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我局認真貫徹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中央和省《關于深化政府信息公開加強政務服務的實施意見》,結合《2014年青島市政府部門網站績效評估指標》和我市審計工作實際,把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作為充分發揮審計職能作用的一項重要舉措,緊緊圍繞全市工作中心,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拓寬公開渠道,及時公開信息,取得較好成效。
現向社會公布2014年度本機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本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14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本報告的電子版可在“青島政務網”(www.999gcw.com)下載。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與青島市審計局政府信息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聯系(地址:山東路12號甲,帝威國際大廈;郵編:266071;電話:83875155;傳真:83883448;電子郵箱: qdsjadmin@qingdao.gov.cn)。
一、概述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下,市審計局認真貫徹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嚴格按照201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緊緊圍繞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結合我市審計工作實際,強化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擴大公開面,全面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各項工作,取得較好成效。
(一)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實施“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靠上抓、牽頭處室具體抓、各處室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好的做法繼續執行,不切實際,不適應形勢發展的做法及時摒棄,形成職責分明、分工合理、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主要領導重視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經常過問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分管領導靠上抓,親自把關審核,部署工作任務,針對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對策,提出解決辦法,推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深入開展。局機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會議,結合政府信息公開通報情況,專門研究具體措施。指定辦公室作為牽頭部門,一位副主任專門負責該項工作,一名專職人員進行信息發布和日常維護,定期督促檢查,確保責任分工落實到位。每個處室明確一位政府信息公開聯絡員,負責編寫、收集和上報處室政務信息。與法規處審計信息編輯管理人員及時溝通,將采編的審計信息及時公開。
(二)豐富公開內容,提高公開質量。
一是審計結果公開。預算執行審計結束后,將審計情況向市人大作匯報,由市人大對預算執行情況在我市媒體進行公開。我局對公布的情況和問題進行跟蹤,督促相關單位進行整改,并向社會公開上一年市級預算執行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結果。同時,還公開了政府債務審計結果、亞行貸款水資源利用及濕地保護項目審計結果,促進了各部門單位權力運行的公開透明。
二是審計工作信息公開。按照政府信息公開要求,我局及時發布更新信息。一是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根據今年局領導分工調整,及時對“機構信息”欄目相關內容進行了更新。重點公開了我局2014年“三公”經費和部門預算信息,同時公開了2013年部門決算和三公經費決算信息;發布了《2013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等;同時還動態發布審計“公文法規”56條,“人事任免”信息13條,工作動態115條。二是備案的政府信息。根據要求,及時將依申請公開和不公開目錄在金宏網進行備案,共備案依申請公開目錄102條,不予公開目錄498條。
(三)利用各種渠道,宣傳審計工作。
一是積極通過互聯網站發布信息。利用青島政務網、青島市審計局門戶網站、青島審計局內部網站,積極宣傳我市審計相關工作。2014年共在青島政務網發布工作情況和服務信息193條次,在市審計局門戶網站發布150余條,在市審計機關內部網站發布近300條,覆蓋圖片新聞、審計動態、機關建設、內審天地、區市審計、網上服務、糾風信息等10多個欄目。
二是積極組織上線交流活動。局領導參加“行風在線”、“網絡在線問政”、“民生在線”等活動,與群眾開展在線交流,聽取社會意見,對審計機關的職能作用廣泛宣傳。今年以來,我局共參加1次“行風在線”活動,1次“民生在線”活動,舉辦4次“網絡在線問政”活動,積極與廣大群眾交流,有效解決解答群眾反映的96個問題,群眾滿意率100%,暢通了與民溝通的渠道。
三是積極開展新聞宣傳。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宣傳審計相關工作,今年以來共編發稿件317篇,同比增長33%,被媒體采用405篇次,同比增長8.2%。在人民網、《中國審計報》、《中國審計》、《大眾日報》等大報、大刊、大網進行宣傳,擴大了青島審計工作對外影響力。
(四)明確目標,做好網站升級改版和服務事項梳理。
根據政府信息公開要求和我市審計工作實際,對局門戶網站進行改版升級,目前各項相關工作正在進行中。根據市電政辦等單位對行政審批和便民服務事項梳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開展便民服務事項梳理工作,我局共梳理便民服務事項7項,并將這7項事項的辦理條件、辦理指南、辦理流程、所需材料、辦理依據、辦理地點、辦理部門等發布到青島政務網,供廣大市民查閱。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一)政府信息公開內容。2014年度在青島政務網主動公開信息193條次。共性目錄方面,公開工作動態類137條;機構信息1條;公文法規56條;財政財務信息4條等。
(二)政府信息公開方式。一是把青島政務網作為信息公開的主平臺和主渠道,公開欄目全面覆蓋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公開目錄、年度報告、執法依據、公文法規、機構信息、財政信息、工作動態等。二是把市審計局機關門戶網站、糾風網作為信息公開的輔助渠道,對重點工作信息及文件進行同步發布。三是局內部網站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的有效補充,不僅保證內部人員知情權,也為學習培訓提供了有效途徑。
三、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明確了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申請受理機構、申請提出方式、申請受理流程、服務方式和內容,明確了操作要求和辦結時限。共備案依申請公開公文102條。
2014年收到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申請1次,按期辦結。
四、咨詢和投訴情況
我局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了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政府信息公開目錄,明確了我局政府信息公開的工作機構和聯系方式,并在審計局機關門戶網站開設了局長信箱、投訴信箱、站長信箱,以及回答有關法律法規咨詢的欄目。
