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全市衛生健康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改革攻堅,各項重點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基本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目標。在今年5月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2019年全省公共服務質量監測情況分析報告》中,我市醫療衛生服務質量綜合評價得分位居全省第一。廣大醫務人員群體被授予全市第一個“青島楷模”榮譽稱號。
一、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貫徹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全市衛生健康系統10.29萬名黨員干部和醫務工作者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革命意志,沖鋒在一線、堅守在一線、奮戰在一線,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一是筑牢醫療救治防線。建立了15家定點醫院,組建了26個市、區市和醫院三級專家組和68個應急醫療梯隊,按照“四集中”要求,統籌調配全市最優質醫療資源,實行最有效的醫療救治。306名醫務人員馳援湖北抗疫一線,圓滿完成救治任務,無一人感染病毒,全部平安歸來。二是筑牢“四早”防線。充分發揮醫療衛生機構“哨點”作用,建立了44個醫療機構發熱門診、150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熱哨點診室的傳染病預檢監測防線,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三是筑牢病毒檢測防線。建成了涵蓋38家核酸檢測機構、55個采樣點的新冠肺炎病毒檢測防線,全面落實“應檢盡檢”“愿檢盡檢”工作。實施分區分級精準防控,以區市為單位,開展疫情風險評估,形成了覆蓋市、區市、鎮街和村、社區四級的疫情防控網絡,構建起“2小時內完成網絡直報、12小時內完成檢測、24小時內完成流調”的工作閉環。四是筑牢心理防線。組建了35個心理危機干預專家組,開通了23條免費心理援助熱線,推廣“暖青心語”小程序等“互聯網+心理健康”服務平臺,打好心理防疫戰。五是筑牢聯防聯控防線。堅守高速路出入口、客運站等封控卡點,服務入境人員排查轉運,對可疑對象采取查驗留驗管控等措施。加強集中隔離點(服務點)醫療衛生保障,24小時值守、加強隔離人員健康監測。全面參與社區(村)摸排,建立復工復產復學疫情防控指導隊伍,推進疫情防控和醫療服務“雙下沉”,全力恢復經濟社會正常秩序。
二、積極探索健康青島建設新路徑。一是統籌推進健康青島行動。對標健康山東15大行動,市政府出臺健康青島行動實施方案以及16 項健康青島行動三年計劃等系列文件,28項指標任務均優于國家要求。召開新聞發布會,分階段、分步驟啟動健康青島行動,力爭走在全國全省前列。二是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加強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標準化建設,市疾控中心及9家區市級疾控中心建成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加快青島市公共衛生中心項目建設,啟動1000張床位的青島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建設,提升防控救治能力。在全國率先改革疾病控制、婦幼保健、院前急救和采供血機構運行機制,建立激勵與約束并重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堅持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獎優罰劣,激發公共衛生體制活力。三是強化重大疾病防控。投入9100余萬元,對11個疾控中心、217個預防接種門診和6個接種站進行智慧化升級。推進接種門診復診,完成疫苗補種工作,7歲內兒童疫苗接種率達到90%以上,12種疫苗報告接種率均在 95%以上。扎實做好第四輪全國艾滋病防治示范區、省慢性病防控示范市、國家環境健康風險評估試點等創建工作。四是加強“一老一小”照護服務和婦幼健康工作。在全省率先出臺《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全市共篩選、儲備超過40個托育項目,12個項目成功申報國家項目試點,中央支持資金920萬元,新增普惠性托位920個。將“一老一小”健康保障納入市辦實事,在全市醫療衛生機構增加老年護理康復床位2000張。落實母嬰安全五項制度,實施孕產婦妊娠風險評估與分級管理,提升高風險孕產婦管理水平。五是深化基層醫改。