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2024年工作要點
    青島政務網 發布日期 : 2024-02-29
    字體大小: 打印

    2024年全市科技工作的總體思路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對青島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錨定“聚力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奮力開創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發展新局面”一條主線,突出兩大抓手,開展六大行動,夯實四項保障,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培育形成更多新質生產力,努力在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青島新篇章”中打頭陣、當先鋒。

    一、圍繞一條主線,聚力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加強戰略謀劃、完善頂層設計,聚焦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一區多園、科技金融、產研對接、海洋科技、研發投入等方面,研究一批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務實舉措。加快推進修訂《青島市科技創新促進條例》,夯實科技創新立法保障。

    二、突出兩大抓手,充分激發科技創新改革內生動力

    (一)突出科技創新統籌

    加強黨對科技工作的統一領導,健全科技創新統籌協調機制,強化科技創新全鏈條管理。強化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和整體性推進,促進政策、資金、項目、平臺、人才等各類要素高效配置、有效銜接,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二)突出科技體制改革

    深化科技管理改革,優化科技計劃體系,提升科技資金使用效益。加強科研誠信管理,探索容錯糾錯機制。深化科技獎勵改革,持續改進科技獎勵評審程序。深化科技評價改革,扎實推進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評價改革,探索更多科技評價的“青島經驗”。

    三、開展六大行動,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工作提質增效

    (一)創新鏈產業鏈融合行動

    1.賦能轉型傳統產業。聚焦能源等傳統產業,加快建設鈣鈦礦疊層電池制備與小試產線,搶占鈣鈦礦光伏電池產業新賽道;推進建設新型工控芯片與工業軟件聯合實驗室,提升能源領域自主可控能力,著力解決制約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問題。

    2.示范帶動新興產業。加快實施“強鏈計劃”,圍繞集成電路、鈣鈦礦等戰略領域,組織30項左右關鍵技術攻關及產業示范項目。支持“鏈主”企業開展“國芯萬屏”“虛擬現實”等科技示范工程,加速新技術新產品示范應用與迭代升級。

    3.前瞻謀劃未來產業。強化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創新,布局20項左右前沿技術攻關項目。抓好基因與細胞、海洋物聯網等未來產業鏈培育。完善自然科學基金體系,強化基礎性、前沿性和戰略性技術儲備。

    4.打造科技產業園區。發揮高新區專委辦作用,出臺高新區“一區多園”一體化發展工作方案,完善全域覆蓋發展格局。發布科技園區科技創新能力指數排名,舉辦高新區創新成果大集等活動,提升國家高新區品牌形象。

    (二)企業創新能力提升行動

    1.壯大科技企業隊伍。抓好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鼓勵符合條件企業應備盡備。優化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機制,完善“企業申報—區市推薦—專家評審—部門聯審”責任鏈條。健全上市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推動科技企業發展壯大。

    2.提升企業研發能力。采取“線上+線下”方式推動企業建立研發機構,爭取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深化推廣“云端研發”模式,開展“平臺+”配套工程,幫助更多企業轉型升級、降本增效。

    3.優化科技企業服務。支持孵化載體專業化發展,打造一批標桿孵化器,完善“財政股權投資+無償補助”方式支持持股孵化。出臺科技財政金融支持創新發展政策,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三)重大創新平臺賦能行動

    1.培育戰略科技力量。完善保障措施,推動嶗山實驗室高水平發展。加快“仲華”熱物理試驗裝置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打造青島新能源山東省實驗室,爭取新建1-2家省實驗室。

    2.構建基礎科研體系。積極參與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爭取新增2家全國重點實驗室。深度參與省重點實驗室重組,爭取重組省重點實驗室30家。注重精準布局,新建20家以上市重點實驗室,完善國家—省—市重點實驗室體系。

    3.打造產業創新平臺。發揮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引領作用,支持軌道交通運載裝備等關鍵技術研究。加快工業大腦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超大規模混合算力海洋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建設。推動山東能源研究院新園區啟用。

