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超代表:
感謝您對養老服務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您提出的“關于整合資源促進助老食堂健康發展的建議”收悉。根據您的建議,經商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市城市管理局(青島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市財政局,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您提出的“對全市助老食堂運營情況開展一次專題調研”的建議
開展調查研究是推進養老事業發展的迫切需要。我們始終堅持調研開路尋策問道,通過建機制、搭平臺、促交流,詳細掌握各方需求和難點堵點,助力養老助餐工作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做好市場調研。市民政局堅持調研先行,聘請專業團隊進行深度調研,委托第三方組織青島白馬市場顧問有限公司分別在市南區、市北區、西海岸新區和萊西市的四個街道開展養老服務需求調研工作,及時了解老年人的養老助餐服務需求,為助餐服務扎實有效開展提供數據信息和市場分析支撐。組織各區(市)代表和助餐企業代表召開座談會,詳細了解社區助老食堂發展的基本情況和企業運營現狀、企業特色的運營模式等,群策群力共同推動社區助老食堂可持續發展。
(二)開展常態化訪聯活動。常態化開展訪聯活動,開展“訪千家、聯萬戶,察民情、知民憂,辦實事、惠民生”專項行動,建立老年助餐服務包聯和幫辦機制。建立助餐“幫辦員”隊伍,為助餐機構提供“一站式”“保姆式”幫辦服務,及時解決機構在證照辦理、政策兌現等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設立助餐“議事廳”,通過定期開展政策沙龍、圓桌會議、茶話座談等活動,搭建政企之間的溝通橋梁,目前已幫助助餐機構解決享受水電氣熱優惠價格、線上助餐資質辦理、消防資質辦理、享受房屋租賃補貼等諸多問題事項。
(三)建立常態化調度機制。市民政局成立養老服務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助餐專班,以青島市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工作簡報等方式,形成周通報、周調度通報機制,加大對助餐工作推進情況的督導檢查,及時研究解決遇到的困難問題,統籌支持助餐服務做大做強。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做好市場調研、開展常態化訪聯、暢通溝通渠道,及時了解老年人、企業、養老機構等多方主體的需求,吸納有效建議,優化我市老年助餐服務工作,不斷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二、關于您提出的“以實際的需求為導向,對現有助老食堂進行整合”的建議
為了更好的滿足老年人的用餐需求,我市統籌各方資源力量,充分考慮老年人口數量、居住分布、服務需求等因素,開展老年助餐服務設施布局建設,通過新建、聯建、配建等多種方式,在全市134個街道(鎮)建設綜合養老服務中心142處,以助餐服務功能為主的村(社區)養老服務站813處,運營老年助餐機構1229家,初步形成15分鐘老年助餐服務圈。
(一)新建改建必要的老年助餐服務設施。在現有資源無法覆蓋或滿足老年助餐服務需求的地區,結合當地實際,統籌利用城鄉公共服務設施、各類閑置設施場地等,通過新建、改建等方式,因地制宜新增必要的老年助餐服務設施。青島市連續5年將建設具備助餐功能的養老服務設施列為市辦實事任務,全市已建成142處街道(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和813處社區(村)養老服務站,今年將繼續建設500處具備助餐功能的養老服務站,進一步健全完善15分鐘老年助餐服務圈。
(二)輻射聯建開展老年助餐服務。在不具備設立廚房、老年人居住分散的地方,鼓勵采取“配餐中心+老年助餐點”、聯村聯建等多種方式開展老年助餐服務。比如市北區引入福山等龍頭康養企業,建立集中采購、集約生產、統一配送的老年助餐服務體系。有效解決主城區養老服務用房緊缺,助餐服務不可及等問題。
(三)依托現有養老設施拓展助餐服務功能。依托具備條件的養老機構、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養老服務站等,拓展助餐服務功能。鼓勵具備條件的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黨群服務中心等開展老年助餐服務。比如膠州市阜安街道市南小區充分利用社區老年人公共活動場所老年人群集中、開展活動較多等優勢,將活動中心改建成為老年助餐機構,有效提升社區老年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四)部門聯合推進助餐工作協同發展。市城市管理局制定印發《關于支持物業企業開展居家養老服務有關意見》《物業企業居家養老服務指導清單》等文件,推進“物業+養老服務” 在服務邊界、運營模式上不斷拓展延伸,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8家物業服務企業參與居家養老服務試點,惠及老年人3萬余人。市民政局協同市城市管理局召開物業服務企業參與養老服務試點企業交流座談會,支持符合條件的物業服務企業參與老年助餐服務,為物業服務企業養老助老服務的可得性提供合理化建議,真正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我們將在資源統籌、共建共享上下功夫,充分利用社區空間資源、綜合服務設施,以實際需求為導向,尊重市場規律,合理布局助老食堂建設,讓老年助餐服務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現實所需,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
