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全市統計工作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統計工作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堅持黨建統領,圍繞全市“三條線”,持續深化統計現代化改革,加強統計數據質量管理,有效發揮統計監督職能作用,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統計支撐。
一、上半年重點工作推進情況
一是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扎實開展主題教育工作。抓牢理論學習主線,開展“四級聯動學”,落實“第一議題”15次,召開學習研討會7次,黨支部學習130次。檢視問題70項,自查梳理問題清單5項,統計造假問題專項整治作為主題教育市級專項整治11項任務之一。確定33個調研課題,局班子成員帶頭調研51批次、148人次,圍繞經濟運行、重點課題、數據質量、五經普等開展調研,形成調研報告25篇次,5篇次得到市領導批示。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持續深化、內化、轉化,有效推動統計改革創新發展。
二是扎實推進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為高質量發展打好基礎。市政府第24次常務會議專題研究五經普工作。市及12個區市全部完成政府發文,成立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完成全市11個綜合試點和6個專項試點任務,制定“兩員”選聘管理、單位清查等5個方案辦法;梳理形成一般問題100條和特殊問題30條,組織12批次、1370多家單位培訓和1040多家單位填報電子臺賬。探索應用“數字員工RPA”技術、利用企業微信搭建“兩員”管理平臺提升工作效能。做好普查宣傳準備工作。
三是深化經濟運行分析,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按月度開展全市經濟運行情況監測,分行業、分區市從發展變化、產業結構、質量效益、企業納統、招商引資等方面,提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靶向建議。加強與城市宏觀指標橫向比較,開展青島高質量發展、新舊動能轉換統計監測,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上半年完成分析報告67篇次,市領導批示12篇次。
四是深化GDP核算改革成果,提升全市經濟發展質效。修訂完善區市級GDP統一核算方案,研究制定統一核算基礎數據使用辦法。突出動態監測,聚焦全市核算10大行業、46項指標,形成“一月一表”“一區一策”“一業一計”,共提供靶向性建議120余條。
五是優化投資統計監測,發揮有效投資引領作用。精準開展投資分類統計,研究建立產業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監測制度,全流程反映產業投資項目儲備規模、開工實效、建設進度、竣工投產以及產出成效。對30億元以上項目將分規模在“智慧統計平臺”動態展示。繼續開展“四新”經濟、24條產業鏈、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投資發展監測,全面反映投資補短板、調結構、促發展支撐作用。
六是深入推進統計改革創新,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創新建立24條產業鏈、新興產業專業園區統計監測體系。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創新開展“兩高”企業統計監測,建立新能源統計監測體系。開展專精特新企業工業生產監測,推進百貨、超市法人單位與產業活動單位并重統計。打造高質量納統與名錄庫管理聯動機制,不斷提升納統質量。1-5月份,全市新增納統單位2094個,同比增長9.2%,比上年同期提升27.7個百分點。
七是從嚴從緊推進統計造假專項整治,打造良好統計生態。推動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統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并提出明確整治要求。第一時間召開動員部署會和專題培訓會,成立市直工作專班,出臺專項整治方案,成立5個指導組現場督導,高效推進,核查單位9667家,“雙隨機”和省級執法檢查355家。配合做好省統計督察工作。加強堅持協同貫通,與市紀委監委聯合出臺協作配合意見、違法案件移送辦法,及時移交案件材料和處分處理建議,準確追究相關責任。
八是扎實開展社情民意調查,服務社會發展服務民生改善。組織開展全市基本醫療群眾滿意度、基本公共服務滿意度等調查18項,調查有效樣本48977個,與10萬余名市民進行溝通交流,收集群眾建議14093條,撰寫調查輿情報告7篇,獲市委主要領導批示1篇次。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存在理論學習不夠深入。對學習內容掌握不牢、理解不透,融合推進力度不夠大。
二是服務高質量發展不精準。深度分析研究重點行業、企業發展中的新特點、新變化以及存在的問題不夠,給市委市政府提出發展建議需要提升。
三是統計專項整治還需加強。在遏制少數基層單位和企業面對考核沖動造成數據質量不高方面還缺乏有效的辦法和手段,加強統計監督與其他監督協同貫通等方面還缺乏針對性地研究探索。
三、下一步工作
一是要繼續扎實推進主題教育工作。按照中央、省、市委主題教育工作部署,持續抓好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建章立制等工作,推進調研成果高效轉化,努力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方面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二是繼續做好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堅持依法普查、統籌協調,優化方式、突出重點,編制清查底冊,開展普查宣傳活動,實施單位清查,做好正式登記準備。
三是加強經濟運行分析研判,助力經濟發展大盤穩定。圍繞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加強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完成情況監測,為促進經濟平穩運行提供可靠統計支撐。
四是持續推動統計法治建設。繼續開展統計造假專項治理行動,做好省統計督查我市反饋意見整改工作,切實壓緊壓實防范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責任,持續推動統計法治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建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