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市商務局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實現商務高質量發展,為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青島實踐貢獻力量。
一、聚焦“五個持續”,大力提振消費釋放新活力
(一)持續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深入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開展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擴大服務消費,打造“國際濱海旅游消費目的地”。大力發展首發經濟,鼓勵國際、國內知名品牌舉辦新品首發或品牌首秀等促消費活動。爭創國家零售業創新提升試點城市。加大現代商貿產業招引力度。
(二)持續開展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掀起新一輪消費熱潮。擴大享惠品類,將手機、手表手環、平板電腦等“3C電子產品”納入補貼范圍。優化操作流程,簡化兌付方式,完善申請、換購、回收全鏈條服務。
(三)持續辦好特色促消費活動。統籌謀劃春夏秋冬四季、線上線下融合的促銷活動,做到季季有主題,周周有場景、天天有活動,叫響“樂購青島”品牌。辦好“青島食材節”活動,打造中山路老字號非遺美食街區。推動老字號新國潮消費。創新發展直播電商、即時零售等新業態。
(四)持續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復制推廣臺東步行街國
家級示范創建經驗,推進中山路、李村、唐島灣等商圈創新提升發展。推動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全覆蓋。用足用好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試點中央財政資金,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經驗。強化“菜籃子”市場運行調控。
(五)持續推進內外貿一體化。發揮內外貿融合產業共同體
作用,搭建產銷對接平臺,拓展國內銷售渠道。培育一批內外貿一體化領跑企業,增強全球資源整合能力。
二、培育“五項動能”,塑造外貿發展新優勢
(一)大力發展中間品出口。依托產業優勢,篩選一批電子電器、汽車零配件、顯示模組等重點企業,擴大與重點國別供應鏈合作。出臺推動全市對外投資合作協同發展實施意見,建立對外投資合作協同發展工作機制。支持智能家電、橡膠輪胎行業龍頭企業走出去,進一步完善國際產供鏈布局,增強出口帶動力。
(二)創新發展跨境電商和海外倉。出臺支持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政策細則,推動建立跨境電商優勢平臺與傳統外貿企業合作機制。用好海外倉出口“離境即退稅、銷售再核算”稅收政策,促進海外倉高效利用。大力發展“組貨人”業務模式,為企業出海提供系統性服務。
(三)培育國際貿易主體。發揮物流、產業、規模、資信等綜合優勢,培強國際貿易供應鏈頭部企業。推動產業優勢轉化為貿易優勢,密切跟蹤新投產工業項目,盡快釋放增量。完善重點企業服務專員制度,支持企業穩定發展。
(四)多元化開拓國際市場。實施“萬企出海 魯貿全球”外貿突破行動,穩定歐盟、日韓等傳統市場,開拓東南亞、中東、拉美等新興市場。發揮汽車產業集聚優勢,推進汽車產貿協同開拓海外市場。依托自貿片區、上合示范區、市北區,打造面向國際的二手車出口體系。加快推動“新三樣”、綠色船舶、海上風電裝備、軌道交通、顯示面板等優勢產品拓展海外市場。
(五)強化政策賦能。統籌中央和市級資金,支持企業境外參展、出口信用保險、進口貼息。出臺數字貿易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爭取互聯網、文化等領域擴大開放措施先行先試。提升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建設水平。用好“商務+金融”工作機制,擴大貿易金融覆蓋面。發揮“商務、海關、稅務、外匯、口岸、港口+”機制作用,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完善貿易摩擦應對長效機制,多措并舉幫助企業提升貿易摩擦應對能力。
三、突出“四個更加注重”,加大引資穩資力度
(一)更加注重產業鏈招商。制定實施“10+1”創新型產業國際招商行動計劃,形成重點項目招引清單。優化科技產業生態,引導“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與跨國公司、境外機構深度合作。組織辦好系列境外經貿交流活動,招引落地一批外資項目。
(二)更加注重存量企業服務。完善外資企業增資擴產促進機制,擴大存量外資企業利潤再投資規模。堅持外資企業圓桌會議制度,暢通表達渠道、加強政策宣介、解決核心訴求。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三)更加注重招引方式創新。聚焦金融領域利用外資,重視股權基金、跨境并購項目的引進。拓寬跨境投融資渠道,吸引直接股權投資或設立產業基金。推廣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業務。創新運用“標準廠房”“標準地”招商、基金股權招商、數字化招商等模式,推動實現高質量招商引資。
(四)更加注重招商工作轉型。完善招商引資統籌機制,優化完善全市招商政策體系。健全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促進實現招商成效更實更好、項目引進更多更快。推動“國際化+”行動計劃各項工作任務圓滿完成,打造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四、深化“四個聚力”,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一)聚力推進落實重大國家戰略。發揮我市黃河流域經濟
出海口作用,帶動提升區域對外開放能力水平。扎實推進《青島市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落地見效。
(二)聚力推動開放園區提檔升級。加力推進上合示范區綜
合改革,持續提升上合經貿綜合服務平臺、“絲路電商”綜合服務基地等平臺運營質效。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扎實推進海洋經濟政策集成改革,推動青島自貿片區貿易業態模式創新發展。持續培育“一號產業”,發揮功能區對外開放主陣地作用。
(三)聚力推進制度型開放。申建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探索實施數據跨境流動、影視文化外資準入等制度型開放政策。穩步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爭取復制推廣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擴大開放創新成果。
(四)聚力打造高能級國際經貿平臺。高水平承辦第六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集聚全球優質資源要素服務高質量發展。放大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效應,打造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消費電子展示交易平臺。用好廣交會、進博會、投洽會、服貿會、消博會等國家級展會平臺,推動參展商變投資商。
五、抓好“四個強化”,推動高水平黨建引領商務高質量發展
(一)強化思想政治建設。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持續強化理論武裝。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深化“商務為民”黨建品牌建設,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落實好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
(二)強化作風紀律建設。堅持務實高效,持續精文簡會。深入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持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大興調查研究,推出一批優秀調研成果和典型案例。推進“法治商務”建設,加強重點領域行業監管。做好“十五五”專項規劃前期工作。推進黨紀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嚴肅財經紀律。
(三)強化干部隊伍建設。加強新形勢下干部隊伍建設分析
研究,調動各年齡段干部積極性。抓好干部隊伍選育管用,搭建全方位鍛煉交流平臺。加強干部專業化素養提升,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作風優良的高水平專業化對外開放工作隊伍。做好離退休干部黨的建設和服務管理工作。更好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作用。
(四)強化安全發展責任。持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
三年行動計劃,強化重點行業領域隱患專項排查整治。加強海外企業安全管理,切實維護海外利益安全。全面做好黨務公開、統一戰線、輿情管控、網絡安全、機要保密、信訪維穩、應急值班等底線性工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