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市市場監管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著力防疫情、抓安全、保民生、促發展,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抓好監管“主陣地”,“四個嚴格”筑牢疫情防線。一是嚴格農貿市場監管。牽頭全市市場監管和愛國衛生組防疫工作,分類完善農貿市場內控體系,嚴格落實防疫安全“五個必須”,野生動物交易“三個一律禁止”。全天候監測全市電商平臺、網絡主體經營活動,全面做好進口海產品等重要商品摸底排查。查處的非法經營野生動物案,被國家總局列為“聯合雙打行動”典型案例。二是嚴格質量安全監管。開展藥品、醫療器械質量專項執法,線上線下一體監管,對專項抽檢不合格的非醫用口罩企業加強產品后處理。嚴格藥械企業駐廠監督,實施全流程檢查,確保上市防疫用品質量安全。三是嚴格食品安全監管。印發《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安青島”建設的意見》《青島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成員食品安全責任清單》《市、區(市)食安辦工作規范》,打造食品安全治理“青島模式”。鞏固深化食品藥品領域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專項整治,實施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管理8項措施、送餐人員防護7條措施,高標準完成1679家學校食堂,1677家托幼機構核驗。實施食品流通環節疫情防控10條措施,出臺食品生產企業疫情防控8項措施,有力保障食品和防疫安全。四是嚴格違法案件查辦。突出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和民生商品,突出哄抬價格和假冒偽劣違法行為,實施“三聯動”:市局與區(市)局、基層所三級聯動,與12345聯動,與公安部門聯動。上半年,全系統立案2081起,罰沒款2786萬元,分別增長了56%和59%。查扣違法防疫用品13萬件,移送公安機關案件25起。曝光疫情期間哄抬價格案,入選國家總局典型案例。創新推出不合格食品“六率”閉環核查處置機制。實施群眾訴求和輿情快處快結5項措施,建立24小時快速回應機制,累計辦理群眾訴求15.4萬件,處置輿情270余件,工作做法被省局轉發。
(二)抓好發展“硬任務”,“四個服務”力促復工復產。一是精細服務復工復產。出臺16項措施扶持企業經營發展,建立市、區(市)兩級服務專員隊伍,實行A、B角“全天候”服務。廣告業發展實現逆勢上揚,廣告營業收入較大幅度增長。開通動產抵押“綠色通道”,助力企業融資50多億元。聯合發起減免個體工商戶房租倡議。減免防疫用品企業檢驗費用,停征流通領域衡器檢定費用,緩免特種設備檢定費用,累計免除費用1000余萬元。二是全程服務企業轉產。協調省局為20余家企業開通防疫用品轉產應急通道,實施注冊、送檢、核查“三同步”,定人、定責、定向全程幫扶。向防疫用品生產企業發放專利質押貸款1200萬元,防疫用品日產能大幅增長,口罩日產能達到1900萬只。三是精準服務社會需求。承擔全省六地市計量校準任務,對交通樞紐、醫院等公共場所測溫設備,主動上門檢測,累計校準測溫儀、醫療設備等13179臺次,篩選出問題測溫儀326臺。開通商品條碼快速辦理通道,辦理時限壓縮至1個工作日。對全市近16萬臺特種設備錯時快檢,氣瓶追溯體系建設納入省局試點。四是優化服務營商環境。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制定輕微違法不予處罰清單2.0版,落實省、市不予處罰事項94項。創新“提醒告知單”,對非主觀故意違法行為實施風險預警。企業年報率達到91%,創歷史新高。開展失信企業“云約談”,建設“企信通”,為企業修復信用3932戶次。加強公平競爭審查,累計清理規范性文件及其他政策措施4469件。抓好轉供電政策落地,監督退還多收電價款1887萬元,落實口岸降價政策,為企業減負3.76億元。
(三)抓好發展“組合拳”,“四個提效”助力高質量發展。一是質量強市提效。完成《青島市質量發展促進條例》立法調研和框架編制。48家企業入選全省制造業、服務業高端品牌企業培育名單。加快石墨烯產品質檢、環境監測計量、時間頻率計量等國家級檢驗中心建設,夯實質量技術基礎。二是知識產權戰略提效。建立國防知識產權軍地聯合維權機制,建設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華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簡稱TISC),完善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獲2019年全國優異等次。開通專利權質押融資線上服務,貸款申請時限壓減至1個工作日,發放貸款1.28億元。全市注冊商標26.03萬件,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36.5件。三是“標準化+”引領提效。獲批軌道交通高端裝備制造、國家基本公共服務等國家標準化試點。開展“標準化+新型城鎮化”行動,制修訂地方標準規范136項,構建青島特色新型城鎮化標準體系。在全國率先實施標準先進性評價,發布電冰柜、激光電視等5類先進性評價產品。創新推出“一帶一路” “檢測前置、結果互認、一路暢行”六項措施。四是放心消費拉動提效。出臺優化消費環境9項措施,打造“放心消費在青島”品牌。開展“十千萬”放心消費創建,打造示范街創建“青島模式”,培育13500家放心消費承諾單位。啟動特色街(商圈)NPS口碑指數暨神秘客調查,聯合開展“2020年‘青島好禮’特色產品”評測活動。牽頭開展全市“消費糾紛管理服務提升行動”,集中整治預付卡退卡退費等7大重點領域。
