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市農業農村局扎實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推動全市農業農村領域法治建設取得新成效。宅基地審批管理一件事獲評山東省2023年度法治為民14件實事、是全市和全省農業農村系統唯一獲評案例,獲評省法治文化建設示范基地,全省推進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現場會在我市召開,農業農村部法治動態、省委依法治省辦法治簡報、省優化營商環境簡報等刊發我局法治工作典型做法。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4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強化依法興農,推進行政權力運行再規范。一是健全合法性審查機制。印發《合法性審查工作程序指引》,明確重大行政決策、規范性文件、一般政策性文件等法治審核工作流程,創新建立重大事項法規處+專家組+法律顧問+公職律師等“4+聯審聯責”機制,審查議題材料、合同等430余件,提出審查修改意見建議近900條,相關案例入選市行政決策審查典型案例。二是完善涉農法規制度體系。推動出臺《青島市種業促進條例》,成為全國首部全面統籌促進“大種業”發展的地方性法規,推進《青島市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管理條例》等修訂工作。嚴格規范性文件制修訂,及時開展文件清理,評估和修訂規范性文件5件,備案率100%。三是規范集體經濟組織運行。開展農村集體“三資”監管提升年活動,清查整改合同6020個,建成全市統一規范的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實現村集體溢價增收4580萬元。
(二)強化依法護農,推進行政執法質量再提升。一是行政執法行為更加規范。制定了提升農業行政執法質量行動方案,舉辦全市農業農村系統依法行政暨以案釋法培訓班,組織全市農業行政執法案卷評查,提升農業行政執法規范化水平。二是柔性執法模式更加深入。創新推出常態化溝通、標簽式普法服務執法模式,持續推行柔性執法,2024年全市共查辦農業行政處罰案件1136起,指導免罰不罰案件57起,獲評全省“穩糧保供”行動表現突出集體,1案件入選全國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十大典型案例。三是依法執政監督更加有效。組織開展行政執法專項檢查,邀請農業執法特邀監督員進行評議;發布政府公開信息800余條、政策解讀50余篇;辦理政務服務熱線353余件,辦結率100%,91件建議提案全部辦結;2起行政訴訟案件全部勝訴,1起行政復議案件申請人撤回。
(三)強化依法惠農,推進營商環境再優化。一是營商環境制度健全優化。制定優化農業領域營商環境若干措施,明確23條具體措施,動態調整市級權責清單18項、調整后事項為335項,系統排查公平競爭政策文件30余份,打造“青農云腦”,建立政務數據共享審查機制,已共享數據2900多萬條,全面推行非現場監管執法和“綜合查一次”改革,相關做法被《青島通訊》刊發。二是行政審批服務提質增效。組織編印《市級農業行政許可事項辦事指南匯編》,對許可事項重新梳理、統一規范,開展合并辦、聯合辦、上門辦等審批服務,積極推行電子證照,為食用菌等鮮活農產品出口企業開辟綠色審批通道,完成市級行政審批1560件、滿意率100%。三是農村普法平臺建立完善。全市建成11處農村法治宣傳教育基地,為農民群眾學法用法、遇事找法提供場所;組織惠企服務隊為近千家企業提供法律咨詢服務,解決50多個涉法問題;利用國家憲法日、民法典宣傳月、農民豐收節等重要時間點,開展普法活動150余次,發放宣傳材料3.2萬余份。
二、2024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農業農村普法宣傳創新方式不多。鄉村法治教育方式方法還需要改進,日常普法活動的力度和廣度仍有待加強,利用新媒體普法的創新方式仍有待提高。
(二)執法規范化水平還有待提高。部分區市執法人員年齡偏大,與當前農業執法工作新要求不相適應。
三、2024年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情況
(一)健全機制,壓實責任。建立“三張清單”,即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清單、普法責任清單、領導干部應知應會法律法規清單,將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理論學習中心組和年度普法計劃,組織班子成員述法,壓實法治建設主體責任。
(二)頂格推進,強化擔當。帶頭履職盡責,堅持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大任務親自部署,組織召開黨組會、局務會研究部署立法、執法、普法等法治工作15次,充分發揮局黨組在推進法治建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在十三屆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作述法交流。
(三)帶頭學法,培根筑基。嚴格落實黨內法規,組織集體學習研討黨內法規7次,建立健全黨管農村工作制度;聚焦涉農法律法規和規章,組織會前學法、法治講堂13次,開展法律沙龍、庭審觀摩、網上答題等活動6次,舉辦法治素養培訓班3期,分層分級抓落實,年度學習培訓率達100%。
四、2025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一)突出實用實效,夯實法治宣傳根基。發揮農業農村普法講師團作用,提高對內和外普法針對性。推進農村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建設,持續培育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成立“以案釋法”普法宣傳服務隊,開展法治宣講活動。適時開展“情系三農 審批+普法”惠企活動,助力企業防范生產經營中的涉法和安全風險。組織特色普法活動,通過新媒體的力量擴大普法影響力。
(二)健全制度機制,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完善行政調解工作機制,為行政調解化解涉農糾紛提供工作路徑。加強行政執法監督,邀請農業執法監督員參與督導檢查。細化農業行政處罰裁量,制定從輕減輕和免罰不罰適用辦法和事項清單,明確具體裁量適用情形。提高執法人員素質,編制行政執法指導案例,組織行政執法人員能力提升培訓,提升農業行政執法能力水平。
(三)助力行業發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推進《青島市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管理條例》等地方性法規修訂工作,推動合法性審查與公平競爭審查銜接聯動。實行農業審批“一件事”和“一企一案”服務模式,全面實行“電子證照”互聯共享。編制企業經營合規指導清單,助力農業領域企業健康發展。會同相關部門出臺加強農資糾紛調處的意見,“一站式”化解多重問題,減輕企業和農民訴訟負擔,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