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青島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青島政務網 發布日期 : 2023-05-05 來源 : 青島市生態環境局
    字體大小: 打印

       

    2022年是十四五規劃關鍵之年,是第二個百年目標開局之年。青島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把握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新形勢新要求,緊緊圍繞環境質量改善這一核心任務,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決抓好中央、省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持續攻堅,久久為功,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2022年,全市環境空氣質量穩居全省前列市區環境空氣中六項污染物濃度連續三年符合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其中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濃度均為《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實施以來歷年最低。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國省控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全部達到或優于年度目標。近岸海域水質總體優良。環境安全態勢保持平穩。

    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

    狀況

    全面完成省下達的2022年度四項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任務。

    措施與行動

    印發《青島市2022年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項目計劃的通知》,實施企業關停淘汰、新改擴建污水處理設施、污水管網建設改造、含揮發性有機物原輔材料源頭替代、工業廢氣收集治理設施升級、清潔取暖、燃煤鍋爐淘汰、老舊機動車注銷淘汰等重點減排工程,共削減化學需氧量7200噸、氨氮280噸、氮氧化物3600噸、揮發性有機物2200噸。

    大氣環境

    狀況

    1.環境空氣質量

    2022年,我市環境空氣中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濃度分別為26、49、8、28、154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濃度為1.0毫克/立方米。六項污染物濃度均符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二級標準,PM2.5PM10、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濃度均為《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實施以來歷年最低。與2021年相比,PM2.5PM10、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濃度分別改善7.1%、12.5%、6.7%、9.1%,二氧化硫濃度持平,臭氧濃度升高6.9%,除二氧化氮外其他各項污染物濃度均處于全省前列。空氣質量優良率88.5%,全省排名第二。

    2022年,青島市污染擴散條件較去年總體有所改善,全年未出現重污染天。與2021年相比,重污染天數減少4天,為《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實施以來首次未出現重污染天的年份。

    各區市空氣質量優良率范圍為81.1%~89.6%,同比均改善,由好到差依次為市南區、膠州市、市北區、嶗山區、城陽區(并列第4)、西海岸新區、李滄區、萊西市、即墨區、平度市。各區市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濃度均符合二級標準,臭氧濃度除西海岸新區、即墨區、平度市超標外,其余區市均達標。

    2.大氣降水

    全市降水pH年均值6.79,好于酸雨限值,全市連續多年無酸雨。

    措施與行動

    1.大氣污染防治體制機制建設

    制定《青島市2022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計劃》《青島市2022-2023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青島市2022年夏秋季臭氧污染強化治理攻堅行動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方案,深化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每月召開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視頻會議,推動解決大氣污染問題480個。

    完成年度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修訂,將4066家涉氣企業、1365個施工工地納入應急減排清單。落實差異化管控,開展重點行業企業績效分級,鼓勵44家企業績效分級達到B級及以上(含績效引領性企業)水平。全市空氣質量未出現達到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的情形。

    2.揚塵污染控制

    開展為期兩個月的全市揚塵整治專項行動,排查涉揚塵污染防治工作的企業519家,工業企業料場堆場共790個,確定料場堆場整治提升項目28個。對全市道路揚塵情況進行出租車走航監測,發現污染點位770個,開展污染點位溯源,組織責任單位完成整改。

    3.移動源污染防治

    開展柴油貨車排放常態化執法檢查,檢查柴油車輛2500余輛,檢查加油站650余家次,實現對全市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的監管全覆蓋;通過13套固定式遙感監測設備共監測車輛總流量1140萬余輛次;全市非道路移動機械編碼登記4.8萬臺,新增申報登記非道路移動機械8300余臺;加強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排放監管,印發了《青島市人民政府關于劃定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區域的通告》。

    4.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

    開展夏秋季臭氧污染強化治理攻堅行動,全面實施揮發性有機物分行業治理,完成治理項目235個,原輔材料替代項目33個提前兩年完成高揮發性有機物原輔材料源頭替代比例9%的目標任務。組織行業專家對121家涉氣重點企業進行現場指導幫扶,對發現的846個問題立即整改。

    水環境

    狀況

    2022年,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全市20個國省控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全部達到或優于年度目標,達到或優于類12個,類8個。全市66個市控及以上地表水水質監測斷面中,斷流4個,達到或優于類32個,類25個,V類3個,劣V類2個。現河等個別河流水質未達到考核目標要求。

    措施與行動

    1.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

    印發宣傳貫徹工作方案,嚴格落實新修訂的《青島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全面壓實工作責任,切實把飲用水水源保護抓緊抓實抓好。開展城鎮級及以上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檢查工作,對保護區區劃調整后的標識標牌設置等進行檢查。利用衛片識別、無人機飛航、人工現場排查等方式,扎實做好飲用水水源地風險隱患排查工作,確保水源地環境安全。定期開展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切實保障水源地安全和水質達標。實施水質公報制度,定期監測并公開飲用水水源地、供水廠水質信息。

