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強化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助推鄉村振興
    青島政務網 發布日期 : 2020-11-06 來源 : 青島市農業農村局
    字體大小: 打印

      今年以來,青島市農業農村局強化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搭建平臺載體,激活人才要素,完善制度機制,著力構建服務體系,有效解決了誰來為農民服務、如何服務、更好服務的問題,推廣農業主推技術98項,引進示范新品種、新技術700余個,培訓農民14.3萬人次,指導農戶14.5萬人次進行科學種田,指導服務面積534萬畝,助推鄉村振興。

      一、搭建平臺載體,鑄強服務之“骨”
    聚焦農技推廣、示范基地、改革項目三大力量,建成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主要紐帶,有效解決如何開展服務的問題。

      (一)推廣機構發揮主體作用。推進事業單位機構改革,農技推廣機構公益性服務主體作用凸顯。2019年,市農業農村局打破原來農業、畜牧、農機各自獨立、各自為戰的布局結構,圍繞科學研究、技術推廣等板塊,建成“一院一所五中心”服務格局,成為農業科技推廣的“主心骨”。如,整合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市種子站、市植保站等7個事業單位,組建了新的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集中專家、專業、專長優勢,強化農技推廣力量。區市鎮(街道)也分別成立動物衛生與產品質量監督所,為基層動物衛生科技服務提供保障。截至目前,全市農技推廣機構共192個,1303人,其中市級102個、653人,區市90個、650人。

      (二)示范基地成為主要戰場。創建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培育示范主體,開展技術推廣和新品種試驗示范,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落地。全市共建成農業科技示范基地、綠色示范基地80余個,新品種實驗示范基地10個,標準化養殖示范場60多處;培育農業科技示范主體2000余個,推廣農業主推技術98項,引進示范新品種、新技術700余個,解決實際生產問題500余個,幫扶新型農資價值100余萬元,真正實現講給農民聽、帶著農民看、領著農民干,有力推動了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三)市場資源形成重要補充。在發揮好政府主導作用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發揮市場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整合現有科技資源,培育創新聯合體,建立協同創新機制,探索推廣“技物結合”“技術托管”等創新服務模式,促進產學研、農科教緊密結合。成立青島現代種業聯盟,整合3家本土科研院所、62家骨干種企優勢資源,搭建種業資源、技術、成果共建共享平臺。成立青島市畜禽健康養殖科創平臺,引導技術、人才、數據等創新要素流向企業、地方和生產一線,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組織和引導農民發展了以青島勤耕農機專業合作社、青島有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延長和加粗了產業化鏈條,促進了農業板塊經濟帶的建設。

      二、激活人才要素,補足服務之“血”

      聚力農技人員、高素質農民、市場主體三大要素,構建中堅力量,為農業科技服務聚能,解決誰來服務的問題。

      (一)壯大農技人員力量。從局屬事業單位中選派,組成專家服務團隊,由全市近千名農技人員,建立三級農技推廣體系。市農機中心推出“青藍計劃”,通過師徒結對、以老帶新、互學共進,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搭建青年人才成長平臺。充分發掘中級技術人員的業務潛能,加快培育具備良好思想政素質、掌握精湛專業技能、擔起“立技強農、興機富民”重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為我市農業的現代高效發展做出應有貢獻。農技人員陶躍順榮獲第二屆全國最美農技人員稱號,為廣大農技推廣實踐者發揮了表率作用,進一步推動了農技推廣事業的發展。

      (二)培育高素質農民隊伍。多種形式開展農民教育培訓,建設高素質農民隊伍。圍繞糧食、生豬等重要農產品生產和優勢特色產業,市農業農村局組織涉農院校、科研院所、推廣機構等開發建設優質培訓資源,滿足農民生產的多元化技能需求。遴選高校教師、行業專家、土專家、田秀才470余人組建師資隊伍。針對農民需求,開發出小麥春季管理技術、蔬菜果樹春季管理技術、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農產品電子商務等30余個多媒體課件,通過“理論+實踐”“線上+線下”的培訓方式,讓農民及時獲取到最新政策資訊和專業知識技能。截至目前,全市建設新型職業農民田間培訓學校81個、培訓基地5處,累計舉辦各類農技培訓班671期,培訓農民14.3萬人次。

