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本42個項目需要單獨辦理環評審批,現在‘打捆’成4個后,大大壓縮了時間成本,減輕了企業負擔,有力地支持了居民供熱項目的快速落地。”在拿到市生態環境局西海岸新區分局出具的環評批復后,青島新奧清潔能源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為這項審批改革由衷點贊。
為保障居民冬季取暖,新奧清潔能源有限公司承接了西海岸新區42個居民小區的天然氣供熱鍋爐建設項目,而這些小區分布在瑯琊鎮、張家樓街道等不同鎮街,建設內容均為居民小區配套供熱設施。
按照原本的環評審批程序,42個小區供熱鍋爐建設項目環評類別均為報告表,需要分別辦理環評審批,其程序復雜、耗時較長、成本較高。為確保這些供熱鍋爐項目順利建成運行,讓居民溫暖過冬,去年底市生態環境局西海岸分局接到申請后,創新開展同行業項目“打捆審批”,按照所在區域將42個建設項目打捆編制為4個報告表項目,并快速啟動了“審批綠色通道”,開展并聯審批,實現“提交4個報告,開展4次評審,出具4個批復”。
從去年底到今年初,42個項目打捆成4個項目,分成兩個批次實施了環評審批,共為企業節省費用約89萬元,節約環評報告編制費約60%,大幅提高環評審批速度,推動項目盡快落地,成為青島第一批供熱鍋爐“打捆”審批案例。
環評審批是項目落地的必備環節,對建設項目而言,早一天取得批復,項目就能早一天開工建設、早一天投產見效。近年來,市生態環境局勇當簡政改革“探路者”,狠抓重大項目環評服務保障,積極開展環評審批方式改革,減少環評審批環節、加快審批速度,在全省創新推出環評“打捆”審批,僅去年就有60個項目打成5捆進行環評審批,最大程度地為項目推進節省時間、為企業發展降本增效。
“打捆”審批只是青島做好行政審批“減法”的一種。青島生態環境部門不斷提升環評審批效能,更加突出“并聯辦”。首先打通了生態環境系統內部政務服務事項聯合辦理的壁壘,推動涉及海洋工程、輻射、入河排污口和入海排污口的建設項目“多事項合并辦”,去年辦理各類形式的“合并辦”項目就有57個。同時還跨部門建立了放射診療許可和輻射安全許可聯審聯辦工作機制,李滄區建中醫院鄭女士就享受到了這種政策紅利,她在李滄區政務服務中心同步提交這兩項許可申請后,聯辦部門同期開展審批工作,僅等了2個工作日就拿到了行政審批部門核發的《放射診療許可證》和生態環境部門核發的《輻射安全許可證》。原本兩個事項法定辦結時限共40個工作日,兩部門聯審聯辦后縮短至2個工作日,審批效率提升了95%,目前已服務了52家企事業單位。
近年來,青島生態環境部門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堅持改革創新、先行先試,環評改革工作走在全國全省前列。試行“區域規劃環評”+“告知承諾審批”和“零增地”技改項目環評“告知承諾審批”,新增城陽工業園、西海岸新區交通商務區等5個規劃環評(區域評估)園區,試點區域增加至24個,去年以來共有176個企業項目申請實施了告知承諾審批,這些項目取得批復的時間由原來的至少20多天變成1個工作日。西海岸新區、高新區、即墨區結合實際開展“一區一策”“一園一策”試點,不斷拓展“區域規劃環評”+“告知承諾審批”改革廣度和深度,環評告知承諾審批惠企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