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青島市民政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嚴格落實全省2021年工作動員大會和市委、市政府“項目落地年”工作部署,扎實開展民政工作“創新實干年”活動,民生保障在更加精準、提質效上下功夫,社區治理在更加精細、促和諧上做文章,社會服務在更加精致、解難題上求突破,著力保民生、兜底線,固根基、提效能,擴供給、促均等,努力開創全市民政事業發展新局面。
一、持續提升社會救助效能
(一)著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保持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政策總體穩定,推動社會救助兜底保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做到困難群眾應保盡保、應兜盡兜。將城鄉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提高10%。
(二)著力統籌完善救助體系。制定完善低保審核確認政策,指導各區(市)細化實化臨時救助“先行救助”、“一事一議”政策落實措施。加快建立區(市)、鎮(街道)、村(社區)三級銜接互通的社會救助工作網絡,提升基層社會救助經辦服務能力。
(三)著力提升社會救助水平。健全主動發現機制,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納入社會救助范圍。加強信息化建設,推動社會救助服務向移動端延伸。
(四)著力推進社會救助改革創新。開展社會救助改革創新實踐活動,出臺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服務的指導意見,指導各區(市)深化拓展“物質+服務”多維救助,豐富困難群眾救助服務內容。
二、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
(一)編制養老服務設施專項規劃。明確我市機構、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形成高、中、低端養老服務設施相互配套、互為補充的格局。
(二)增加養老服務有效供給。建設40處鎮街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試點出臺農村養老服務發展扶持政策。新增護理型床位3000張以上。全面推廣使用養老服務時間銀行。為具備行動能力的失智老年人發放定位手環2500個以上。
(三)提升養老機構服務質量。辦好2021中國山東(青島)國際康養博覽會。制定養老機構動態等級評定政策、差異化運營補貼政策和規模化經營獎補政策。建好用好市、區(市)兩級養老服務質量指導中心和全市養老服務綜合監管信息平臺。
(四)完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體系。督促各區(市)落實新建和老舊小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規定,完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套。舉辦養老服務社區大集,提高群眾對我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知曉度、認可度和參與度。
三、提高兒童福利工作質效
(一)加強未成年人關愛保護。研究制訂困境兒童安全保護工作規程。開展未成年人關愛保護示范區和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站建設試點,加強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建設。實施困境兒童心理關愛幫扶。
(二)提高兒童福利保障水平。提高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和重點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標準。組織實施好民政部“孤兒醫療康復明天計劃”和“福彩圓夢·孤兒助學工程”項目。規范兒童收養工作,完善收養評估工作機制,開展困境兒童代養試點。
(三)提升基層兒童福利服務能力。加強基層兒童福利工作人員專業培訓。扎實推進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法規政策宣講進村(居)”活動。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困境未成年人關愛服務。
四、提升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水平
(一)加強基層政權建設。落實全國基層社會治理統計調查制度。培育推廣一批鎮(街)服務管理創新典型,總結申報第三批全國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典型經驗。
(二)健全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做好新一屆村(居)委會換屆工作,指導修訂完善村(居)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加強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規范化建設。落實社區工作準入清單,深入開展村(社區)“牌子多”問題集中整治,持續開展“社區萬能章”治理專項行動。
(三)提升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水平。打造青島市社區供需服務大集服務品牌。加快推進新型社區鄰里中心建設。開展“新時代新社區新生活”服務質量提升活動,推動“一窗受理、全科服務”模式在城市社區全覆蓋。
五、激發社會組織發展活力
(一)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完善黨領導社會組織制度,進一步加強脫鉤后行業協會商會的黨建工作。充分發揮青島社會組織黨校作用,為社會組織培育黨建人才。圍繞慶祝建黨100周年開展系列活動,總結宣傳一批先進社會組織典型。
(二)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制定黨建統領社區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專項行動方案,加強樞紐型社會組織建設。鼓勵鎮(街)開展公益創投項目。引導社會組織人民調解工作專業化發展。
(三)創新社會組織監管模式。深化行業協會商會改革,適時開展脫鉤“回頭看”。開展行業協會商會“陽光收費”活動、“僵尸”社會組織清理專項行動,常態化打擊非法社會組織。規范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管理。
(四)提升社會組織發展質量。進一步優化社會組織智網平臺。加強數據對接,形成社會組織“全生命周期”數據庫。積極引導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等工作。
六、穩妥推進區劃地名管理
(一)加強行政區劃管理。開展行政區劃調研,持續優化行政區劃設置。出臺《關于加強行政區域界線管理工作的意見》,完成第六輪縣級行政區域界線聯檢任務,深化平安邊界建設。
(二)深化地名管理改革。編制《青島市中心城區地名規劃》。持續深化道路命名管理改革。穩妥開展清理整治不規范地名工作。
(三)加強地名文化成果轉化。編輯出版《青島市地名志》《青島市地名詞典》《青島文化地圖2》,編繪《青島市地名普查成果轉化地圖集》。
七、加強社會事務管理服務
(一)深入推進生態殯葬改革。探索開展經營性公墓公益性生態葬安置,推動公益性公墓綠色生態葬法全覆蓋。加大殯葬惠民政策實施力度,探索擴展殯葬惠民服務事項。
(二)優化婚姻登記服務。開展婚姻登記流程再造。強化婚介服務機構監管,推進婚姻家庭輔導中心建設。開展幸福護航婚姻家庭輔導行動,打造一批“島城婚事”服務亮點。
(三)優化流浪乞討救助管理。持續開展救助機構服務質量大提升行動。進一步優化尋親服務流程,拓展“互聯網+救助尋親”工作。研究出臺我市救助管理地方標準,探索制定流浪乞討救助分級響應制度。
(四)提升殘疾人福利水平。加強對補貼信息的實時監測、對比、歸納分析和動態管理。開展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試點,指導區(市)開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綜合創新試點。
八、推進慈善事業和社工、志愿者服務發展
(一)推動慈善事業健康有序發展。加強慈善組織監督管理,強化對慈善組織的業務指導。組織做好慈善組織(基金會)年報、第十二屆“中華慈善獎”評選推薦、“中華慈善日”宣傳等活動。
(二)提升社會工作為民服務水平。建設20處鎮(街)社會工作站。舉辦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持續提高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總量。
(三)規范志愿者服務工作。規范志愿服務時長記錄、證明出具等工作,提高人均志愿服務時長。加強志愿服務信息數據歸集和管理,規范志愿者注冊工作。
(四)促進福利彩票事業穩定健康發展。加強福利彩票風險防控和規范化管理,穩妥推進福利彩票銷售,努力穩定現有銷售渠道,積極拓展新的銷售渠道。
九、統籌提升民政服務能力
科學編制和實施青島市“十四五”民政事業發展規劃,加快民政法治化標準化建設。深化民政事業改革創新,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一窗受理·一次辦好”改革。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堅決守住民政領域疫情防控底線。嚴格落實安全生產監管責任,為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