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市體育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奮力推進體育強市建設,群眾體育蓬勃發展,競技體育奮勇爭先,體育產業煥發活力,各項事業取得豐碩成果,省委、省政府給市體育局記集體一等功。
一、辦實事惠民生,體育給市民帶來更多獲得感
體育為民辦實事更加貼近市民需求。全年新建體育公園、籠式多功能運動場、社區健身健康中心40處,更新新建健身設施220處,全市達到10000余處,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全省第一。體育健身活動辦在家門口讓市民更容易參與。以慶祝建黨百年為主題,全市舉辦各類群眾性健身活動萬余場。“跑遍青島”大型主題健步活動走進10個區市,首屆社區運動會深入 200個社區,線上線下數百萬群眾踴躍參與;舉辦市民體質健康達標測試運動會,完成5000余例市民體質監測,全民健身讓城市動起來。健身服務搭乘數字快車讓市民參與更方便快捷。我們爭取市場資源支持,沒有動用財政一分錢,開發建設“青島智慧體育平臺”一期工程,在運動場地設施管理、體育賽事活動參與、科學健身指導等方面,為市民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老年人健身需求更有保障。成立體醫融合專家志愿服務團,開辟體醫融合大講堂;積極協調市標準化委員會加快修訂2014年發布的《青島市游泳場所服務規范》,努力為老年朋友游泳健身掃清制度障礙。青少年體質健康得到更大提升。針對廣大家長普遍關心的青少年超體重、近視、脊柱側彎三大常見問題,聯合市教育局、衛健委等部門,舉辦了2期超體重學生夏令營和10期青少年脊柱健康培訓,推廣脊柱健康操,全市中小學普及率超過50%;開展“奔跑吧少年”主題健身活動,讓孩子們充分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體育消費更實惠更安全。開展“你健身我買單”體育惠民消費券發放活動,財政資金投入,迭加企業讓利,消費者享受到超過千萬元的實惠。發動200余家體育企業成立誠信聯盟,倡導合法經營,加強行業自律;聯合李滄區人民法院成立全國首家體育消費糾紛巡回法庭,有效化解矛盾,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二、奪金牌創一流,體育給城市增添更多光彩
競技體育再創佳績。東京奧運會上,我市11名運動員代表國家參賽,陳夢勇奪2枚金牌,實現青島運動員連續四屆奧運會摘金的壯舉;第14屆全運會上,我市191名運動員代表山東參賽,取得了15金18銀15銅的優異成績,繼續處于全省和全國副省級城市前列,也為山東全運會“四連冠”作出了突出貢獻。體教融合全國領先。著眼青少年體質健康和全面發展,超前布局,培育打造務實創新的體教融合“青島模式”。今年7月,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在青調研,召開全國體教融合座談會,對我市做法和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國家體育總局在全國青少年體育工作交流暨體教融合推進會上推介我市經驗,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專程來青采訪我市體教融合工作,并擬于近期播出。體育產業領跑全省。全市體育產業總產出628億元,“十三五”期間增長34%,增加值占GDP比重達2.12%,居全省第一、國內前列。作為全國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全市居民體育消費總規模達到290.6億元,創歷史新高。我市年內被評為“全國優秀體育產業發展城市”、體育旅游熱門境內城市;奧帆中心獲評2021中國體育旅游十佳精品景區。在體育產業“國家隊”中,青島已擁有6個“國字號”招牌,在全國同類城市中名列前茅。
三、彰時尚顯魅力,體育給城市注入更多活力
大型賽事精彩不斷。積極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2021全國游泳冠軍賽、青島國際馬拉松、“發現·青島”城市定向賽、第十三屆青島國際帆船周·青島國際海洋節、山東半島帆船拉力賽、青島市第五屆運動會等大型賽事活動如期舉辦,成為全城狂歡的節日。首創青島澳門國際帆船拉力賽,成為迄今為止國內最長的離岸拉力賽,為“帆船之都”再添新亮點。成功舉辦疫情以來全國首個允許觀眾現場觀賽的體育賽事——CBA全明星周末,再一次點燃了城市激情,彰顯了青島體育的使命擔當。時尚體育方興未艾。出臺《體育賽事活動補助資金實施細則》,社會資本參與興辦體育的積極性得到進一步釋放。2021青島時尚體育季,時間跨度3個月,涵蓋10余項時尚體育項目,讓市民每到周末節假日在城市的一角總能感受到時尚體育帶來的青春活力。體育項目紛至沓來。貫徹落實市委“項目落地年”部署要求,2023年亞洲杯專業足球場提前封頂。成功申辦2022年激光雷迪爾級帆船世界錦標賽等重大體育賽事。山東體育學院青島產教融合實訓基地、中國羽協訓練基地成功簽約落地;與騰訊科技、天際電競等公司在數字體育、職業電競等方面的合作正在有序展開。
2022年,全市體育工作將以《青島市“十四五”體育事業發展規劃》為依據,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錨定辦人民滿意體育的宗旨,瞄準建設全球知名體育城市、國家體育中心城市的目標,在全省勇當龍頭,在全國爭先進位,全力推進體育強市建設,為青島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體育力量。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