深化國家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上半年全市18個縣域醫共體共完成影像遠程診斷3000余次、醫療遠程診斷1.2萬余人次、集中供應消毒產品1.8萬余件、集中檢查檢驗8500余人次。持續推進標準化建設,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四類五化”達標率達到99.95%,高于全省0.95個百分點;建成第一批50個基層特色專科科室;啟動“島城基層名醫”評選活動。出臺《提升平度萊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攻堅方案(2020-2022年)》,組織15個城市醫院對口幫扶平度、萊西45個鎮街衛生院,制定年度和三年幫扶計劃并簽訂幫扶協議書。六是扎實做好健康扶貧工作。啟動“心耳康復光明行動”,積極為貴州安順、甘肅隴南、菏澤及我市貧困患者復篩和手術治療。完成152家定點醫療機構貧困人口精準識別信息化改造,開發應用市定貧困人口健康扶貧信息系統,實現貧困人口及患病救治情況動態管理。七是發展智慧健康服務。全市互聯網醫院達到24家,比去年增加了3倍。試點應用DUCG臨床智能輔助診斷平臺、科大訊飛智醫助理系統。建成189個鎮街健康小屋,為基層醫生配備便攜式智能隨訪箱1800余臺。八是在全市黨政機關開展無煙示范機關創建活動。策劃舉辦“攜手無煙保護未來2020年青島市戒煙大賽”“愛青島共無煙線上公益控煙擂臺賽”,全市各級黨政機關2萬余人進行了線上培訓,覆蓋百余家機關單位。
三、實施常態化線上線下“雙招雙引”。克服疫情影響,開展線上線下招才引智名校行,組織駐青、委屬、區市和民營36家醫療衛生機構,先后赴國內重點城市進行招才引智雙選會及校園招聘,現場錄用碩博人才164名,入圍考核范圍992名,提前鎖定一批優秀人才。出臺《青島市衛生健康人才引進和培養補貼暫行辦法》,提高補貼標準、擴大補貼范圍,上半年已引進7名來自北京、上海、廈門等具有國家或省級專業水平的高層次人才。舉辦網上招商推介活動,新簽約醫養健康項目12個,簽約金額內資91.5億元、外資3000萬美元,城陽微醫互聯網醫院、藍谷飛利浦健康科技創新中心等項目落地。新開工建設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西海岸新區院區。全市衛生重點項目達到20個,總投資估算259.12億元,全部建成后將增加床位1.61萬張,是近10年來青島醫療衛生建設投入規模最大、建設項目最為集中的時期。其中,社會資本項目6個,總投資估算101.05億元,占全市投資總額的40%。
四、存在的問題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上半年,全市衛生健康工作12項改革攻堅行動進展順利,但也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對照上級健全公共衛生體系部署要求,仍然存在急需補齊加強的短板弱項;二是城市醫聯體、縣域醫共體內有效的分工協作機制尚未真正建立,城市醫聯體建設尚未破題;三是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發展滯后,產業化水平不高;四是衛生健康信息化建設有待加強,群眾看病就醫仍然存在不方便的問題。
下半年,我們將加大力度,倒排工期,確保各項任務按期圓滿完成。一是慎終如始嚴格落實疫情常態化防控措施。保持多點預警、多線作戰態勢,繼續加強防控救治能力建設,持續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各項工作。二是加大力度“雙招雙引”。推進綜合類別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創建工作,辦好第二屆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大會,謀劃推進中日韓國際生命健康科學城等項目。落實抓項目促投資“百日攻堅”行動,加快重點醫療項目建設。三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開展公立醫療機構經濟管理年活動,引導公立醫院落實“三個轉變、三個提高”。抓好縣域醫共體和城市醫療集團建設,完善任務臺賬并按月通報,確保改革成效。四是著力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完善中西醫協作機制,加強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抓住上合示范區建設機遇,打造中醫藥國際會客廳和產業基地。五是加快衛生健康信息化建設。統籌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惠民便民服務平臺對接和電子健康卡用卡環境改造工作,進一步優化、壓減院內就診流程,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就診服務。六是堅決打贏健康扶貧攻堅戰。盯緊重點人群因病返貧風險點,統籌對口支援、東西部扶貧協作等幫扶力量,加大幫扶政策傾斜和攻堅力度,完成“心耳康復光明行動”救治任務。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