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康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落實大食物觀 加快我市‘藍色糧倉’建設的提案”收悉。經認真辦理,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加強頂層設計,打造國家深遠海養殖先行示范區建議的辦理情況
一是加強產業發展統籌規劃。研究起草我市深遠海養殖高質量發展規劃,多次組織專家座談研究,力爭年內出臺。成立以市主要領導為組長的深遠海養殖產業專班,針對深遠海養殖產業發展難題堵點,強化頂格推進,研究協調解決深遠海養殖產業發展涉及的重大問題。研究制定推進深遠海養殖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積極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支持三文魚產業發展,爭取出臺支持三文魚發展政策,以打造“中國三文魚之都”城市名片為目標,建立陸基保苗、近岸擴繁、深遠海養成的陸海接力發展布局。目前,深遠海養殖產業發展行業監管與技術標準存在空白,專屬經濟區作業區域范圍內開展深遠海養殖的管理管轄權尚未形成。按照八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深遠海養殖發展的意見》要求,“在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內開展深遠海養殖,要符合國家關于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海域空間利用管理要求”,下一步我局將積極對接國家有關部委,積極爭取部局建立有利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
二是推動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點建設。積極推動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和“國信1號”養殖工船運營管理試點建設,積極協調養殖工船航行、漁業生產等有關事宜,推動省廳召開工船養殖產業發展座談會。協調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部門推動青島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陸基產業園建設。“深藍1號”累計收魚1000噸,“深藍2-2號”網箱順利建設完成并下水投用,“國信1號”養殖工船安全航行600余天,累計收魚2600余噸。目前,我市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建設順利,我局將持續推動“國信2-1號”“國信2-2號”大型養殖工船及“深藍2-1號”深遠海大型智能網箱建設,著力打造國家深遠海養殖先行示范區。
二、關于搭建企業技術創新平臺,培育深遠海養殖產業創新鏈建議的辦理情況
一是支持企業參與搭建技術創新平臺。制定實施《實施“海創計劃”加快推進涉海科技企業創新發展的若干舉措》,改革設立海洋科技創新專項,圍繞種苗選育、裝備研制等重點領域,立項支持山東海洋集團“集群式深遠海養殖漁場一體化構建技術與集成示范”等首批兩項海洋科技創新示范工程;積極對上溝通,成功推動國信中船公司“游弋式大型智慧工船深遠海養殖示范工程”、“深遠海大型養殖裝備平臺與智能養殖模式”等國家、省級重點科技計劃立項,實現全球首艘10萬噸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投入運行,“國信2-1號”“國信2-2號”接續開工建造。
二是依托科研平臺加強養殖技術攻關。聚焦解決苗種“卡脖子”問題,多次組織專家專題研究黃海冷水團三文魚養殖生產中病害防控、營養飼料、裝備科技、新品種選育等問題,協助推進山東深遠海綠色養殖有限公司與中國海洋大學、黃海水產研究所等單位開展合作。推動青島國信集團與嶗山實驗室等國內涉海科研機構聯合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共建深藍漁業產業研究院、海水魚營養與飼料聯合研究中心。推動青島國信集團獲批建設“農業農村部深遠海養殖工船重點實驗室”,持續深化“船載艙養”綠色工業化養殖模式創新。
三是培育深遠海養殖產業創新鏈。推動出臺支持三文魚發展政策,力爭建立陸基保苗、近岸擴繁、深遠海養成的陸海接力發展布局。推動成立青島藍色種業研究院、聚焦深遠海養殖適宜品種開展重點攻關,力爭突破三文魚苗種卡脖子問題。聚焦深遠海養殖關鍵環節,著力提升深遠海養殖配套服務能力,指導企業建立標準化養殖規程和制度化安全生產體系。推動深遠海養殖陸基產業園建設,圍繞苗種繁育、加工倉儲、冷鏈物流、貿易營銷等關鍵領域強鏈、補鏈、拓鏈。
