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科技引領城建設攻勢各參戰部門在指揮部領導下,圍繞作戰方案2.0版,加強協同聯動,狠抓工作落實,聚焦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兩條戰線,扎實推進五大攻堅戰,不斷推動科技引領城建設落地落實見成效。
一、攻勢推進情況
對照《攻勢作戰方案2020年重點目標任務責任分解表》,本年度共有19項重點任務,上半年已完成3項,16項正在推進中,總體符合時間進度要求。
(一)科技人才支撐攻堅戰
1.堅持人才項目平臺一體化推進。9人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推薦46人申報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同比增長12.2%,推薦60人申報泰山學者、數量同比翻兩番。海爾集團、青島農業大學入選國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推動創建高校重點學科產學研合作聯盟。
2.激發人才活力潛能。在上合示范區、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試點“按薪定才”,對用人單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依據其薪酬等次給予認定,享受對應“綠色通道”服務。海爾卡奧斯智能技術研究院4位工業互聯網領域無頭銜、無稱號的高薪人才獲頒高層次人才服務綠卡,實現“按薪定才”第一單。
3.提升人才服務水平。升級高層次“人才服務專窗”和“人才服務專線”,實行一條熱線聯系、一站式受理,辦理服務綠卡111張,受理服務咨詢2000余件次。實施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不見面審批”,全程網上辦理,發放電子許可3444份。
(二)資本助力創新攻堅戰
1.發展創業風險投資。舉辦全球創投風投網絡大會,實現“千人同屏、萬人同群、百萬人在線”,會上有30個重點創投風投項目“云簽約”,落戶基金意向559億元。截至6月,中基協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311家、管理基金656只、管理規模94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5%、43%、34%,增速保持全國前列。
2.促進科技金融發展。推動科創母基金健康運作,深入對接并儲備超過130只子基金、規模超600億元,儲備直投項目30余個、規模超200億元。4月,首批合作的4只子基金順利簽約,其中同創偉業投向工業互聯網重點項目卡奧斯平臺。加快科技金融產品擴面增量,上半年全市各商業銀行累計為1264家科技企業發放貸款338億元。
3.提高金融服務能力。實施春風行動,摸排六批共1384家企業475億元融資需求,利用融資服務網絡平臺推送給各銀行機構,成功對接160筆、金額114億元。開展“萬名企業家資本市場培訓專項行動”,舉辦上市培訓輔導等活動73場,參訓企業超7300家次,參訓人員超8500人次。
(三)高新技術產業培育攻堅戰
1.壯大科技型企業隊伍。深化高企上市行動,精準服務培育庫內62家重點高企,上半年已有威奧軌道、高測股份、森麒麟3家高企上市或過會,提前完成年度目標。針對疫情建立科技資金審核綠色通道,提前撥付高企認定獎勵和研發投入獎勵7.62億元,惠及科技型企業2900余家。上半年公布三批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名單,入庫企業達2064家。
2.推進重點科技項目。推動引進中科院理化所在青建設未來大健康技術創新研究院,導入光動力醫學創新等項目。與北京建工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智能建造、環境修復、裝配式制造等領域開展合作。“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項目簽約落地,打造國家級空間信息產業國際科技創新園。推進“中國智谷”項目,吸引集聚泛人工智能企業,助力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
3.建設一流科技園區。青島高新區連續兩年獲評國務院“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區域雙創示范基地”,全省唯一。藍谷成立青島海洋科技創新創業聯盟,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網絡。制定科教產融合園區建設方案,挖掘科教資源科技創新供給能力,推動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
(四)高端創新平臺建設攻堅戰
1.建設重大創新平臺。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研發萬米級深海水下滑翔機刷新下潛深度世界紀錄,冷凍電鏡中心完成設備安裝并開展聯合測試,與俄羅斯希爾紹夫海洋研究所共建北極聯合研究中心。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加快建設,中車工業研究院(青島)等7家合作單位簽約成立。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完成主體施工。山東能源研究院加快立項建設。
2.培育大科學裝置群。支持吸氣式發動機熱物理試驗裝置和海洋生態系統研究設施申報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由中科院正式提交國家發改委評審。
3.布局產業創新平臺。建設2批共202家市級技術創新中心,全部依托高企,通過掛牌增信助力企業發展。新獲批5G高新視頻省級創新創業共同體,總數達3家,構建“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創新生態。
(五)科技服務提升攻堅戰
1.加強科技引領謀劃。攻勢指揮部印發《科技引領城建設攻勢作戰方案2.0版》,持續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編制《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實施方案(2020-2025年)》,打造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標桿,助力創新型國家建設。
2.深化科技管理改革。出臺《科技監督和評估體系建設工作方案》,通過購買服務形式委托第三方開展科技計劃監督與評估。實施科技大數據平臺升級工程,搭建互通共享的科技創新大數據庫,以數據驅動科技創新資源市場化配置。
3.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進成立半島科創聯盟,召開膠東五市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座談會,協同五市科創資源打造區域創新共同體。建立“局校會商”制度,與駐青高校開展深入合作,提升高校服務地方發展能力。推動青島科技大學成立青島工業互聯網學院,構筑工業互聯網領域人才高地。
4.開展孵化器提升行動。華夏基石建設“產業孵化/加速器”+“上市公司北方總部基地”,導入7家上市公司或頭部企業,4家已注冊落地。春光里創投生態綜合體即將投用,已有8家意向企業。創業黑馬建設獨角獸加速基地,引進注冊企業60家,其中準獨角獸區域總部企業1家、高成長企業18家。
二、存在問題
總體上,科技引領城建設進展順利,但也一定程度受疫情影響。如,科技企業方面,國外疫情持續發展,我市部分科技企業訂單減少,產品無法按計劃出入境。科技項目方面,由于疫情原因,部分科技項目招引與建設不同程度受阻。科技活動方面,中國·青島創新節等大型活動推遲。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將緊盯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突出重點,強力推進,確保科技引領城建設攻勢各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1.突出科技創新規劃牽引。把握國家、省、市“十四五”規劃的機遇窗口期,聚焦重大事項、重大項目、重大政策,積極與科技部、省科技廳對接,爭取獲得更多國家、省支持。
2.突出科技創新國際化特色。加強與日、韓、德、以、烏等重點國家科技合作,統籌國內外創新資源,提升城市科技創新能力。舉辦中國·青島創新節等國際特色創新創業活動。
3.突出科技創新海洋特色。推進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超算升級、冷凍電鏡、海洋大數據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推動中科院海洋大科學中心年內投入運行。
4.突出創新創業生態營造。在上合示范區、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等設立外籍人才服務專窗。推動科創母基金積極穩健加快投出。在以色列、意大利、日本、韓國等地布局海外孵化器。加快成立半島科創聯盟。
5.突出高新技術產業培育。完善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體系,爭取高企突破4000家。加快引進中關村醫學轉化中心等項目。推動中科院“高端軸承自主可控制造”先導專項盡快落地。爭創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在工業互聯網、航空輪胎、無水染色等領域加快布局技術創新中心和創新創業共同體。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