    2.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

    印發實施《2022年青島市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工作計劃》,統籌水資源利用、水生態保護和水環境治理,推進兩個清零一個提標工作,抓好提高河湖巡查管護水平、加強工業水污染防治、強化水環境風險防范等保障水生態環境的綜合性措施。排查市政雨污管網2265.35公里,改造市政雨污合流管網49.82公里,完成177個雨污合流建筑小區改造,全年城市再生水利用量31058.98萬噸。加強水質監測通報,對國省控斷面實施周加密監測,對市控斷面開展月加密監測,用好水質自動監測數據,為流域水環境問題分析、措施制定等提供數據支撐。制定出臺《青島市進一步提升國省控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工作方案》,推動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不斷提升,以污水處理廠擴容提標、河道清淤、截污治污、河道生態修復、中水回補為主,加快推進重點流域綜合整治,實施即墨即發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北膠萊河昌平路橋上游人工濕地工程、蓮陰河治理工程、靈山衛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工程、膠西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等水污染防治重點項目。深入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落實好橫縱結合的生態補償制度。堅持雙隨機、一公開制度,開展大沽河、南膠萊河、白沙河、白馬河等重點流域專項執法檢查,嚴查各類涉水違法排污行為。

    海洋環境

    狀況

    2022年,青島市近岸海域水質狀況總體良好,海水水質優良(一類、二類)面積比例達到99.0%,海洋生態環境保持穩定。丁字灣、膠州灣東北部灣頂、洋河口附近海域水質相對較差,主要污染物為無機氮,其次為活性磷酸鹽。

    措施與行動

    嚴格落實灣長制,統籌協調各成員單位和沿海區市各級灣長制辦公室,及時發現解決海灣管理保護中的突出問題。印發實施《青島市深入打好重點海域綜合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膠州灣海洋塑料垃圾清漂專項行動方案》,加強海灣保護和污染防治。開展入海河流總氮排查,持續推進全市入海排污口整治,健全完善一口一檔,治理陸源污染入海。完成年度近岸海域水質監測評價、嶗山灣和丁字灣3個季節生物多樣性普查,為科學合理利用海洋資源提供基礎數據和技術支撐。組織開展海洋環境風險源排查,形成環境風險管控清單和責任清單,強化環境風險管控。青島靈山灣獲評首批全國美麗海灣優秀案例第一名,成為省內唯一成功入選的優秀案例。

    土壤環境

    狀況

    2022年,全市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未發生因耕地土壤污染導致農產品質量超標且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事件,未發生重點建設用地再開發利用不當且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事件,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均達到100%。

    措施與行動

    1.深入推進凈土保衛戰

    印發實施《青島市十四五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青島市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行動計劃(2021-2025年)》《2022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開展危險廢物處置場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完成非法開采地下水專項清理整頓。

    2.開展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區建設

    獲批全省唯一國家級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區試點,印發《青島市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區建設方案》,積極開展先行先試,順利完成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監督檢查試點工作,試行實施土壤污染轉運聯單制度試點工作,推進修復工廠建設,探索在全國全省可推廣、可復制的土壤污染防治經驗。

    3.強化土壤污染源頭預防

    動態更新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至176家,督促重點監管單位依法履行自行監測、隱患排查等義務,完成33家重點監管單位周邊土壤監測、14家隱患排查評估、17家自行監測方案抽查,制定重點監管單位排污許可證土壤污染防治相關內容表單,完善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管理制度,提升企業土壤污染防治水平和能力。

    4.全面落實農用地分類管理制度

    市委、市政府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列入對各區市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每月督辦。因地制宜選用噴施葉面調理劑、水肥一體化、優化施肥、原位鈍化等安全利用技術措施,進一步降低農產品重金屬超標風險。啟動全市省控和市控監測預警點位的核查、調整等工作,加強土壤和農產品協同采樣檢測,強化耕地土壤風險管控。

    5.保障建設用地準入安全

    加強重點項目服務保障,主動對接省、市重點項目,提前介入幫扶,分類引導土地使用權人、土壤污染責任人及時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等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工作,為項目落地爭取時間。嚴格建設用地環境準入管理,嚴把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評審質量關,2022年共組織評審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報告388個,推動完成7個污染地塊修復治理項目,全市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聲環境

    狀況

    2022年,全市區域環境晝間噪聲53.3分貝,屬較好水平,同比保持穩定。全市道路交通晝間噪聲68.1分貝,屬較好水平,同比有所下降。全市各類功能區晝間、夜間噪聲全部達標,各類功能區聲環境質量同比保持穩定。