      (三)改革項目賦能鄉村振興。認真組織實施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取得良好成效。市農業農村局積極推進科技示范基地培育和遴選工作,通過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建設,輻射帶動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和新模式在農業生產中的廣泛應用,有力推動了我市現代農業發展。今年共發布新技術57項、新模式10項、新裝備11項,涵蓋蔬菜、果樹、糧油、林業、畜牧、水產、農機等所有本地涉農項目。實施“專家服務基層-導航青島”行動和“送智下鄉”活動。制定實施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百千萬”示范引領工程,培育100個市級帶頭人、1000個區市帶頭人、10000個村(社區)帶頭人。

      三、完善制度機制,鑄強服務之“魂”

      聚合幫扶機制、人才評定、成果轉化三大環節,打造新動能,為農業科技服務聚效,解決更好服務的問題。

      (一)建立四聯四送科技幫扶制度。統籌各類資源要素,依托科技下鄉平臺,面向農業企業、種養大戶、小農戶等在農業領域的實際需求,開展綜合性的科技服務,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與新技術新產品的示范推廣,有效解決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問題。今年以來,全市累計組織農技人員下鄉7000余人次,指導農戶14.5萬人次、指導服務面積534萬畝。打造聯系基層隊伍,選派近百名處級以上機關干部,對口聯系80個鎮街,深入一線為農戶宣講政策,了解實際需求,解決困難問題。組建鄉村振興服務隊,由百余名農業專業技術人員組成鄉村振興聯鎮幫村服務隊,對口幫扶22個鎮街,提供專業咨詢和技術支持等服務。

      (二)完善農村人才評定制度。創新實施鄉土人才評價制度,積極開發10個具有青島鄉土特色的專項職業能力考核項目,并做好農村人才評價與認定工作。推行“定向評價、定向使用”的基層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制度和鄉鎮專業技術人才直評直聘政策,將專業技術人才在基層服務的經歷、貢獻和業績作為職稱評審的重要指標,鼓勵城市專業人才參與鄉村振興。建立專業化農民職稱制度,深入實施農民專業化教育和農業專業技術人才繼續教育。將專業化農民納入職稱評審、職業資格認定范疇。2020年我市首次開展全市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審試點工作,完成評審400人,其中農民初級職稱284人,農民中級職稱116人,為培聚農村專業技術人才,推廣應用現代農業技術提供了保障。

      (三)探索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強化科技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圍繞農林牧漁等主導產業,加強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農業科技成果和實用技術推廣應用,做好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新裝備的引進、試驗、示范。先后與山農大、青農大、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校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促進產學研用校地合作;與青島農業大學合作成立青島市農業新舊動能轉換研究院和鄉村振興研究院,每年承接國家、省、青島等各類試驗課題20多項。聯合開展技術攻關解決胡蘿卜收獲難題,機器收凈率達到98%。重點建設了12處農機化新舊動能轉換示范基地(示范區),成功突破了農機推廣的瓶頸制約,實現了農作物種植、農機農藝、機械裝備、培訓推廣等集成配套,打造了一批可看、可學、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模式。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日韩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A最近中文在线| 亚洲高清无码综合性爱视频|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国产成人AV无码精品| 麻豆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 97无码人妻福利免费公开在线视频 |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蜜桃 | 无码精品前田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中文日本不卡二区|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中文字幕无免费| 亚洲乱亚洲乱少妇无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午夜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久久午夜伦鲁片免费无码| 国产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 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dvd|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成人无码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大尺度无码专区尤物|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免费|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播放|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男人的天堂无码动漫AV|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 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