    (四)科技成果轉化突破行動

    1.加快“碩果計劃”落地見效。支持領軍企業、專業機構建設概念驗證平臺和中試服務基地,提升技術成果成熟度。實施創新產品和應用場景示范項目,推動新技術、新成果快落地、快轉化。加快山東省科技成果轉化聯合體和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建設。

    2.完善技術要素市場體系。加快建設海洋科技大市場,整合成果展示、成果發布、成果路演等功能,市場化推進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依托國家、省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多層面培養技術轉移人才,爭取專業技術轉移人才達到2000名。

    3.推動產研深入對接合作。突出市場導向、需求牽引,面向高校院所、大企業、大健康等重點群體和領域,組織“四鏈融合”產研對接系列行動,開展需求挖掘、成果篩選、精準對接,暢通“企業出題、院所解題”合作渠道。

    (五)海洋科技創新筑峰行動

    1.強化海洋創新策源能力。構建梯次布局、特色鮮明的海洋領域實驗室體系。積極打造海洋生態系統智能模擬研究設施等科技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國家氣象局青島海洋研究院。

    2.推動海洋產業科技創新。聚焦高端船舶與海工裝備等重點領域,部署30項左右海洋產業關鍵技術攻關項目。實施海洋科技創新示范工程,集中涉海領軍企業和研發機構資源,開展協同創新及應用示范,增強海洋產業競爭力。

    3.加速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支持打造領軍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類要素深度融合的創新聯合體,加快建設山東省海洋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山東省船舶產業創新創業共同體,構建海洋科技成果轉化創新生態。

    (六)開放創新生態優化行動

    1.構筑科技人才集聚高地。深化產才融合,圍繞重點產業和急需緊缺領域,支持60個左右產業領軍人才。拓寬引智渠道,新建一批離岸創新創業基地。持續優化外國人來華工作管理服務。

    2.開拓國際科技合作渠道。支持上合技術轉移中心整合資源,布局海外協同創新中心。推進中國—泰國軌道交通“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驗收掛牌。加快香港科學園上合分園落地建設。

    3.推動科技成果惠及民生。堅持科技惠民利民,布局70項左右科技惠民項目。健全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體系。爭建全國“科技興警”示范市。支持萊西市爭創省級農高區。

    4.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力度。制定加強研發投入工作方案,建立研發導向激勵機制,抓好研發投入會計核算工作,建立研發經費投入單位名錄庫,實行“一對一”服務,開展點對點指導。

    四、夯實四項保障,切實為科技事業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一)發揮黨建引領保障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重要論述,嚴格執行“第一議題”制度,常態化制度化開展理想信念教育、黨史學習教育、黨性黨風黨紀教育,推動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進。

    (二)提升作風能力保障

    深化作風能力,持續優化提升科技領域營商環境,面向科技企業、科技人才、科技一線,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科技服務。建立常態化調研制度,提升科技管理工作科學化、規范化水平。

    (三)強化黨風廉政保障

    卡緊壓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認真梳理排查科技系統廉潔風險,抓好黨風廉政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加強“清廉之島·清風科技”廉潔文化品牌建設,營造崇德尚廉、崇廉拒腐良好風尚。

    (四)加強干部隊伍保障

    突出實干實績實效,嚴把干部選拔、培育、任用、管理全鏈條、各環節。健全科技講堂、研討講座等學習制度。嚴格落實集體學法制度,切實增強科技干部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識。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日韩v无码中文字幕|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本免费AV无码专区一区| 中文字幕手机在线视频|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佐藤遥希在线播放一二区| 毛片免费全部播放无码|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在线|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 91久久九九无码成人网站|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内射无码午夜多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婷婷五月六月激情综合色中文字幕|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去台湾| 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片| 东京热av人妻无码专区| 一本久中文视频播放|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免费版在线| 国产成人AV片无码免费| 丰满日韩放荡少妇无码视频| 日韩中文字幕电影| 中文字幕免费不卡二区| 日韩AV无码不卡网站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