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加快推進青島智慧農業發展的提案
智慧農業是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空間信息技術、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現代農業深度融合的產物。農業生產環節可以擺脫自然環境和人力依賴,實現勞動生產效率、土地產出率和資源利用率的提高。同時,通過數字化測控,在滿足作物生長需要的同時,保障資源節約又避免環境污染,實現農業綠色發展,徹底改變粗放經營、競爭力不強、資源利用率低等傳統農業面臨的難題。一方面,可以通過對土壤、大氣環境、水環境狀況進行實時動態監控,使之符合農業生產環境標準,生產各環節也可按照一定技術經濟標準和規范要求通過智能化設備進行生產,保障了人民群眾“舌尖上的綠色與安全”;另一方面,可促進農產品生產、流通、加工、儲運、銷售、服務等相關產業緊密連接,實現農業要素資源的有效配置,從而再造整個農業產業鏈,實現農業與二三產業交叉滲透、融合發展。因此,發展智慧農業是推動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
青島市是東部沿海重要的經濟城市,擁有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具有豐富的人才資源和技術優勢,同時也是中國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要窗口,具有發展智慧農業的天然優勢。近年來,青島市錨定“生產智能化、監管精準化、服務高效化”目標定位,先后出臺實施《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智慧農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相關文件,在政策支持、科技研發、創新應用和技術人才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然而,受發展基礎、技術支撐、資金實力等因素制約,與美國、日本、以色列等國家相比仍具有一定的差距,智慧農業發展任重而道遠?,F就加快推動青島市智慧農業發展,提出以下意見建議:
一、優化頂層設計,充分發揮政府引領支撐作用。加強智慧農業頂層設計規劃,系統分析和研判智慧農業發展的區域特點,因地制宜地制定智慧農業區域性發展目標和發展模式,推動形成智慧農業一盤棋的發展格局。政府牽頭建立開放共享的農業新型信息基礎設施體系,在農業生產領域適度超前部署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加快智慧農業的技術集成和示范帶動。
二、協同聯動,推動構建農業數據共用共享機制。農業數據整合與共享是智慧農業發展的關鍵,推動建立農業大數據共享平臺、中心和系統,將原本分散存儲的數據統一收集到公共數據中心,打通智慧農業信息資源孤島,推進智慧農業數據的共建共享。推進天空地一體觀測網絡和數據采集體系建設,指導數據采集和處理的物聯網模塊搭建。
三、創新驅動,突破重點智慧農業核心技術。瞄準智慧農業產業需求,深化農業科研院所、智慧農業科技企業和運營商參與力度,建設青島市智慧農業重點實驗室,持續開展農業機械設備、農業生產設施等數字化改造,推動氣象、水文、土壤、肥力、育種等數據在農業生產領域的標準化采集、流通與集成應用,為農作物生長監測、重大動植物疫病防治、災害預警等提供決策服務。深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推動傳統農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加大對“人工智能+農業”“工業互聯網+農業”等創新創業項目的支持力度。
四、科技賦能,搶占智慧農業未來發展高地。鼓勵農業科研機構、高校、企業、園區共同打造創新創業共同體和生態圈,著力加強核心農業傳感器和高端農業智能裝備、智能算法模型、感知元器件和應用系統軟件的創新研發制造,突破一批智慧農業關鍵核心技術。瞄準智慧農業前沿領域定向儲備中高端產業人才,創建智慧農業專業技術人才繼續教育培訓基地,打造青島智慧農業高端智庫。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