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氣候變化挑戰日益嚴峻的背景下,碳交易作為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市場機制,正成為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舉措。青島市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落實全國碳市場建設任務,碳交易取得了積極成效。
所謂碳交易,簡單來說,就是把碳排放權變成一種可以買賣的商品。為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政府會根據企業的生產工藝、資源能源利用等情況,核定企業的實際排放量和允許排放量,這個允許排放量就是“碳配額”。當實際排放量超出允許排放量時,企業需要從市場上購買配額,承擔超排成本;當實際排放量低于允許排放量時,企業可以通過市場出售盈余配額,獲取經濟收益。這種“排碳有成本,減碳有收益”的市場機制,能夠激勵企業主動采用先進技術,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同時,碳交易提供了一種“先進代替后進”落實減排責任的機制,由先進企業以更低的成本帶動行業完成減排目標。
位于城陽區的青島順安熱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安熱電”),是轄區95%以上居民和180家企事業單位的供熱主力。
企業堅持自主創新,建成了國內首例燃煤電廠煙氣余熱利用與超凈排放協同標桿項目,累計回收煙氣余熱204.82萬吉焦,減排二氧化碳22.41萬噸,成為熱電行業的“能效領跑者”。綠色技術的應用促進能效的提升,減排成果轉化為“真金白銀”。2024年,順安熱電在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平臺上完成入市以來的首單掛牌交易,成功賣出4.6萬噸結余碳配額,成交額達470萬元。這筆交易,正是碳交易機制下青島市企業“點碳成金”的生動案例,標志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綠色低碳轉型的道路上中邁出堅實步伐。
碳交易不僅是推動企業減排的政策工具,更是助力企業融資增信的全新動力。”青島市生態環境局總量處負責人表示,自2021年7月全國碳市場正式上線交易以來,青島市先后有25家企業進入全國碳市場,市生態環境局指導企業積極參與碳交易,累計交易69家次,交易碳配額超過170萬噸,交易金額1.25億元。其中,企業累計賣出碳配額91.8萬噸,為企業增加收入7900余萬元。
除了企業的積極參與,金融機構也在碳交易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興業銀行青島分行在全市率先推出碳配額質押融資業務,幫助企業挖掘碳資產的全新“富礦”。“十四五”以來,興業銀行青島分行已先后為12家碳市場企業提供碳配額質押融資,累計質押碳配額320余萬噸,發放3.5億元資金,助力企業節能降碳。通過這一創新業務,企業可以將碳配額作為抵質押物,增加向銀行申請融資的籌碼,進一步拓寬了從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價值轉化渠道。
從企業“點碳成金”到金融機構“碳金融”創新,青島市正在用實際行動書寫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2025年,市生態環境局等部門將繼續推進落實全國碳市場建設任務,以更高標準提供更優質服務,順利完成鋼鐵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的擴圍任務,實現碳交易的企業數量、交易規模“雙提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