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市統計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貫徹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部署要求,深化統計現代化改革,加快統計數字化轉型,持續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構建系統完整、協同高效、約束有力的統計監督體系,為促進青島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統計支撐。
一、重點工作推進情況
(一)經濟形勢分析研判成效突出。堅決貫徹落實“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要求,針對今年以來宏觀經濟形勢及疫情影響,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分析研判,按照GDP核算邏輯分析研判,堅持“三個導向”,運用“四個聯動機制”,強化過程監測,突出解決問題,加大對GDP、工業、投資、經貿、服務業預測分析,提出促進經濟平穩運行靶向措施,9次在市重要會議匯報經濟運行情況。上半年全市生產總值實現7070.35億元,同比增長3.7%,分別高于全國、全省1.2個、0.1個百分點,為實現全年經濟穩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今年以來,先后撰寫分析專報信息116篇次,得到市領導批示21篇23次,省統計局領導批示4篇5次,獲得省、國辦采用4篇14次。
(二)精準投資統計促有效投資質量。圍繞發揮投資在抓發展、調結構、增質量中的引領作用,精準做好投資項目監測分析。對全市732個10億元以上項目跟蹤監測,對357個省市重點項目分類梳理,實現372個新開工項目入庫。建立24個重點產業鏈投資專項監測制度,推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納統在建項目360個,形成監測報告得到市領導批示。
(三)開展高質量納統成效明顯。貫徹落實全市《關于高質量納統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部署要求,建立“兩網三庫四機制”,抓好納統與經濟增長、企業培育成長、招商引資、有效投資聯動,形成以高質量納統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截至5月份,全市搭建基層統計網格2048個,實現納統組織網絡全覆蓋;新增納統單位1915家,其中,新納統企業分別拉動規上工業多增長0.91個百分點、限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多增長5.5、2.6、7.7和1.9個百分點。
(四)創新統計機制體制服務高質量發展。聚焦新經濟發展,建立健全高質量發展、新經濟、24條產業鏈、“十強”產業、功能區監測制度;制定“兩高”行業統計監測方案,建立碳排放統計監測體系,引導碳達峰、碳中和有序施策;加強文化社會科技監測創新,抓好研發經費和勞動工資的監測分析,提出促進勞動工資穩步增長的對策建議。
(五)縱深推進統計法治工作。積極推動市政府常務會、市委常委會學習貫徹《意見》《辦法》《規定》和《監督意見》。統籌做好省統計督察準備,開展統計督察自查自糾工作,全面清理糾正違反統計法律法規文件和做法。對134家企業開展“雙隨機”執法檢查,對6337個入庫、4070個退庫企業項目開展專項檢查,對6個區市22家企業進行數據質量抽查。強化統計監督與其他監督協同貫通,及時向市委巡視組反饋19個市直部門的統計監測評價情況。
(六)積極籌備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落實國家、省局“五經普”籌備工作要求,成立全市籌備工作領導小組,合力搭建籌備工作組織框架。開展“收入法GDP核算的結構問題”“投入產出調查問題”“普查單位的結構變化”等專項課題研究,完成2019-2021年全市規上企業增加值測算,梳理加油站、電商銷售、社區團購、網約車等特殊企業類型清單。啟動單位清查和專項試點工作。
(七)信息化建設扎實推進。積極推進經濟運行監測分析服務平臺,已經完成項目所有招標采購任務,于3月14日舉行了啟動儀式,4月底完成需求調研,打造“經濟運行一張圖”,完成宏觀治理服務中心規劃設計,建立多端數據分析展示。推動企業統計報表“最多報一次”改革,479家企業參與改革試點。青島市人口地理信息系統項目建設已通過專家驗收。
(八)機關黨的建設進一步加強。扎實推進“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落實全市“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部署,開展“大動員、大學習、大調研、大融合”等“十大行動”。黨組書記帶頭講黨課,帶頭調查研究37次,形成13篇調研報告。舉辦“全市提升領導干部統計工作能力”培訓班,全市區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分管負責同志及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100余人參加培訓,講核算改革、講統計方法制度、講行業政策,幫助領導干部認識經濟發展規律、科學研判經濟運行特點,理清思路,提升抓經濟工作方法水平,梳理了“促進行業發展、獎補政策制定、加強數據歸集、提高納統效能”等方面的30條穩定經濟大盤、促進高質量發展建議措施,受到市領導充分肯定。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統籌疫情和經濟社會發展研究分析需要進一步深化。落實穩住經濟大盤,促進經濟平穩發展,深度分析研究重點行業、企業發展中的新特點、新變化以及存在的問題不夠,給市委市政府提出發展建議,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還需要加強。
二是高質量納統工作需要進一步提升。當前還存在新興行業企業納統少、“準四上”庫單位納統率不高、企業納統意愿不強等問題,要在統籌協調高質量納統,抓“四個”聯動機制,培育企業發展壯大上下更大的功夫。
三是統計基層基礎建設還有薄弱環節。基層統計站統計人員負擔重、村級統計力量較薄弱、年齡老化素質偏低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鶎訄谭α颗鋫洳蛔愕膯栴}是制約當前基層數據質量的關鍵因素,有的區市能夠參與統計執法的不足2人,區市執法力量不足問題亟需解決。
三、下一步工作
一是加強經濟運行分析研判,助力經濟發展大盤穩定。圍繞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加強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完成情況監測,密切關注相關政策措施落實效果,強化苗頭性、趨勢性、傾向性問題分析,為促進經濟平穩運行提供可靠統計支撐。
二是強化投資統計,促進投資平穩增長。重點對在建重大項目投資進展、省市重點項目落地開工、重點產業項目投產運營、城市更新建設等情況開展統計調查分析,充分發揮投資在抓發展、調結構、增質量中的引領作用。
三是統籌推進高質量納統工作。召開高質量納統工作專班會議,運用好納統聯動機制,研究納統獎補政策,推廣好的經驗做法,積極培育企業成長,推動高質量納統實現新突破。
四是積極推進智慧統計平臺工程。完成“最多報一次”“經濟運行一張圖”主要功能開發,盡快推動“最多報一次”“經濟運行一張圖”“人口地理信息系統”上線運行。
五是做好“五經普”籌備工作。籌備“五經普”區市工作會議,組織開展普查模板制作,啟動重點區域清查工作,對全市基本單位規模、結構、有效性開展分析研究,有序推進“投入產出調查單位建立臺賬解決填報難點”等專項試點工作。
六是持續推動統計法治建設。落實國家、省統計督察工作要求,開展經常性的自查自糾工作,做好省統計督查我市各項工作。認真開展統計造假不收手不收斂問題專項糾治工作,切實壓緊壓實防范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責任,持續推動統計法治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建設。
七是扎實抓好黨建工作。壓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抓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工作。配合做好市委巡察市統計局黨組工作,全面抓好巡察反饋問題整改。扎實推進“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抓好重點工作督查,確保全年重點工作高質量完成。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