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市南區深入落實“八五”普法規劃,持續強化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升級覆蓋全區的法治文化陣地矩陣,繪就出群眾身邊法治宣傳的靚麗“風景線”。
?
制度引領法治風景“掛圖而建”
?
“今年我們聯合江蘇路街道辦事處打造法律援助普法一條街,這是全市首個法律援助主題陣地,是我們讓更多困難群眾知曉法律援助的新途徑?!笔心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陳鵬介紹道。該陣地以“法律援助與我的一生”為主線,通過漫畫的形式將法律援助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娓娓道來,引人入勝。
?
市南區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法治元素滿市南”工程 ?強化法治文化陣地建設的實施意見》,將建設高質量、精品化法治文化陣地作為普法工作“一號工程”重點推進。公布年度重點法治文化陣地建設項目,針對19個普法責任單位參與建設的14 個項目清單化管理,以項目化推進建設進度、以責任化落實建設工期,實現法治文化陣地重點項目建設周期全閉環管理。工程推進以來,各普法責任單位與社會主體搭橋,行政管理資源與公益普法資源鏈接,陣地建設如火如荼,法治文化陣地集群全線升級。
?
強化建設法治風景“近在咫尺”
?
法治文化陣地是承載、傳播、培育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的重要載體,更是群眾了解法治、關心法治的窗口。近年來,市南區搶抓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行動契機,將法治元素融入城市景觀,為網紅景點、口袋公園、城市綠道賦予深厚的法治文化內涵。截至目前,已建成以湛山法治文化廣場為代表的法治主題公園、廣場 17個,法律援助普法一條街等普法街39處,實現 50個社區法治文化陣地全覆蓋,“ 15分鐘法治文化圈”基本建成,極大地方便了市民群眾學習法律知識。
?
持續加強線上法治文化陣地建設,推進“互聯網+普法”,建立“法潤市南直播間”。2024年聯合7家律師事務所開展普法直播21期,點贊量超6萬次;聚焦青少年、經營主體等各類群體學法需求,定制打造“小南瓜漫畫普法”、暖南“法”寶箱等線上普法品牌,提供寓教于樂、通俗易懂的法律解讀。
?
創新為擎法治風景“百花齊放”
?
在新浦支路,百米普法墻繪創新融合了青島著名景點和樓宇景觀,讓《青島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條例》 的解讀愈加生動起來,為居民帶來了別樣的視覺感受和學法體驗。
? ? ??
? ? ? ?市南區突破傳統法治文化陣地的單向灌輸式普法模式,不斷創新陣地宣傳形式,相繼推出“會說話” 的展板、學法跑道、VR 互動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普法形式,在增強普法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同時,提升群眾的體驗感和沉浸度,相關工作不僅受到群眾廣泛好評,還得到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點贊和上級認可。
?
?市南區八大湖法治文化基地被評為“山東省法治文化建設示范基地”,3 個陣地被評為青島市“法治宣傳教育示范基地”,5個陣地被評為青島市“法治文化建設示范基地”,法治文化陣地的吸引力、傳播力和影響力進一步彰顯。
?
活動賦能法治風景“生機勃勃”
?
陣地是法治文化宣傳的固定載體,固定不“固化”,陣地“活”起來,是市南區最大限度地發掘陣地價值的典型思路。
?
?2024年,市南區在法治文化陣地全覆蓋的基礎上,突出主題升級,實現普法主題廣覆蓋。憲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護法等 20余個普法主題在陣地間“百花齊放”,其中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法律援助、社區矯正等6 個普法主題首次陣地化呈現。豐富多樣的普法主題與創新靈活的普法活動碰撞交融,讓法治文化陣地呈現更美風景。
?
? ? ? ? 今年以來,市南區舉辦青島市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普法陣地行”啟動儀式暨“法潤市南·尋法之旅”關愛青少年成長法治宣傳教育活動,邀請青少年暢游陣地、 沉浸學法,在心中播下法治的種子。舉行“稅法進校園 ?誠信伴成長”教育活動啟動儀式,為市南區稅法宣傳教育基地揭牌,“稅務藍”牽手“紅領巾”共繪法治新景。以社區矯正中心普法陣地為“課堂”,常態化面向社區矯正對象開展普法教育幫扶活動,助推矯正教育走深走實、落地見效……市南區法治文化陣地不僅實現了有形覆蓋,更在一場場形式新穎、 內容豐富的普法活動中展現出其獨特的價值。
?
下一步,市南區將進一步錨定群眾所需,提高法治文化陣地建設的創新性和針對性,不斷增強法治文化的影響力、滲透力和感染力,以陣地“小載體”傳遞法治“大能量”,讓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成為群眾的自覺行動和日常習慣,讓群眾身邊的法治“風景線”更加靚麗。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