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全域提升青島嶗山茶品牌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建議辦理情況
近年來,青島市高度重視嶗山茶產業發展,培樹嶗山茶為省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萬里江牌茶葉等6個品牌為省級知名農產品企業品牌;依托“好品山東”、山東省高端品牌培育工作,全力服務嶗山茶品牌產品和品牌企業培育。
(一)加大政策扶持。出臺《青島知名農產品品牌管理辦法》,對獲得山東省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企業產品品牌稱號的單位分別給予50萬元、15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嶗山區將嶗山茶作為農業“優綠特新”的標志產品和生態名片,圍繞“三茶”統籌發展,不斷做優做強嶗山茶全產業鏈,從2010年到2023年,在全國率先并連續14年對茶農和茶企業實施“三項直補”的政策扶持,累計投入資金1.5億元,惠及茶農1.7萬余戶。
(二)加快品牌整合。編制了《嶗山茶區域公用品牌戰略規劃》《嶗山茶區域公用品牌運營指南》《嶗山茶區域公用品牌形象手冊》。整合優勢資源,推出了“嶗山龍須”“嶗山鳳羽”高端新品系,打出“北茶之尊 嶗山茶”和“一杯嶗山茶 萬般青島美”的宣傳口號,并發布了《嶗山茶歌》,創新推出嶗山茶12景絲巾、茶香佩、茶啤酒、茶枕和茶化妝品等新文創和深加工產品。全市累計投入資金近9000多萬元,宣傳嶗山茶等青島知名農產品,累積觸達10億人次,提高了品牌知名度。
(三)強化龍頭帶動。打造新標準,嶗山綠茶和青島紅茶通過國家標準樣品評審,成為全國第4個、江北第1個感官分級標準實物樣品,實現全市茶葉產品文字標準向實物標準轉換的突破,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樹立了北方產茶區國家標準實物樣品新標桿,引領江北茶區高質量發展新風潮。指導嶗山區沙子口街道組建嶗山茶產業聯盟,通過“龍頭企業+聯盟+基地+茶農”的產業化經營模式,走科學化、規模化、品牌化、標準化、精品化等“六化”發展之路。
(四)加強品牌推介。組織優秀茶企積極參加專業茶博會、茶業發展論壇、國際茶日、農交會等宣傳推介活動。在第二十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設立嶗山茶專門展臺,通過一系列推介參展活動,進一步擴大嶗山茶區域公用品牌的知名度、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青島萬里江茶業有限公司等嶗山茶生產企業獲“中國品牌日·星躍獎”。在青島品博會上專題設置地理標志產品專區,與消費者零距離接觸互動,提高產品品牌影響力,將“一杯嶗山茶 萬般青島美”的口號傳播得更遠更響。
二、下步工作打算
根據您的意見建議,結合我市工作實際,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持續加強政策扶持。進一步促進《關于推動嶗山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扶持辦法》等政策落實落細,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社會參與,通過整合資源、整合政策、整合力量,創新發展方式,增強發展動能,推動嶗山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對龍頭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出臺了嶗山區茶產業項目貸款貼息貼費辦法,提振經營主體的生產信心,減少資金壓力和金融成本,助力龍頭企業發展壯大。
(二)持續強化品牌培育。依托“好品山東”、山東省高端品牌培育、“青島優品”等評選工作,發揮龍頭企業示范帶動作用,支持嶗山茶企業打造優質品牌,提升品牌影響力。調整完善“青島優品”評價細則,在2024年“青島農品”等品牌遴選活動中,鼓勵嶗山茶品牌進行申報。對新獲評國家、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的茶企,分別給予經營主體30萬元、20萬元和1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
(三)持續提升產品品質。嶗山區政府推動嶗山茶高質量發展學習借鑒南方先進茶產區工作經驗,啟動嶗山茶核心產區保護工作,用兩到三年時間形成區級人大關于嶗山茶核心產區保護的決定,積極爭取列入市級人大立法調研題目,穩定種植面積,保持種植規模,填補全市特色農品立法保護空白。加強茶葉鮮葉的源頭質量檢測力度,探討建立規范、統一的鮮葉收購集散地,引入農殘快檢技術,引導鮮葉收購企業適當提高優質鮮葉價格,進一步保障中小茶企、茶農的經濟收入。
(四)持續改進宣傳推介。以嶗山茶為重點,建立《興農記》微紀錄片傳播平臺,籌劃717青島品牌日活動,持續講好品牌故事,提升品牌傳播的聚焦效應。組織優秀茶企積極參加茶博會、農交會等展會推介活動,辦好2024第十九屆嶗山茶節暨第三屆嶗山茶谷雨開采節,進一步擴大嶗山茶品牌的知名度、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助推嶗山茶品牌形象廣為流傳。
您提出的對于打造全市統一的青島嶗山茶品牌的建議,從長遠看,很有必要。但是,在調研中發現,受地域差異、品牌文化、歷史沿革等方面的影響,目前尚不具備條件。待時機成熟時,我們將因勢利導,在青島全域統籌,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打造代表青島形象的嶗山茶品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