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全市教育工作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全國、全省、全市教育大會部署要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教育改革創新,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全面推進教育強市建設,提升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為青島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撐。
一、深化五育融合,塑造立德樹人新格局
1.深入實施全環境立德樹人。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改革創新,建立青島市大中小學課程思政實踐指導中心。加強“多彩課堂”大思政課建設,組織開展“立志報國,挺膺擔當”主題教育活動。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積極推進“教聯體”建設,開展家庭教育志愿服務進機關、進社區、進企業活動,豐富“愛潤成長”品牌。
2.積極構建“五育融合”育人體系。優化提升全面育人“十個一”項目,培育優質融合課程。實施學生體質強健行動,保障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不低于2小時。實施校園足球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支持學校發展校園籃球、足球等特色。深入實施美育浸潤行動,舉辦中小學生、高校大學生藝術節。成立青島市中小學勞動教育專業指導委員會,加強學校勞動教育教研組建設,推進校內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建設。打造開放閱讀空間,深化“書香校園”建設,進一步加強學校衛生和學生健康工作。積極推進市、區(市)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服務中心建設運行,落實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配備、培訓、課程、活動、篩查等工作。
3.深入推進課程、教學和育人方式改革。落實《青島市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研究制訂中小學校長課程領導力提升行動計劃。加強新教材培訓,深入推進學科快速發展學校和學科引領發展學校教學質量提升工程,加強幼小銜接、小初銜接和初高銜接學法指導。做好優秀教學成果培育推廣工作。開展訂單式、任務式、跟蹤式教研,推廣研究型、項目化、合作式學習。推進拔尖創新后備人才專項培養計劃,完善選拔機制和貫通培養體系。加強科學教育,持續開展“科學家進校園”活動,打造海洋教育等特色。開展“基礎教育規范管理提升年”活動,落實作業公示、睡眠管理和教輔材料征訂等制度。
二、強化攻堅突破,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4.推動學前教育固本培優。做好《學前教育法》學習宣傳貫徹工作。優化幼兒園結構和布局,完善普惠性民辦園認定、管理和保障機制。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招收2-3歲幼兒,推進托幼一體化管理。加強幼兒園內涵建設,落實幼兒園課程建設指導意見,繼續推進省、市游戲活動實驗工作,優化聯盟辦園模式和評價辦法,全市優質園占比達到90%以上。
5.推進中小學擴優提質。優化新校高位發展政策體系,推動建立新建學校發展共同體。啟動新一輪初中強校提質行動。深入推進強鎮筑基行動,推動農村小規模學校有序撤并和寄宿制初中有序建設,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推進普通高中優質特色發展,加快建設青島二中東校區、青島五十八中北校區。優化集團化辦學布局,全市薄弱義務教育學校100%納入集團化辦學,縣域公辦普通高中100%納入結對幫扶。促進特殊教育質量提升,推動特殊教育學校十五年一貫制辦學,制定孤獨癥兒童教育指南和質量評價體系。
6.健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優化全市職業院??臻g和專業布局,統籌青島職教園一期入駐辦學,推進職教園二期、三期工程建設。繼續支持高水平中職學校舉辦初中后五年制高職,推動青島衛生健康職業學院招生運行。建強市域產教聯合體和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推進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試點。深入開展綜合高中試點和職普融通試點,提高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
7.縱深推進高等教育校地融合發展。深化與中國海洋大學、山東大學(青島)等高校校地共建,支持康復大學新型研究型大學建設,推進上合經貿學院籌建工作。深化產教融合學科(專業)建設,持續開展高校服務地方活力績效評價。深化高等教育校地融合服務中心建設,推動一批服務“10+1”創新型產業體系的科技成果在青落地轉化。
8.引導規范民辦教育發展。加強民辦學校規范辦學和日常監管,嚴格落實年檢評價清單制度,抓好問題整改和風險預警防范。持續強化校外培訓治理,加強校外培訓行政執法,完善超視距監管執法系統應用。
9.積極推進終身教育發展。完善全民終身學習推進機制,建強市、區(市)、鎮(街)、村(社區)四級工作體系,支持青島老年開放大學建設,打造50個社區教育(老年教育)示范點,匯聚數字化課程資源2萬個。
三、深化改革開放,全面激發教育發展活力
10.深化教育治理改革。落實《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教育評價體系的若干措施》,推進省義務教育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應用,深入開展中小學教師教學述評試點。繼續開展“十不得一嚴禁”定期監測。做好學前教育地方立法修訂調研和民辦中等學歷教育學校辦學設置標準等規范性文件研究制訂工作。加強“以案釋法”案例開發,強化法治副校長、法治輔導員、法律顧問作用發揮。
11.深化教育督導評估工作。持續推進“兩縣”創建工作。優化市對區(市)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工作機制,完善重點工作公示制度。指導學校制訂新一輪五年發展規劃,深入開展學校“一校一尺”發展性督導評價。完善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和學校視導員制度。繼續開展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扎實推進監測問題整改。
12.構建數字化教育新生態。研究制訂人工智能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完善青島市數字教育研究院運行機制,建立數字教育教學、教科研及應用體系。深化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應用推廣,培育智慧校園100所,打造智慧高效課堂、校園管理和教育治理等場景應用50個。
13.打造教育對外開放新高地。高水平推進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青島上合學校等國際化學校建設。積極推動海外“班·墨學院”建設。加大教育人文改革實驗區成果推廣力度,開設中外人文交流“空中課堂”。加強國際理解教育,鼓勵中小學開發國際理解教育校本課程。
四、夯實發展基礎,推動教育保障能力系統躍升
14.加強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實施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推進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改革試點工作。優化教師資源配置,完善教育優秀人才引進和教師調配、共享機制。強化師德師風正向引導和案例警示教育,加大師德失范行為督查和懲治力度。加強校長梯隊培養。深化教師精準培訓改革,加強校本研修,完善名師晉級研修機制。加強班主任、思政課教師隊伍專業化建設。探索職業教育教師校企雙培養制度。
15.多方保障教育投入。建立健全財政教育投入持續穩定增長機制,全面落實各類教育生均財政撥款和學生資助標準,確?!皟蓚€只增不減”。落實全學段學生資助政策,提高高中階段國家助學金資助標準。引導規范社會力量捐資助學。強化教育財務隊伍專業化建設。
16.推進教育關愛服務體系建設。高效辦好“教育入學一件事”。推廣幼兒園延時托管服務。完善第三方引入、管理、評價機制,優化提升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后服務質量。實施農村薄弱中小學食堂保障提升工程,建設校園食堂數字化管理系統。繼續開展好“四進一見”公益服務活動。
17.維護校園安全和諧穩定。加強預防學生欺凌、預防溺水、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網絡安全等專項防治和專題教育。抓實中小學、幼兒園應急疏散演練和中小學生安全應急體驗。加快校園安防體系智能化應用,強化校園安全全方位、拉網式風險隱患排查整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