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海筑夢、向海而興。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是青島最鮮明的特色優勢。山東省青島市把“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作為未來五年重點打造的“六個城市”之一,把“更加注重經略海洋,全面增強向海圖強發展優勢”作為全力抓好的十個方面工作之一。在建設“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美好愿景下,青島把海洋發展擺在了重要位置。
經略海洋,青島具有堅實的發展基礎。在海洋科技和海洋人才方面,青島聚集了全國30%的研究領域涉海院士、40%的涉海高端研發平臺和50%的海洋領域國際領跑技術,以“科學號”海洋科考船、“東方紅3”深遠海科學考察船為代表的一批國內先進科考船在青島入列;在海洋產業方面,青島集聚了中國船舶集團青島北海造船有限公司、青島明月海藻集團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青島)有限公司等一批行業骨干企業,海洋及相關產業門類中的34個行業在青島都有布局,船舶海工、海洋生物醫藥等產業產值居于全國領先水平;在對外開放方面,青島港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均居全國沿海港口第四位,海鐵聯運箱量連續7年蟬聯全國港口海鐵聯運冠軍。同時,青島積極推進上合示范區、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建設,加快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根據《青島市打造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五年規劃(2022—2026年)》和《青島市打造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青島將突出在海洋科技、海洋產業等領域的引領示范作用,著力打造國際海洋科技創新中心、全球現代海洋產業中心、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全球海洋生態示范中心、全球海洋事務交流中心,按照項目化、清單化要求,提出未來三年重點推進的“十大工程”:海洋科技創新引領工程、海洋科技成果轉化工程、海洋人才引進培養工程、海洋產業集群培育工程、海洋新興產業壯大工程、海洋傳統產業提升工程、數字海洋建設工程、航運貿易金融創新工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程、海洋國際合作工程。預計到2026年,海洋生產總值占GDP比重將達33%左右。
加快建設國際海洋科技創新中心,青島將著力加強海洋重大科研平臺建設、提升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能力和產學研協同創新能力。支持海洋領域國家實驗室、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島)等重大科研平臺加快發展,加強極地科考、深遠海探測、載人潛水器等海洋基礎研究,實施透明海洋與氣候變化、藍色生命與生物資源開發、海底發現與戰略性礦產資源等重大科技攻關任務。
加快建設全球現代海洋產業中心,青島將著力推動傳統產業提質增效、推動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和著力培育深遠海未來產業。通過高水平建設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建設國內一流的船舶海工裝備產業基地、深入實施“藍色藥庫”開發計劃,實現海洋生物醫藥業、海洋礦業等產業突破發展。
加快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青島將著力推動港口提質增效、加快智慧港口建設和提升國際航運中心服務功能。通過健全現代化港口設施,完善董家口港鐵路集疏運體系,拓展海鐵聯運服務網絡,打造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
加快建設全球海洋生態示范中心,青島將著力建設綠色生態海岸帶、增強服務碳達峰碳中和能力、加強海洋生態修復和防災減災能力。加快推動自然碳匯交易中心(山東)籌建落地,探索建立海洋碳匯交易機制。
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事務交流中心,青島將通過實施海洋國際合作工程,著力打造海洋開放新高地、拓展國際海洋合作空間、搭建國際組織合作發展平臺。支持中國國際海底管理局聯合培訓和研究中心建設運行,深化全球海洋科技、產業、經貿等領域務實合作。
在全省勇當龍頭、在全國爭先進位、在全球彰顯特色,加快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青島錨定目標,加緊加快行動,“活力海洋之都”的城市愿景正一步步變成現實。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