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以來,市水務管理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中央和省、市關于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聚焦市委市政府“項目落地年”工作要求,突出重點、整體推進、狠抓落實,水務各項工作成效顯著,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水務支撐和保障。
一、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一)以黨建為統領,凝聚干事創業向心力。全面提升黨建工作質量。制定印發《2021年市水務管理局機關黨的工作要點》《理論學習中心組2021學習安排》等系列文件,局黨組先后12次研究黨建工作,組織理論中心組集中學習7次,各黨支部理論學習100余次,局機關被市直機關工委確定為“市直機關黨建示范點”。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組織專題讀書班1期,班子成員、黨支部書記講黨課77場,黨員干部思想政治受到洗禮,使命擔當更加堅定。開展“百年奮斗征程·水務同心同行”“學黨史辦實事,科技培訓到鄉村”“飲水思源”等主題黨日活動80余場,為群眾辦實事274件,干部職工學史力行、實干為民的思想更加牢固。強化干部和人才隊伍建設。組織48名骨干赴成都學習培訓,選派26名干部參加組織調訓,干部隊伍能力素質進一步提高。嚴格組織程序,選拔3名機關處級領導干部,晉升19名公務員職級,推薦5名干部擔任事業單位處級領導,干部年齡結構持續優化。合并組建市水務事業發展服務中心,局屬事業單位調整為4個,精簡比例60%,有效提高了整體服務保障效率。加強廉政建設。編印《水韻清風·廉政小冊子》,制作推出“水韻清風·水務為民”微視頻,縱深推進清廉水務文化建設。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嚴格正風肅紀,調查處理4個問題線索和1個紀檢信訪件。
(二)圍繞高質量發展,水安全保障工作取得新突破。加快推進水網體系建設。啟動南水北調東線青島調蓄工程,抽調專人成立工作專班,制定完成初步規劃方案。黃水東調承接工程累計投資25.3億元,計劃年底具備通水條件。加大客水調引量。恢復棘洪灘水庫蓄水至庫滿狀態,上半年調引客水2.37億立方米,使用客水約1.70億立方米。保障城區供水水質安全。全市改造二次供水設施19處,新建改造供水管網88.26公里、一戶一表7000余戶;組織水質周檢26次、月檢6次,檢測水樣834個,水質抽檢合格率100%。
(三)全力做好水旱防御,防汛減災能力得到新提升。壓實工作責任。全市513座水庫防汛“三個責任人”、711個山洪災害易發區包保人員全部落實到位。全面做好預案編制及演練,完成大沽河、膠萊河、嶗山水庫防御洪水方案修改及有關河道超標準洪水防御預案,大中型水庫汛限水位核定完成。完成山洪災害防治項目實施方案編制、批復及計劃下達,開展培訓、實戰演練及宣傳進社區等工作;開展督導檢查20余次、整改問題70余個,納入水利部考核的111個自動站點數據到報率100%。全面開展隱患排查整治。市級補助的16條重點河道治理工程,已開工建設7條。全市37處水毀修復工程全部完成,汛前完成67個城市積水點改造任務,新裝防墜網4768處,更換井蓋1126個,疏浚管道200余公里。對大沽河、嶗山水庫等開展防汛檢查,排查整治隱患140處。加強防汛隊伍建設。建立健全三級水旱災害防御專家體系,共有防汛專家300余人。大沽河、嶗山水庫和各區市水務系統組建了113支、6600余人的工程搶險隊伍。加強防汛物資應急調撥演練和大型設備操作演練,做到關鍵時刻調得出、運得到、用得上。
(四)助力鄉村振興戰略,農村水利工作再上新臺階。實施農村供水提質改造工程。組織開展農村供水工程問題大排查大整改行動,督導整改問題195個,我局在全市脫貧攻堅考核中評為“好”等次。推進農村供水提質改造工程建設,各區(市)估算投資7.9億元,擬對18座水廠設施、716個村莊(社區)管網水表進行改造,受益人口將達64萬人。完善農村飲水安全管理機制。開展鎮級供水專業化信息化建設試點前期工作,制定農村凈化水設施管理措施,全覆蓋設置村莊供水聯絡員,推廣農村供水“你說我辦”二維碼,全力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強化移民扶持政策落實。核減移民1475人,杜絕了88.5萬元直補資金跑冒滴漏。一次性完成7528.86萬元移民直補資金發放,居全省行業領先。2021年度投資的149個項目全部開工建設,項目建設管理高效推進。穩妥處置移民信訪訴求,未發生越級上訪問題。
