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由裁量基準解讀
一、為什么制定自由裁量?
答:為規范農業行政執法行為,保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合法、合理、適當地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以及國務院有關規定,制定自由裁量。
二、什么是自由裁量?
答:農業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是指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在實施農業行政處罰時,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綜合考慮違法行為的性質、情節、社會危害程度等因素,決定行政處罰種類及處罰幅度的權限。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應當以事實為依據,行政處罰的種類和幅度應當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社會危害程度相當,與違法行為發生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
違法事實、性質、情節及社會危害后果等相同或相似的違法行為,同一行政區域行政處罰的種類和幅度應當基本一致。
三、制定自由裁量需要遵守哪些規定?
答: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可以選擇是否給予行政處罰的,應當明確是否給予行政處罰的具體裁量標準和適用條件;
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可以選擇行政處罰種類的,應當明確適用不同種類行政處罰的具體裁量標準和適用條件;
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可以選擇行政處罰幅度的,應當根據違法事實、性質、情節、社會危害程度等因素確定具體裁量標準和適用條件;
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可以單處也可以并處行政處罰的,應當明確單處或者并處行政處罰的具體裁量標準和適用條件。
四、制定自由裁量一般有幾檔?
答:法律、法規、規章設定的罰款數額有一定幅度的,在相應的幅度范圍內分為從重處罰、一般處罰、從輕處罰。除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外,罰款處罰的數額按照以下標準確定:
罰款為一定幅度的數額,并同時規定了最低罰款數額和最高罰款數額的,從輕處罰應低于最高罰款數額與最低罰款數額的中間值,從重處罰應高于中間值;
只規定了最高罰款數額未規定最低罰款數額的,從輕處罰一般按最高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十以下確定,一般處罰按最高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十以上百分之六十以下確定,從重處罰應高于最高罰款數額的百分之六十;
罰款為一定金額的倍數,并同時規定了最低罰款倍數和最高罰款倍數的,從輕處罰應低于最低罰款倍數和最高罰款倍數的中間倍數,從重處罰應高于中間倍數;
只規定最高罰款倍數未規定最低罰款倍數的,從輕處罰一般按最高罰款倍數的百分之三十以下確定,一般處罰按最高罰款倍數的百分之三十以上百分之六十以下確定,從重處罰應高于最高罰款倍數的百分之六十。
同時具有兩個以上從重情節、且不具有從輕情節的,應當在違法行為對應的處罰幅度內按最高檔次實施處罰。
同時具有兩個以上從輕情節、且不具有從重情節的,應當在違法行為對應的處罰幅度內按最低檔次實施處罰。
同時具有從重和從輕情節的,應當根據違法行為的性質和主要情節確定對應的處罰幅度,綜合考慮后實施處罰。
五、對自由裁量,當事人有哪些權利
答: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應當充分聽取當事人的陳述、申辯,并記錄在案。按照一般程序作出的農業行政處罰決定,應當經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法制工作機構審核;對情節復雜或者重大違法行為給予較重的行政處罰的,還應當經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人集體討論決定,并在案卷討論記錄和行政處罰決定書中說明理由。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應當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執法與普法相結合,將普法宣傳融入行政執法全過程,教育和引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知法學法、自覺守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