    措施與行動

    各區市完成聲環境功能區劃分調整。中高考期間組織開展為考生送安靜活動,為廣大考生提供良好的學習考試環境。有序開展工業、建筑施工、交通和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防治,加強執法檢查和部門聯動,發揮社會共治力量,解決噪聲擾民突出問題。

    危險廢物

    狀況

    2022年,全市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為24.09萬噸,處置利用量為23.9萬噸,年末貯存量為0.56萬噸,全市工業企業危險廢物規范化合格率達到100%;醫療廢物產生量為3.09萬噸,全部安全處置。

    措施與行動

    1.加強危險廢物監督管理

    開展5輪危險廢物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完成2863家企業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評估,組織25萬余人觀看危險廢物環境安全警示教育片,對全市115家涉危險化學品企業開展廢棄危險化學品風險集中治理,壓實企業環境安全主體責任。

    2.做好醫療廢物處置

    推動頒布實施《青島市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全省首個出臺地方性醫療廢物管理辦法。開展醫療廢物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完善多部門、市區兩級聯動醫療廢物處置溝通機制,出臺涉疫情重點場所醫療廢物分類指南,全市醫療廢物全部實現安全處置。

    3.強化危險廢物日常環境執法監管

    將危險廢物產生、經營單位納入雙隨機、一公開綜合執法檢查范圍,強化生態環境與公安聯勤聯動,保持高壓態勢,持續深入開展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動。2022年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4300余人次,檢查企業2100余家次。

    輻射環境

    狀況

    2022年全市輻射環境質量總體良好。環境γ輻射水平處于當地天然本底漲落范圍內環境介質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活度濃度處于本底漲落范圍內,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濃度未見異常。

    環境電磁輻射水平低于國家規定的電磁環境控制限值。環境中頻率在0.1~3000兆赫之間的電場強度低于《電磁輻射防護規定》(GB8702-2014)規定的相應頻率范圍公眾曝露控制限值。

    措施與行動

    開展多輪覆蓋全部核技術利用單位的隱患排查行動,共核查核技術利用單位1456家次,檢查發現問題158個,整改完成率100%。組織開展國家核技術利用監管系統自查,清理歷史遺留臺賬,每月開展系統信息準確率、完整率核查,建立月通報制度開展輻射事故應急預案全覆蓋全鏈條管理工作完成全市790家核技術利用單位安全分類分級工作保障放射源在線監控平臺平穩運行開展雙隨機一公開隨機抽查和輻射專項執法行動,打擊輻射環境違法行為,保障全市輻射環境安全調整放射源轉讓及異地使用注銷備案工作流程,確保轄區及時掌握放射源轉移動向,辦理272枚放射源轉讓備案、205枚放射源異地使用備案,確保所有放射源處于受控狀態辦理輻射安全許可證事項317件。

    自然生態

    狀況

    2022年,嶗山區、城陽區成功創建第六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即墨區通濟街道、膠州市李哥莊鎮、萊西市日莊鎮成功創建第三批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西海岸新區大村鎮成功創建第三批省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西海岸新區、膠州市成功爭創首批全省生態文明十強縣。

    聯合十二部門印發《青島市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行動方案(2022-2025)》,持續強化農村生態環境保護,2022年新增完成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766個,完成農村環境整治的行政村101個,完成農村黑臭水體治理33處。印發《青島市十四五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規劃》,3個畜牧大縣均編制印發縣域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規劃。全市化肥農藥使用量繼續保持“負增長”。廢舊農膜回收量2467噸,廢舊農膜回收率達到93%,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428.6噸。全市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6%以上,畜糞污資源化利用率穩定在90%以上。

    措施與行動

    印發實施《青島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建設規劃綱要(2021-2031年)》。積極組織區市、鎮街申報國家、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指導區市編制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規劃,組織對創建方案進行專家評審,實地幫扶區市開展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工作,推進區市、鎮街在生態文明建設上不斷取得新成效。

    深入推進農村環境整治,以農村生活污水、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和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為重點,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鞏固提升行動,堅持整縣制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以集中處理提高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效果,以市場機制破解治理工程融資難題,以專業運維保障收集處理設施穩定運行,切實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提速增效行動,綜合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體凈化等手段,因地制宜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持續提高治理標準、治理成效和管護水平。

    氣候與自然災害

    狀況

    2022年,全市年平均氣溫13.5,較常年偏高0.3;平均降水量1079.6毫米,較常年偏多402.7毫米;平均日照時數2340.3小時,較常年偏少24.3小時。年內春冬季降水異常偏少,夏秋季降水異常偏多,共出現12次暴雨過程,盛夏較為涼爽,秋季氣溫前冷后暖,冬季氣溫前暖后冷,起伏顯著。總體看,本年度我市氣候年景一般。

