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青島市長帶頭推進。
9月2日,青島召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工作專題會議,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豪志出席會議并講話。
近年來,由市級主要領導坐鎮,針對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進行專門調度和部署并不多見,這多少也傳遞出了青島發展的緊迫感。正如趙豪志所言:“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進一步擴大內需、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是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的必然要求。”
近年來,趙豪志曾多次在公開場合為青島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代言”。
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趙豪志明確了青島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目標,并強調要突出國際化和時尚的特色。
而在今年青島兩會期間,趙豪志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圍繞推動消費擴容提質,又提及要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創建。
主要領導一再提及,完全能看出青島的重視程度。
以此為基,青島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還得到了山東省層面的“力挺”。
2021年2月,山東在“展望‘十四五’”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上表示:支持濟南、青島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打造北方消費中心和重要國際消費目的地。
今年5月,山東印發進一步促進消費持續向好的意見,再次明確支持濟南市、青島市對標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打造北方消費中心和重要國際消費目的地。
但與此前同時支持濟南和青島爭取國家中心城市類似,此番山東又一次同時推選濟南和青島參與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競逐。
不過,考慮到實際情況以及山東自身的消費能力,想要同時撐起濟南和青島兩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難度太大。
從這個角度來說,此次市長牽頭推進,也為青島最終能夠脫穎而出,增加勝算。
在此次會議上,趙豪志明確提出要“加快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之所以如此迫切,一方面是因為促消費已經成為當前國家重點關注的一項工作。
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以提振消費為重點擴大國內需求,經濟政策的著力點要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
8月16日召開的國務院第五次全體會議又指出,促消費要重點抓好增長性、帶動性強的領域,加快服務消費擴容提質,有效促進大宗消費,根據不同群體需求制定差異化支持政策,充分釋放消費潛力。
另一方面,則是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潛在的擴容機會。
2021年7月,經國務院批準,上海、北京、廣州、天津、重慶等五個城市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工作。此后,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名單就再未上新。
不過近年來,杭州、南京、武漢、長沙等城市均將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提上日程。
機會從來只會垂青有準備的人。?青島想要抓住潛在的機會,得更努力才行。
對青島而言,競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一個關鍵籌碼在于,自身具有相當規模的消費水平。2023年,青島實現社消零6318.9億元,在北方城市中僅次于北京,是消費領域的“北方第二城”。
若能拿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將有助于青島放大自身在消費領域的“長板”,進而為實現“在全國主要城市中位次前移”的目標,增添勝算。
為此,趙豪志也闡述了青島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主攻點:?聚焦“國際”方向,緊扣“消費”主題,突出“中心”功能。
這里說一下“消費”。在此次專題會議上,趙豪志也重點從消費層面進行了部署:
要加力提振消費市場,用足用好促消費政策,精心辦好促消費活動,更好激發有潛力的消費。
要加快消費重大項目建設,提升重點商圈能級,打造特色商業街區,建設更多高品質消費空間。
要不斷豐富消費業態和場景,大力促進文旅消費,積極發展體育消費、節會消費,培育壯大康養消費,加快商文旅體融合發展,推動消費提質升級。
要營造良好消費環境,加強市場監管,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完善國際化配套服務,提升消費便利度。
要進一步凝聚工作合力,壓實工作責任,加強政策研究創新,推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首先是提振消費市場。
眼下,“以舊換新”已經成為擴大內需、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今年以來,青島圍繞“以舊換新”,先后出臺了《青島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以及《青島市加力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等政策。
事實上,青島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除了要激發有潛力的消費外,還有更深層的考量——作為家電制造大市,推動家電家具等耐用消費品更新,也可以直接帶動青島家電產業的產能提升。
其次是消費項目。這里,趙豪志重點提了三個方面的內容:商圈、商業街區以及消費空間。
事實上,趙豪志提到的這三個方面,青島近年來都收獲頗豐。
8月底,位于李村商圈核心地段的維客星城項目煥新回歸,不僅實現了對于閑置載體的盤活,更進一步優化了李村商圈的商業布局。
同樣位于主城區的青島臺東步行街以及青島大鮑島文化旅游休閑街區,則受益于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的扎實推進,不僅街區特色愈發彰顯,還分別入選了“全國示范步行街”以及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
而在高品質消費空間建設方面,青島今年也落地了頗多大項目。其中,有兩個山東首店格外值得一提。位于青島中央商務區的京東MALL,將于今年9月中下旬開啟試營業;位于市北區歡樂濱海城片區的青島山姆會員商店項目也已正式開工,預計將在2026年內開業。
換個角度來說,優質項目對青島的“垂青”,其實也是對于城市消費能力以及消費潛力的認可。
最后,還想再說說消費業態和場景。
作為“行走的GDP”,演唱會經濟已經成為各地拉動消費引擎的重要抓手,而想要在其中分得一杯羹的青島,也提出要打造?“最懂年輕人的演唱會之城”?。
據統計,2023年在青島舉辦的各類音樂節共24場,數量居全國首位。今年,青島也延續了這樣火熱的勢頭。
而火爆的演出市場,對于青島文旅消費的引流作用同樣明顯。
今年6月,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郭爽就曾在新聞發布會上以同期舉辦的鄧紫棋、陶喆演唱會為例,介紹演唱會對青島文旅產業發展帶來的加持:共吸引了9.2萬名觀眾觀看,其中70%是跨城觀演。同時,根據OTA平臺數據,在演出前后幾天,到青旅游人次環比增長87%,消費金額環比增長82%。
促消費,歸根結底就是要聚攏人氣。對青島而言,只有集聚足夠多的人氣,爭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才會水到渠成。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