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市教育局認真落實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扎實開展“作風能力提升年”各項活動,堅持人民滿意標準,加壓奮進、狠抓落實,努力在新征程上實現教育新突破。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一)聚焦辦好每所學校,努力推動優質資源倍增
1.全力以赴保供給。積極應對入學(園)高峰挑戰,加快推進中小學幼兒園新建改擴建工作,今年計劃開工新建改擴建40所,推動完工50所,總建筑面積約190萬平方米,建成后可提供優質學位約8.07萬個,保障學生在家門口上學的需求。截至目前,有30所已開工建設,開工率達到75%;有22所已經完工,完工率達到44%。
2.精準聚焦補短板。啟動農村幼兒園改造提升項目,對50所農村薄弱幼兒園,進行園舍加固維修、老舊裝修更新、盥洗室和廁所建設、食堂改造等,改善辦園條件。安排1500萬元專項資金推動10個強鎮筑基省級試點鎮工作,補齊鄉村中小學、幼兒園辦學條件短板,提升鄉村教育整體質量。通過建設改造、學生分流等形式,積極解決城區中小學面積不足等難題。市南區、李滄區分別作為全省首批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和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將接受國家評估認定。
3.多措并舉擴優質。創新推出新建中小學高起點發展的措施,提前一年遴選教師到優質學校跟崗培訓,實行優秀校長“一長多校”辦學模式,3年內將新建的100所學校辦成新優質學校。啟動初中強校提質行動,通過揭榜掛帥方式選聘校長、指標生分配方式完善、培育一批初中校長教師領軍人物等措施,遴選打造一批初中強校,帶動周邊小學提升辦學水平,讓老百姓家門口學校都成為好學校。加強特色高中建設,印發特色高中建設實施方案,系統構建普通高中特色課程、教學、評價、管理體系。緊抓集團化辦學改革不放松,推動優質學校帶動新校、弱校發展,青島實驗初中教育集團、青島三十九中教育集團、青島五十八中教育集團在嶗山區、李滄區、高新區托管的學校正式招生。
(二)聚焦教育主責主業,全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1.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牢牢扭住課堂教學這一關鍵,課前、課中、課后全面發力,切實鞏固“雙減”工作成效。抓實校長聽課、教師集備和公益輔導,全市優秀骨干教師全面參與線上“益輔導”名師公益課、名師導學課。《狠抓學校內涵發展促進減負提質》等3個案例入選國家和全省“雙減”工作典型案例;我市40項成果獲評今年山東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數量全省第一。印發國家“智慧教育示范區”創建行動計劃,我市獲批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全域試點單位,在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啟動儀式上,我市作為唯一地市代表作典型發言。
2.提升全面育人質量。堅持五育并舉、全面育人,實施強德固本行動,加強中小學美德教育,開展“每校一品牌、每月一主題、每生一社團”活動,系統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22個班主任工作室獲批山東省優秀班主任工作室。印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美育工作三年行動計劃,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評議考核細則,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達標創優學校創建評估等方案,精進實施“十個一”項目,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實施全市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奇點計劃”,推出青島市首批30個中小學科技創新實驗室,推動強基計劃向初中學校延伸。強化家校社協同育人,組織開展家庭教育指導“進學校、進村社、進企業、進機關”公益行動,引入第三方優質家庭教育資源,搭建家庭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推出20期“教子有方家庭教育訪談”“與您在一起助力中高考”等電視廣播節目,累計關注人次達282萬,實現線上線下家庭教育指導常態化。
(三)聚焦“六個城市”建設,不斷增強服務發展能力
1.推進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按照中職提質、高職擴容、職教本科突破的思路,啟動中職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青島現代職教中心學校一期工程已經立項,即墨新職教園區開工建設。青島市和黃島區分別被確定為全省首批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成效明顯的市、縣(市、區),青島職業技術學院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獲中央教育強國5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7所中職學校榮獲山東省首批高水平中職學校,2所中職學校入選“山東省鄉村振興示范性職業院校”,17個專業榮獲山東省首批中職特色化專業。
