類風險,提升抗風險能力是國有企業健康穩定運行的關鍵。國有企業要統籌發展和安全,重點抓好財務風險、安全生產、疫情防控、網絡安全、合規經營等方面工作。國資監管機構要扛牢國資監管主責主業,建立綜合監督體系,開展專項治理,健全風險管理體系,守住守牢守好國有資產,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同時,要求國有企業重視內在管理質效提升,向管理要效益,激發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活力。通過優化公司治理,強化和規范董事會建設;優化管理架構,壓縮管理層級,提升管理效能;優化制度建設,將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成果制度化,提升改革成效;優化經營機制,動真碰硬,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建立市場化經營機制。
強化兩個基礎支撐,加強高質量發展保障
一是強化人才支撐,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企業家是國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我們要尊重企業家精神,打造有利于企業家成長的創業環境,通過組織評選青島市優秀企業家,提升企業家獲得感、成就感、歸屬感。健全企業家培育體系,加快市直企業年輕干部培養選拔,打造素質過硬、結構合理、數量充足的企業家隊伍。進一步拓寬選人用人視野,積極探索職業經理人制度。
二是夯實黨建基礎,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也是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我們要始終堅持黨建引領,通過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推動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全面從嚴治黨等措施,不斷夯實黨建基礎,強化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政治保證,把這一獨特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下一步,將加強組織領導,確保任務落實落地。市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將推動工作落實情況納入黨委巡察范圍,進一步壓實各部門、單位責任。市有關部門、單位結合落實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以及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綜改試驗等重點改革任務,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市國資委也將推動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監管和黨的建設工作,真抓實干,奮力攻堅突破,開創國資國企工作新局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