三、關于種苗選育投入,提升種業競爭力建議的辦理情況
一是依托種業創新平臺加快苗種培育。加快推進青島藍色種業研究院建設,爭取三年1.5億資金支持,以深遠海養殖適養品種等為重點,定向開展良種選育并對現有品種改良優化,培育適宜養殖工船和大型智能養殖平臺需要的抗病抗逆魚類新品種。目前,青島藍色種業研究院已匯聚中國工程院院士包振民、陳松林等12個頂尖專家團隊。下步,將圍繞鮭鱒魚類等品種,突破人工繁育技術,并依托我市重點種業企業和園區,打造我國北方重要的水產種業中心。
二是加強深遠海養殖產品品牌宣傳。“國信水產·裕鮮舫深海野游大黃魚”成功獲批ASC認證,入圍農業農村部頒布的全國“特質農品”名錄。推動“國信水產·裕鮮舫深海野游大黃魚”在漁博會、農交會等重要展會設立專區,鼓勵“國信水產”品牌參加新加坡國際食品展覽會和第八屆中國品牌日活動。下一步,我市將支持深遠海養殖企業申報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地理標志產品等稱號,結合展覽會、推介會等活動,組織企業積極宣傳黃海冷水團三文魚、養殖工船大黃魚等優質水產品,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市場認可度。
三是強化育種創新國際合作。為突破三文魚等品種“卡脖子”問題,重點推動農業農村部“一帶一路”海水養殖技術培訓基地等國際合作平臺建設,加強水產育種前沿技術國際交流。加強招商引資力度,推動國信等企業與挪威等國家三文魚養殖企業建立國際合作,力爭以商業合作模式突破種業壟斷。下步,積極鼓勵我市重點種業創新平臺和企業加強與國外企業合作,開展優質種源和先進技術引進,積極解決鮭鱒魚人工繁育等難題。
四、關于完善配套政策規制,優化深遠海養殖產業生態建議的辦理情況
一是強化完善深遠海養殖扶持政策。落實《青島市支持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15條政策》,對大型養殖工船和桁架類大型養殖裝備給予補助,提高漁業企業發展深遠海養殖的積極性。啟動“海創計劃2.0”研究制定工作,加快人才、項目、平臺、資金等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在深遠海養殖等優勢領域打造一批具有引領性的發展典型。我市將積極推動三文魚支持政策盡快出臺,繼續向農業農村部等上級部門專題匯報,爭取在國家政策制定、產業布局等方面支持我市深遠海養殖產業發展。
二是發展深遠海養殖相關保險。鼓勵、引導保險機構積極開展深遠海養殖相關保險業務,為企業提供充足風險保障。積極爭取政策性保險,鼓勵開發三文魚養殖品種保險、創新型養殖裝備保險等新險種,對未納入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范圍的深遠海養殖品種保險和養殖裝備保險,給予保費補貼。積極推動商業保險介入,推動中路財險青島市分公司主承保“國信1號”大黃魚養殖保險以及養殖工船船舶保險,積極爭取SKULD保賠協會和中國人民保險對青島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中央綜合管理平臺分別提供保賠險服務和船殼險服務。下步,將結合深遠海養殖實際需求,不斷補充政策性保險和商業保險業務,為深遠海養殖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三是強化深遠海養殖企業金融支持力度。持續聚焦海洋經濟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發展,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我市“藍色糧倉”建設的金融支持。推進2024年金企對接“春雨行動”活動,研究制定了《青島市2024年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春雨行動”實施方案》,持續強化金融要素供給,加速構建政金企常態化、便捷化融資對接服務機制,推動實現融資政策落地見效、信貸資金精準直達、信貸結構合理優化。推動中國農業銀行青島市分行、中國銀行青島市分行分別為山東深遠海綠色養殖有限公司、國信中船(青島)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授信資金。
青島市海洋發展局
2024年5月28日
(聯系人:宿曉燕,聯系電話:15265292601)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