2.推進高等教育校地融合發展。緊緊圍繞“六個城市”建設,創新高等教育校地融合發展機制,重點支持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等5所高校10個重點學科建設,引導高校聚焦我市主導產業發展。中國海洋大學西海岸校區將于8月建成啟用,康復大學、山東中醫
藥大學青島中醫藥科學院、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眼科學院等項目建設進展順利。發起成立上合經貿產教聯盟,打造上合組織國家開放性國際教育合作平臺。積極推動我市加入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協同發展“伙伴城市”,打造城市重要展示窗口,擴大城市美譽度。
(四)聚焦人民滿意標準,不斷優化教育惠民舉措
1.全面改善就學服務。持續關愛家庭經濟困難學生,2022年春季學期,各級財政累計為6.28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幼兒)發放助學金7000余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5%。努力保障隨遷子女入學需求,將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入學居住證持有時間,合法穩定就業、住所時間,社保繳納等時間縮短為半年。積極改進企業人才及高層次人才子女教育服務,開展“連心惠企”大走訪專項行動,建立市、區(市)兩級與企業常態化雙向聯系溝通機制,研究制訂國際學校擴容提質的措施,吸引更多人才來青投資創業。
2.全面提升作風能力。堅持黨建統領,全力抓好“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組織開展教育系統“局長擂臺”“校長擂臺”活動,樹牢實干實績、亮績賽績的鮮明導向,累計開展家校溝通問需活動142場,收集并采納意見建議312條,解決問題324個。統籌抓好校園安全和疫情防控工作,組織開展全市學校安全“守底線、補短板、除隱患、促提升”常態化長效化整治,梳理編制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工作負面清單,進一步明確學校安全工作的“底線”“紅線”,全力維護教育系統安全穩定。中考、高考組織有序平穩順利。
二、存在問題
對照山東龍頭、國內一流的工作目標和資源優質、服務有力的發展定位,一是教育資源供給仍不能適應人口變化形勢,特別是優質教育資源在城鄉間、區域間、校際間的差距依然存在,老百姓在家門口“上好學”的需求還未能得到有效滿足,擇校的焦慮沒有得到根本緩解;二是學校教育“長于智、疏于德、弱于體、少于美、缺于勞”的現狀仍未徹底改變,學生身心健康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三是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結構、規模、質量與城市發展需要還不夠匹配、人才服務還不夠精準。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市教育局將以頒布實施青島市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倍增、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等教育校地融合發展三個行動計劃為抓手,凝心聚力、攻堅克難,事爭一流、唯旗是奪,全面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一)打好優質資源倍增攻堅戰。全面啟動新建學位倍增、新校高起點發展、初中強校提質等十大攻堅行動,高質量完成中小學幼兒園新建改擴建年度任務,力爭市南區、李滄區通過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縣和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驗收,基礎教育優質資源進一步擴增。
(二)打造青島教育發展新品牌。打造全國一流黨建品牌,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打造全國一流家教品牌,建立系統化的家庭教育課程、活動和師資資源庫,提升家長學校建設水平,加強家庭教育專業隊伍建設,為廣大家長提供優質家庭教育服務。打造全國一流心理健康教育品牌,引入第三方專業服務資源,構建起學生心理健康規范化、專業化服務體系。
(三)下好教育質量提升關鍵棋。強化“雙減”政策落實,狠抓輕負擔高效益課堂教學改革,推出一批優秀教學成果。強化考核、監測和干預,提升學生全面發展“十個一”項目實施成效,推廣“一天一節體育課”,力爭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明顯改善、綜合素質全面提升。
(四)打出教育改革發展組合拳。積極推動省教育綜改試驗區新一輪建設,圓滿完成省職業教育高地建設任務,建設校地融合服務中心,組織實施在青高校校地融合發展“百千萬”示范工程,加快推進康復大學“去籌”招生,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作出教育貢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