    重要天氣氣候事件有強對流天氣、大風、沙塵、暴雨、臺風、冰雹、寒潮、大霧等。從氣象角度來看,影響空氣質量的天氣主要有大風、霧霾、沙塵等。

    措施與行動

    2022年印發實施《青島市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和《青島市溫室氣體減排和大氣污染治理協同控制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參加2022年全國低碳日主場活動,我市作典型發言。西海岸新區獲批全國首批、全省首個氣候投融資試點。

    環境監督管理

    1.環境法治建設

    強化法治政府建設,圓滿完成生態環境領域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各項指標任務。深入推進依法行政,修訂完善《青島市生態環境局行政處罰程序規定》《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實施查封、扣押程序規定》等制度及執法文書,全面推進規范文明公正執法。嚴格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制定《青島市生態環境系統法治宣傳教育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和《2022年度青島市生態環境局普法工作計劃》,廣泛開展民法典宣傳月、國家憲法日等普法教育活動。全力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聯合市中院等8部門制定《生態環境修復多部門聯動協作機制意見》,聯合市檢察院制定《加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與檢察公益訴訟銜接工作實施辦法》,推動形成更強環境治理合力。深化企業環保法律服務日制度,市區兩級生態環境部門與全市各級法院、青島鐵路運輸法院聯合開展企業環保法律服務日活動,實現全市轄區內企業環保法律服務日制度全覆蓋,累計開展活動60余次。

    2.環境執法監督

    開展春雨”“烈焰”“瑞雪系列專項行動,全年立案查處生態環境違法案件410起,處罰金額5018萬元,31起適用行政拘留和涉嫌環境違法犯罪案件移送公安部門。運用非現場執法發現問題1038個,立案40起。打擊危險廢物犯罪刑事立案案件18起,打擊自動監測數據造假刑事立案案件4起形成青島特色教、學、練、戰四位一體練兵模式,舉辦2次實戰比武,實現培訓、競賽、軍訓、比武等環節層級、人員全覆蓋。開展生態環境執法大練兵,首次獲得2021年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表現突出集體并記集體二等功獎勵。全省首創非道路移動機械以新模式,組織青島港100余臺機械升級改造,實現微成本減排。

    3.建設項目環保審批

    全年環境影響評價審批項目1627個,其中報告書154個,報告表1473個;告知承諾審批41個,備案項目11554個。

    4.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

    全年完成134家重點單位、229個點位的自動監測系統建設工作。全市共聯網市級監控平臺960個點位,其中廢氣575個,廢水342個,污水處理廠43個,聯網數量居全省第四位。全年出具自動監測數據(時均值)約0.93億個。

    國控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有效傳輸率99.91%,連續9年全省排名第一。自動監測數據準確率99.93%、異常數據督辦工單辦結率100%,均全省排名第一。

    5.環境應急管理

    加強聯防聯控,與煙臺、濰坊建立9條跨市河流上下游突發環境事件聯防聯控機制。組織修訂市、局兩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開展市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4次。印發《生態環境安全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及有關職責》,細化各部門各單位環境安全職責,壓實工作責任。向4657家生產經營單位發放《環保設施和項目安全防范工作責任告知書》,督促企業落實環境安全主體責任。全市環境安全形勢總體平穩可控,未發生一般及以上突發環境事件。

    6.環境宣傳與信息公開

    圍繞共建清潔美麗世界環境日主題,組織開展環保公眾開放月六五環境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等系列主題宣傳活動。打造嚕微課堂品牌,運用新媒體方式開展微課堂環保設施云開放活動19期,累計閱讀量20余萬次開展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活動300余場,公眾參與近50余萬人次。青島環保微信公眾號發布信息1250條,微博發布信息9300余條,年度微博閱讀量破1億人次,榮獲青島市最具影響力政務新媒體

    進一步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2022年,接收并辦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38件,全部依法依規辦理答復。通過青島市生態環境局網站公開信息7900篇,主動公開文件26件、局長辦公會等會議信息21次,舉辦例行新聞發布會4次、新聞通氣會12場、民生在線網絡問政2場。發布專家解讀和答記者問等解讀文章108篇,頁面瀏覽量40萬次。在央視《焦點訪談》、省臺《新聞聯播》等各級媒體推廣刊發我局稿件900余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无码AV|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素人|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不卡| 久久AV高潮AV无码AV|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久毛片|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伊甸园|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毛片|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 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亚洲无av在线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三区| 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天堂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人妻|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在线资源| 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最近最新高清免费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 无码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 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亚洲ⅴ国产v天堂a无码二区| 日韩av无码免费播放 | 88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