(五)深化河長制湖長制,水環境整治取得新成效。推進河湖長制走深走實。抓好“抓鎮(街)促村(社區)”考評工作,區市級以下三級河湖長發現解決問題同比增加46%。高質量完成市級河湖“一河(湖)一策”方案修編。洪江河、大任河等11條(段)河流納入2021年省級美麗幸福示范河湖建設。排查發現的1169個河湖問題全部錄入市級信息系統,推進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深入開展黑臭水體綜合治理。完成城市黑臭水體示范城市申報承諾的23項備案項目和14項機制建立。李村河中游生態補水示范工程形象進度完成98%,李村河流域重點排水口清污分流示范工程已發布招標公告。李村河流域巡查發現問題46處,整改完成42處。協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設日處理20噸以上污水處理站226個,完成908個行政村污水處理設施驗收。抓好環保督察涉水事項整改。做好省環保督察有關工作,對省“1+1+8”污染防治攻堅戰、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等8個專項整改任務定期調度,及時協調解決重點整治問題。成立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水務協調聯絡組,報送資料6批次27項。
(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水生態保護得到新加強。落實最嚴格水資源制度。修訂完善“十四五”水資源配置規劃,發揮水資源剛性約束作用,加強取水許可規范化管理,開展取水許可管理專項整治行動,對大沽河取水口開展摸底排查,形成一戶一檔76份。加強水源涵養保護。定期調度重點水源地水質、供水量、蓄水量,指導做好8個全國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建設評估,省評結果均為優秀。開展水保專項治理,查處問題項目1173個,完成自主驗收報備項目90個;開展事中監督檢查在建項目30個;完成水利部對我市的水土保持責任目標考核;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開工建設5個水土保持項目。大力推進節水工作。編制完成《青島市節約用水和非常規水利用“十四五”規劃》,把海淡水、再生水納入水資源統一調度配置。嚴格計劃用水管理,對1萬立方米以上的用水單位實行計劃用水全覆蓋。
(七)堅持依法治水管水,水務監督管理邁出新步伐。嚴格行政執法。立案查處大沽河非法取水案1起、水土保持違法案6起、跨河橋梁建設項目未批先建案1起、非法打井案1起,處置小沽河非法采砂案2起、水工程建設項目未批先建案1起,嚴厲打擊了各類水事違法行為。強化運行監督管理。完成69座小型水庫、91座大中型水閘、橡膠壩和63座小型水閘安全鑒定任務。開展554項水利工程達標創建,打造2個小型水庫物業化管理試點,有序推進全國第二批樣板縣創建。全力抓好安全工作。認真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安全生產示范城市創建、安全生產月等活動,派出檢查組691個,檢查單位(項目)480家次,發現問題隱患674個,整改完成665個。派出24個駐點監管工作組,對4家管理單位、20家工程建設項目進行駐點監管。抓好有限空間作業和特種作業安全管理及防護,水務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全面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八)深化水務改革創新,市場配置工作取得新成果。優化用水報裝流程,實現用水報裝“四零”服務。對標上海深圳,提報創新舉措14項、創新建議13項,開展改革創新事項28項。印發《貫徹落實“項目落地年”工作方案》,實施水務基礎設施建設項目53個。精心籌備2021青島國際水大會,簽署《膠東五市水務(水利)一體化發展合作備忘錄》,著力打造區域“五水共治”的膠東樣板。
(九)推進信息化建設,智慧水務工作取得新進展。成立智慧水務工作專班,完成對7區市水務(水利)主管部門、水務集團、大中型水庫信息化現狀和需求的調研工作,正在編制調研報告和《智慧水務總體方案》。按照水利部“智慧水務建設先從水旱災害防御開始”要求,配備20臺水旱災害防御移動查詢終端,組織對水旱災害防御調度中心進行升級改造,完成水利綜合會商系統擴容升級項目,全市智慧水務建設各項工作正在有序加快推進。
二、充分認清水務發展形勢,深入剖析當前問題不足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對照上級部署要求、對照年度目標任務,對照人民群眾對水務工作的熱切期盼,我們在持久水安全、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等方面依然存在諸多問題不足。比如:水資源保障能力不足。本地水資源嚴重匱乏,客水調引每年超過4億立方米,遠超客水調引指標,“單渠單庫”長期超負荷運行,全市面臨資源性和工程性缺水雙重壓力。水旱災害防御能力不夠。全市部分河道沒有進行系統治理,歷史欠賬較多,一些中小河道存在污泥淤積、泄洪不暢等問題;城市排澇能力不足,部分區域積水點、積水路段雖然進行了改造,強降雨期間依然存在安全隱患;區市河道、水庫防御洪水方案及超標洪水防御預案有待完善,應對超標準洪水存有麻痹思想,缺乏實戰經驗。工程運行管理能力偏弱。部分水庫、水閘存在管理經費和人員不足、設施老化等問題,工程管理信息化、規范化程度低。有限空間作業等安全防范措施不夠健全完善,日常督導檢查不夠到底到位。農村規模化供水工程、村內管網和水表提質改造工程等有待加快推進。工程規劃建設力度不大。工程建設前瞻性謀劃不夠,項目儲備不足,與規劃銜接不緊密。列入補短板工程的個別邊界河道治理進度滯后,小沽河防洪排澇工程至今未開工。