(四)抓好隊伍“真本領”,“四個建設”提升整體素質。一是加強黨的建設。印發《2020-2022年機關黨的建設規劃綱要》,制定實施融合提升9項措施,推進機關黨建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充分運用 “學習強國”“燈塔在線”等載體,增強黨的理論學習氛圍。組織部分處級領導干部選拔工作,進一步激發了干部隊伍干事創業積極性。嚴格落實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事項集體研究制度,持續深化巡察問題整改落實。二是加強廉政建設。制定《黨員干部問題線索處置辦法》,嚴格監督執紀工作規則,嚴查違反黨紀黨規行為,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強化警示教育,建立紀檢監察學習微信平臺,集中觀看警示教育片、典型案例21期。三是加強素質建設。以“三述三抓三強”為主線,創新“三述”形式,組織“述典型”宣講、“書香支部”讀書分享、海爾卡奧斯現場述等活動,開展提高協同性、對外開放專題“三述”,特色突出,效果明顯。定期編發《市場監管學習園地》《信息動態半月談》《近期重點工作掃描》,創新推出“微課堂”線上學習,落實上接天線、下接地氣、外接經驗“三接”要求。四是加強基層建設。研究《關于加強基層市場監管規范化建設的指導意見》,促進基層工作開展。選派18名干部下沉基層,服務企業發展、鄉村振興、社區共建。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全系統涌現出“北極媽媽”“戰地婚禮”“夫妻檔”等感人事跡,19人次獲上級通報表彰。
二、存在的問題
上半年,各項工作經受了考驗,得到了磨煉。一是統籌能力的考驗。如何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市場監管綜合職能作用,找準切入點、結合點、落腳點,需要持續提高大局跟進能力、監管服務能力、精準施策能力。二是嚴守底線的考驗。疫情沖擊疊加經濟下行,導致市場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保價穩供、防疫用品質量、消費糾紛調處等,面臨更多的矛盾和關注,對市場監管理念、監管方式、監管力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服務高線的考驗。穩增長、穩就業、保市場主體是當前的突出任務,各級圍繞高質量發展,都提出了一系列明確的政策和要求,面對我市新的發展要求,如何更好地服務工業互聯網經濟、15個攻勢、“三區”建設等重大戰略,對市場監管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市市場監管局將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堅持“四個更加”,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經濟發展持久戰,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市場監管力量。
(一)更加毫不松懈地抓好疫情防控。嚴格防疫物資質量監管,嚴格農貿市場防疫管理措施,推動出臺《青島市限制活禽交易辦法》,嚴格食品領域防疫管理措施,扎實扎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
(二)更加毫不松懈地抓牢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產品質量安全底線。強化藥品使用單位、疫苗質量、特殊藥品、醫療器械等各項監管。加快推進特種設備“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和氣瓶追溯體系建設試點工作。鞏固深化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整治,確保通過國家食品安全城市示范城市復審。
(三)更加毫不松懈地優化營商環境、消費環境、競爭環境。加強涉企信息歸集整理,深入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提升信用監管水平。開展違法廣告專項整治、非法野生動物交易、“2020網劍行動”等專項整治行動,從嚴落實轉供電、口岸降價政策,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四)更加毫不松懈地落實質量、知識產權、標準化戰略。開展“質量月”活動,做好第七屆市長質量獎評審工作。加快推進國家和省級標準化試點項目,推進膠東半島標準化協作。全力做好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創建市、全國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考核驗收工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