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政策背景
近年來,隨著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和環保法規的完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在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環評文件編制過程中存在的不負責任、粗制濫造、弄虛作假等問題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環評制度的源頭預防作用,也損害了環評制度的公信力和有效性。2024年7月24日,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抓好環評文件編制質量管理的通知》(魯環函〔2024〕97號),從切實抓好建設項目環評文件編制質量管理、抓好規劃環評文件編制質量管理、落實環評信用監管工作要求、加強環評文件編制的事中事后監管等方面對各市生態環境局、有關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提出了要求。
二、出臺目的
為貫徹貫徹落實全國、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和省廳《通知》要求,著力提高環評文件編制質量,確保環評制度的有效性和公信力,從而更好地助推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環評文件編制質量和編制行為監管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三、主要內容
嚴格落實《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監督管理辦法》及其配套文件規定,從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受理前的規范性檢查、審批中的編制質量檢查和審批后的技術復核三個重要的環評事中監管環節入手,嚴格審查,規范性檢查要查看編制主持人在明顯標識物附近錄制的現場踏勘視頻,環評文件審批過程中要加強與編制主持人的溝通,關注編制主持人全過程組織參與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工作情況,對不符合《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監督管理辦法》要求的,按規定對編制單位、編制人員、建設單位及相關人員予以失信記分或處罰,壓實環評單位和環評工程師相應責任。《通知》通過強化監管、完善機制、提升責任意識和技術水平,倒逼建設單位及編制單位提高項目環評文件編制質量,從而有效支撐環評源頭預防的工作效能,避免因環評質量問題引發環境問題。
《通知》將編制單位和編制人員情況檢查、系統內環評工程師摸底排查等工作進行了重點強調和部署,持續跟蹤“掛靠”環評工程師在青島的從業情況,對疑似存在和可能出現“掛靠”行為的環評工程師進行重點管理,加強對可疑編制單位和環評工程師的突擊檢查,防止青島市內出現環評工程師“掛靠”。重點抓好規劃環評文件編制質量,對存在問題的,雖然沒有失信記分手段處理,但是生態環境部門將對規劃編制機關和相關技術單位進行約談,不斷提高其主體意識、責任意識。重在強化局和分局之間的協作溝通,上下聯動加強聯合治理,同時發揮評估單位、環評專家技術支持,不斷加強環評文件質量管理,規范環評技術服務。
四、意義作用
環境影響評價是源頭防范環境污染和環境風險的重要制度,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有力抓手,是守住綠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線。環評文件質量是環評工作的生命線,《通知》的貫徹落實有利于推動建設單位和環評單位依法依規開展環評工作,提高環評文件編制質量;有利于審批部門進一步完善管理體系,切實筑牢源頭預防第一道防線;有利于加強公眾參與和信息公開,提高環評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從而增強公眾對環評制度的信任和支持;有利于完善監管機制和失信懲戒制度,從而規范環評市場秩序,推動環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