執法監督檢查不夠嚴格。部分單位督導檢查流于形式,發現問題、整改問題不及時不到位;水政執法力度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執法手段向信息化智慧化拓展延伸亟待加快。智慧水務建設落后。資金投入不足,缺乏統一標準規范、統一平臺建設、統一運維管理,基礎數據庫和數據模型暫未建立,沒有形成覆蓋全系統的信息化平臺。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全面抓好黨的建設。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為重點,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學習領會講話的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實踐要求,做到入腦入心、學深學透、篤信篤行。高標準高質量推進第二階段黨史學習教育,真正學懂弄通做實,切實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制度,推進基層組織活動方式創新。抓好事業單位后續改革,理清職責邊界和權責關系,統籌調整安排涉改事業單位處級領導干部,組織實施管理崗和專技崗競聘,清理規范兼崗人員。大力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解決干部隊伍年齡老化、專業人才匱乏問題。壓實責任,加強調度,在省市年度考核中進位爭先。抓好廉政教育,加大對重點崗位的風險防控力度,始終保持正風肅紀的高壓態勢。抓好各級各類文明單位創建,持續提升行業文明程度。
(二)補齊水資源保障短板。加快黃水東調承接工程建設,確保2021年建成通水,全面提高我市客水調引量。積極對接上級有關部門,爭取將南水北調東線青島調蓄工程列入國家“十四五”規劃,加快項目前期工作。做好水廠深度處理、管網、一戶一表改造工作,持續提高供水水質。實施水廠工藝升級改造,新建、改造城鄉供水管網及配套供水設施,持續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提高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水平。加大非常規水利用,加強海水淡化和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設。
(三)全力抓好水旱災害防御。加快推進重點中小河流治理,特別是小沽河防洪排澇及水源利用工程,確保中央補助資金和一般債券10月底前得到有效利用。開展小型水庫閘壩安全鑒定和除險加固,加大山洪災害防治投入,加強山洪、超標洪水預案編制和演練,緊盯169座頭頂庫和山洪災害易發區,開展隱患再排查再整治。加強與氣象、水文等部門的協同配合和信息共享,及時開展會商研判。統籌開展城市內澇治理,嚴格落實汛期24小時值班制度,建立應急機制,著力構建“體系完備、安全有序”的防洪減災體系。
(四)深入推進水環境綜合治理。推進“抓鎮(街)促村(社區)”工作落實,壓緊壓實區市、鎮街、社區責任,加強督導考評,督促基層河湖長履職盡責,切實解決河湖“四亂”突出問題。加強省級美麗幸福示范河湖建設,示范引領,推動全市河湖管理保護水平不斷提高。堅持受眾群體利益優先,加大對小型河道溝渠的治理力度,解決好群眾村邊地頭、家門口的水環境問題,讓群眾享受改革發展紅利。加強污泥處置監管,加大對市內三區重點排水戶排水水質監測力度,強化城市供排水窨井蓋維護管理,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成效,完善長效工作機制,總結示范經驗,確保順利通過國家考核驗收。
(五)強化水生態保護修復。強化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加強取水許可規范化管理,堅決守住用水總量紅線。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建設,嚴控水土資源流失。綜合運用清淤疏浚、生態防護、調水引流等措施,提高河道生態基流保障能力,壓減沿河區市和相關企業地下水、地表水取水量,最大程度涵養大沽河地下水源,促進大沽河生態恢復。組織開展節水宣傳、水質檢測服務進社區、進校園活動,引導市民樹立節水意識,營造崇水愛水節水惜水的良好氛圍,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開展水法制教育,提高企業依法繳納水資源稅、水土保持費的自覺性。
(六)全力補齊智慧水務短板。抓緊編制完成智慧水務總體方案,明確建設思路與目標,統一建設規劃,統一建設標準,統籌建設項目。組織完成水旱災害防御調度中心升級改造,加快推進水旱災害防御智慧平臺整合升級項目,編制城市排水智能管理系統方案,推進各區市小型水庫視頻監控安裝,開展2022年智慧水務項目建設前期工作。整合匯聚水利數據資源,盡快構建水利感知、數據處理、智慧應用和智能展示等平臺,為水務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提供堅實支撐。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