本年度,我局未收到關于政府信息公開的咨詢和投訴。
五、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情況
本年度沒有發生針對我局有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
六、工作人員和費用支出情況
為保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順利開展,局機關專門配備了3名工作人員兼職負責政府信息公開工作。2014年,我局政府信息公開實際支出5萬元,主要是發布審計結果(整改)公告。
七、、政府信息公開便民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我局使用的是審計署統一推廣的審計管理系統進行內部公文流轉和審計項目管理,而沒有使用金宏辦公系統進行公文的流轉,兩個系統仍然沒有相關接口,因此,所產生的公文信息的公開和備案相對滯后。
八、下一步工作計劃
2015年,我局將進一步規范政府信息公開、信息公開行為,加大公開力度,不斷豐富政府信息公開、信息公開的內容,優化政務環境,促進依法行政。
(一)繼續加強學習。深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學習,認真研究青島市政府部門網站績效評估指標。進一步提高全體工作人員對政府信息公開重要意義的認識,增強政府信息公開的主動性和責任意識。
(二)切實加強對信息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制,強化組織領導;完善信息公開申請的受理機制,建立信息發布保密審查制度。
(三)不斷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內容。把群眾普遍關心、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事項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的重點,不斷完善、充實內容;廣泛收集整理群眾對政府信息公開信息的需求,積極開展政策咨詢,認真辦理群眾投訴,自覺接受群眾監督。
(四)提高服務效能和水平。對便民服務事項,特別是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資格考試、審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等,每年考試前,提前發布考試通知,將考試、評審等政策信息及時發布到青島政務網、市審計局網站等媒體,為報名者提供良好的服務,保證考試、評審等工作順利進行。切實執行已有的一系列政府信息公開措施,改進工作作風,提高監督意識、服務意識,使審計政務信息公開工作再上新臺階。
九、附表
附件1 | |
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情況統計表 | |
(2014年度) | |
一、主動公開情況 | 數量 |
(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數 | 193 |
(不同渠道和方式公開相同信息計1條) 條 | |
其中:主動公開規范性文件數件 | 56 |
制發規范性文件總數件 | |
(二)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 | |
1. 政府公報公開政府信息數條 | 0 |
2. 政府網站公開政府信息數條 | 193 |
3. 政務微博公開政府信息數條 | 15 |
4. 政務微信公開政府信息數條 | 91 |
5. 其他方式公開政府信息數條 | 0 |
二、回應解讀情況 | |
(一)回應公眾關注熱點或重大輿情數 | |
(不同方式回應同一熱點或輿情計1次) 次 | 0 |
統 計 指 標單位統計數 | |
(二)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回應解讀的情況 | |
1. 參加或舉辦新聞發布會總次數次 | 0 |
其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新聞發布會次數次 | 0 |
2. 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次數次 | 4 |
其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次數次 | 1 |
3. 政策解讀稿件發布數篇 | 6 |
4. 微博微信回應事件數次 | 0 |
5. 其他方式回應事件數次 | 0 |
三、依申請公開情況 | |
(一)收到申請數件 | 1 |
1. 當面申請數件 | 1 |
2. 傳真申請數件 | 0 |
3. 網絡申請數件 | 0 |
4. 信函申請數件 | 0 |
(二)申請辦結數件 | 1 |
1. 按時辦結數件 | 1 |
統 計 指 標單位統計數 | 0 |
2. 延期辦結數件 | 0 |
(三)申請答復數件 | 1 |
1. 屬于已主動公開范圍數件 | 0 |
2. 同意公開答復數件 | 0 |
3. 同意部分公開答復數件 | 0 |
4. 不同意公開答復數件 | 1 |
其中:涉及國家秘密件 | 0 |
涉及商業秘密件 | 0 |
涉及個人隱私件 | 0 |
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件 | 0 |
不是《條例》所指政府信息件 | 0 |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件 | 0 |
5. 不屬于本行政機關公開數件 | 1 |
6. 申請信息不存在數件 | 0 |
7. 告知作出更改補充數件 | 0 |
8. 告知通過其他途徑辦理數件 | 0 |
統 計 指 標單位統計數 | 0 |
四、行政復議數量件 | 0 |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數件 | 0 |
(二)被依法糾錯數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數件 | 0 |
五、行政訴訟數量件 | 0 |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或者駁回原告訴訟請求數件 | 0 |
(二)被依法糾錯數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數件 | 0 |
六、被舉報投訴數量件 | 0 |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數件 | 0 |
(二)被糾錯數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數件 | 0 |
七、開通政府信息公開網站(或設立門戶網站信息公開專欄)數個 | 1 |
(一)部門網站(各部門填寫) 個 | 1 |
(二)區、市政府門戶網站(各區、市政府填寫) 個 | 0 |
(三)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網站(各區、市政府填寫) 個 | 0 |
統 計 指 標單位統計數 | |
八、設置政府信息查閱點數個 | 1 |
(一)部門(各部門填寫) 個 | 1 |
(二)區、市政府及其部門(各區、市政府填寫) 個 | 0 |
(三)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各區、市政府填寫) 個 | 0 |
九、查閱點接待人數次 | 0 |
(一)部門(各部門填寫) 次 | 0 |
(二)區、市政府及其部門(各區、市政府填寫) 次 | 0 |
(三)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各區、市政府填寫) 次 | 0 |
十、依申請公開信息收取的費用萬元 | 0 |
十一、機構建設和保障經費情況 | |
(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專門機構數個 | 1 |
(二)從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人員數人 | 3 |
1. 專職人員數(不包括政府公報及政府網站工作人員數) 人 | 0 |
2. 兼職人員數人 | 3 |
(三)政府信息公開專項經費(不包括政府公報編輯管理和政府網站建設維護等方面的經費) 萬元 | 5 |
十二、政府信息公開會議和培訓情況 | |
統 計 指 標單位統計數 | |
(一)召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會議或專題會議數次 | 2 |
(二)舉辦各類培訓班數次 | 2 |
(三)接受培訓人員數人次 | 390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