三、關于“允許助老食堂適當對外開放經營,且原享有的支持政策不變”的建議
市民政局出臺《青島市老年人助餐服務暫行規定》《關于積極發展老年助餐服務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強調建立健全養老助餐服務補貼制度,納入財政重點保障范圍,通過給予基本養老服務對象就餐送餐補貼、養老服務站一次性建設補貼和運營補貼、落實稅費優惠政策等方式,不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對具備助餐功能的街道(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和社區(村)養老服務站,根據其建設規模,分別給予20-60萬元和3-5萬元的一次性建設補貼;每年對街道(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的運營情況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給予20-60萬元的獎勵補貼;根據老年助餐機構的日均服務人次,給予助餐機構2-5萬元的運營補貼。對符合條件的老年助餐服務機構,按規定落實稅費優惠政策,用水、用電、用氣、用熱按規定執行居民生活類價格。2023年,市級財政投入407萬元支持建設600處村(社區)養老服務站,投入2598萬元引導助餐機構提升服務水平,增強了老年助餐機構提高經營水平、改善服務質量的內生動力。
社區助老食堂里有著民生“大文章”,助老食堂關系到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感,工作推進中我們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化運營、公益屬性、綜合監管”的經營原則,政府積極作為,做的是扶老助困的兜底保障,而不是取代既有市場化餐飲場所的多樣性選擇,通過政府有限公共資源的精準投入、積極的政策扶持、多元化運營發展模式和嚴格規范的監督管理,將老年助餐的公益屬性與市場機制有機結合起來,既盡力而為,不斷加大投入,保障特殊困難老年人的服務需求,又量力而行,堅持有償服務,實行差異化補貼,打造市場運作、多方參與、共建共享、持續發展的老年助餐服務體系,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目前我市參與運營的助老食堂不僅僅為符合條件的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務,其他各年齡階段人群也可以到助老食堂就餐,有效分擔了運營成本,促進了助老食堂能盈利、可持續。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支持力度,充分吸納、調動市場多方力量,形成合力,引導各方力量進入助餐服務領域,共同推動全市養老助餐服務高質量發展。
四、關于“鼓勵國有平臺公司參與建設并運營助老食堂”的建議
(一)加強政策引導。制定出臺《關于積極發展老年助餐服務的實施意見》,鼓勵培育養老助餐品牌,通過規模化、連鎖化發展,孵化影響力大、標準化水平高的名牌企業,支持品牌建設百花齊放。
(二)加大招引力度。引導城運控股、海爾集團等一批國有企業、領軍企業進軍養老服務領域,形成一批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養老服務行業品牌。加大國有資本對養老助餐服務的支持保障力度,將優質國有資產房屋設施優先用于養老助餐服務。鼓勵有條件且具備食品經營許可的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提供老年助餐服務;在不具備設立廚房、老年人居住分散的地方,鼓勵采取“配餐中心+養老服務站(點)”、聯村聯建、鄰里互助、結對幫扶等多種方式提供老年助餐服務。
(三)加強政務服務。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全面深化政務服務模式創新,滿足企業群眾關聯辦事需求,率先推出包含餐飲服務在內的61個證照聯辦套餐,材料、環節壓減50%以上,進一步降低了企業的辦事成本,促進了養老助餐工作的有序開展。
下一步,市民政局將持續推進社區助老食堂建設,積極穩妥、因地制宜發展靈活多樣的老年助餐服務,用餐桌文化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多措并舉實現老年助餐服務可持續發展。
青島市民政局
2024年5月24日
(此件主動公開)
(聯系人:龍艷, 聯系電話:85795582)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