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合理處理農村秸稈問題的幾點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建議辦理情況
(一)秸稈禁燒有關規定。為了防止大氣污染,持續改善空氣質量,相關法規對秸稈禁燒作出了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露天焚燒秸稈、落葉等產生煙塵污染的物質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確定的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并可以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罰款。”《山東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第五十八條規定:“禁止露天焚燒秸稈”。您提出的“不同地區可根據當地環境狀況、農業發展狀況和政策要求調整秸稈禁燒政策,可以開放一定的區域和時段允許秸稈焚燒”的建議,目前在我省尚未實施。
(二)我市秸稈綜合利用推進情況。我市實施秸稈綜合利用政策引領、產業帶動、科技創新、法治保障等綜合推進舉措,全市360余萬噸秸稈實現“變廢為寶”、循環利用,走出一條農業生態、綠色、循環、可持續發展之路。一是秸稈科學還田,提升土壤碳匯能力。出臺《青島市農業廢棄物管理暫行辦法》,推進秸稈、畜禽糞污等農業廢棄物納入法治化管理。秸稈還田,可有效提升土壤碳匯能力。2023年,我局會同市市場監管局編制發布了《小麥秸稈粉碎還田技術規程》和《玉米秸稈粉碎還田技術規程》兩個地方標準,規范我市小麥、玉米等農作物秸稈年科學還田80%以上、302多萬噸,為提升土壤碳匯能力奠定了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二是實施項目帶動,增加土壤肥力和有機質含量。2021至2023年,我市利用中央生態補助資金4072萬元,支持即墨區、膠州市、萊西市實施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建設,建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展示基地15個,完成秸稈+添加腐熟劑+尿素深翻還田8.9萬余畝,利用畜禽糞便和秸稈等堆肥還田11.2萬余方,增加了土壤肥力和有機質含量,為糧食等主要農作物高產高效強化了基礎支撐。
(三)將秸稈納入城鄉環衛一體化處置。市城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不斷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標準化、專業化、制度化”部署要求,印發了《青島市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實施方案》(青政辦字〔2023〕64號),并配套制定了《青島市農村環衛清潔服務規范》《青島市農村生活垃圾收運服務規范》等規范性文件,聚焦“體制機制優化提升、清掃保潔增頻提質、生活垃圾分類增量擴面、垃圾轉運處置增容擴能、建筑垃圾治理增效擴容”等重點環節,將遺落的秸稈納入城鄉環衛一體化處置。開展了“潔凈家園進鄉村”等系列活動12次,覆蓋鎮街388個(次)、村莊882個,出動人員2萬余人次、車輛2191輛次,清理環衛死角9萬余處、垃圾32余萬噸。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根據您的意見建議,結合我市實際,下一步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因地制宜調研探索政策和措施。市生態環境局將對您的意見建議積極向上級反映,從實際出發、從維護群眾切身利益出發,因地因時制宜,探索制定相應的秸稈禁燒政策措施,協助農民解決面臨的實際問題。廣泛宣傳秸稈、畜禽糞污等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的經濟意義、社會意義、生態意義,拓寬秸稈綜合利用途徑,提升秸稈產業化利用水平。
(二)推進秸稈綜合利用提質增效。建立農牧循環產業結構,加強與生產企業、科研單位的技術協作,加大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等農業廢棄物處置利用力度,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清潔產業,建立秸稈收儲運服務組織。發揮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等項目的示范引領作用,推進秸稈粉碎還田、堆肥還田、過腹還田,促進我市農業綠色生態和高質量發展。
(三)健全完善城鄉環衛一體化長效機制。各級城管部門將持續開展“潔凈家園進鄉村”等系列活動,全面推進包括秸稈在內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推動形成更加完善、更加高效的市、區市、鎮街和村莊四級環衛保潔管理網絡和“戶集、村收、鎮運、區市處理”四級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