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數字化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近年來,青島市教育局堅持數字“助教、助學、助管、助評”,全方位打造教育數字化發展新生態,青島先后被確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信息化示范基地和國家智慧教育示范區創建城市,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啟動儀式上,青島作為唯一地市級代表作典型發言。
一、探索數字“助教”模式,推動教學質量全面提升
一是推動數字賦能課堂教學。整合國家平臺資源和青島特色資源,形成“基礎+特色”的教學“資源池”,面向全市學校免費共享。開展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推廣“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引導教師熟練應用備授課、數據分析等智慧教學工具,打造智能高效課堂。27個典型應用案例被教育部推廣。
二是推動數字賦能教學研究。建成1700余個同步課堂教室,重點在270余對城鄉結對學校和141個教育集團開展網絡教研、同課異構活動,促進優質師資、優質課程共享和薄弱學校教師快速成長。今年打造的網上巡課系統,強化了教學過程管理,打通了教學管理最后一公里。
二、探索數字“助學”模式,推動學生全面個性發展
一是在提升學生信息素養上著力突破。連續七年開展信息技術“三賽一節”(人工智能競賽、創客競賽、奧林匹克競賽、科技節)活動,發布《中小學人工智能課程指導綱要》,在中小學全面普及人工智能課程,中小學生互聯網綜合發展指數高于全國8.8個百分點,近三年300余名選手在國家級信息技術比賽中獲金獎。
二是在數字助力學生成長上著力突破。依托信息技術優化作業管理,精準實行作業分層、個性化指導,有關做法被評為全國“雙減”典型案例。從社會和學校遴選生涯規劃等50余款軟件在青島教育e平臺面向家長和師生開放,建成的學生發展“十個一”系統,為學生提供特色教育資源和個性化成長指導,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
三、探索數字“助管”模式,推動教育管理科學有效
一是推進教育決策科學化、精準化。近三年兩次升級青島教育e平臺,打通市、區市、校三級應用,讓教育數據可匯、可管、可用。今年建設的中小學課后服務平臺將社會資源引進、學生家長選課、課程師資收費監管集于一體,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實現對教師和培訓機構的全程監管。
二是推進業務辦理數字化、便捷化。先后在全省率先搭建成人高考、研究生網上信息確認和民辦普通高中網上報名錄取等系統,2021年實現義務教育招生“一網通辦”,今年將試點向幼兒園招生延伸,全面實現各類考試報名和中小幼招生“零跑腿”。
四、探索數字“助評”模式,推動教育評價智能升級
一是積極推動教育督導評價信息化。堅持數字賦能,構建教育督導全覆蓋、全過程評價機制。建成的“兩縣”創建評估監測子系統,定期對各項評估指標達標情況形成可視化報告,實現實時預警;建成的督導問責子系統,集問題匯集、反饋、督辦、問責于一體,實現了閉環管理。
二是積極推動師生管理評價信息化。開發教師專業發展系統,為全市教師建立專業發展檔案,開展培訓管理和發展分析。開發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建成學生學業監測、體質健康、藝術發展、勞動技能、心理測量等平臺,并利用新技術推動評價增效,探索向每名學生發布分析報告,為學生提供了靶向解決方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