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我國電動汽車的銷售量已超過燃油汽車的銷售量。隨著電動汽車的不斷增加,但規范、安全的公用充電樁較少,不能滿足電動車用戶實際需求,或者公用充電樁位置不合理使用不方便,導致個人安裝充電樁較多,這也同時增加了電動汽車充電的安全隱患。今年青島兩會,青島市政協常委、山東正航律師事務所主任李秋航帶來“關于規范充電樁安裝”的建議。
李秋航表示,目前市場上充電樁品類繁雜。現在安裝的充電樁品類多,來源渠道不同,百姓很難判斷什么品牌、什么價位合格、安全,存在誤購不合格產品的可能。個人自行安裝不規范。盡管相關部門出臺了安裝充電樁的規范標準和流程,很多居民圖方便就進行自行安裝。由于個人充電樁來源不同,質量難以把關,又加上個人安裝可能存在不標準,連接電線不規范等問題,存在安全隱患,因此應引起高度重視,防患于未然。
李秋航建議,一是加強監管與執法。明確監管職責,清晰劃分電力、消防、住建等部門在充電樁安裝監管中的職責,建立協同監管機制,避免出現監管空白;加大執法力度,定期開展專項檢查,對私自安裝的充電樁進行排查,一旦發現,責令立即整改或拆除,并依法對責任人進行處罰;設立舉報熱線或網絡平臺,鼓勵居民對私自違規安裝充電樁的行為進行舉報,對核實的舉報人給予一定獎勵。二是提升安全意識與宣傳教育。通過社區公告欄、微信群、講座等多種方式,宣傳私自安裝充電樁的危害和安全知識。收集因私自安裝充電樁引發的安全事故案例,制作成視頻、圖文資料等,在社區、網絡平臺廣泛傳播,讓居民直觀了解危害。三是優化安裝流程與服務。簡化正規流程:相關部門進一步簡化充電樁安裝的申請流程,公開辦理指南,減少居民因流程繁瑣而選擇私自安裝的情況;鼓勵專業的充電樁安裝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現場勘查、設計、安裝和售后維護,確保安裝規范安全。四是嚴格市場準入。加強對充電樁產品的認證管理,只有通過嚴格安全檢測、符合標準的產品才可進入市場,防止不合格產品流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