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全市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工作,將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圍繞“創新+3個更加”目標要求和“一三三五”工作舉措,落實“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按照建設人民滿意服務型機關和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進一步推進政務服務管理和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改革創新。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讓企業群眾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
一是全面實施審批服務事項“最多跑一次”。提高網上辦理深度,入駐市大廳行政審批服務事項100%達到三級標準,60%達到四級標準。逐步推行菜單式全鏈條辦理,完善全市審批服務事項清單要素標準化,推行政務服務事項市、區(市)、街道、社區“多級聯辦”。完善和推廣行政審批網上中介超市。全面推行審批服務事項自助辦理服務和 “同城通辦”,實現申請材料跨級推送,創新實行快遞免費雙向寄送服務,辦事群眾利用大廳網站、微信平臺、手機APP等渠道就可提交寄送審批材料,努力讓“最多跑一次”和“零跑腿”成為常態。
二是深入推進“一窗式”審批改革。分類梳理“一窗式”改革服務事項清單、受理樣表、受理模板等,研究制定“一窗式”政務服務改革運行規則,加強對窗口人員業務培訓,建立線下“一窗受理”與線上“統一申報”相結合的工作模式。指導各區市結合實際,實施“一窗式”政務服務改革,完善運行機制和管理制度,為群眾和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
三是推動項目審批再提速。指導市直部門、各區市全面落實《關于進一步優化青島市建設工程項目審批流程推動審批全面提速的工作方案》和《關于進一步優化審批服務流程推動招商引資項目快審批快落地快開工的工作方案》,全面實施容缺預審查、規劃指標承諾、評估評審前置、全鏈條審批菜單、全程代辦幫辦等改革措施,建設工程項目、招商引資項目審批時限再提速50%。
二、強化服務管理職能,加強公共資源交易綜合管理
一是加快構建全市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進一步擴大統一交易范圍,逐步將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等項目納入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統一運行。加強對區(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業務指導,按照全市一體化原則,抓緊梳理制定全市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管理制度,實現全市公共資源交易統一規則、統一目錄、統一標準,推動全市公共資源交易工作規范有序進行。
二是加強對公共資源交易全過程監管。加強各公共資源交易分中心分大廳監督、考核,制定年度考核辦法,統一受理全市公共資源交易機構及工作人員的投訴、舉報。修訂評標專家、招標代理機構考核辦法,建立全市統一的考評體系,對評審專家及代理機構實行市、區一體化考核,統一公布記分情況、統一實施聯合懲戒。探索建立招標人、投標人信用評價方案。
三是推行全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標準化。修訂完善《青島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招標評標辦法》,規范評審標準;修訂完善全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標準化大綱,細化完善各項服務標準和規范。逐步實現統一配套設施、統一交易流程、統一交易服務,達到服務質量目標化、服務方法規范化、服務過程程序化、服務管理精細化。推行“交易一單清”和 “進場交易電子證明書”,進一步公開交易信息,增強交易的透明度。
四是全力做好“上合組織峰會”和“美麗青島行動”項目服務保障工作。開辟項目招標綠色通道,按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原則,實行項目提前介入、專人負責、即來即辦,最大限度壓縮招標時限。重大項目制定標前預案,嚴卡時間節點,確保項目按時推進。
三、全面推行“互聯網+”,優化審批流程,規范交易秩序
一是推行行政審批申請材料證照電子化應用。建立行政審批申請材料電子存儲庫,將辦事群眾的申請材料納入電子存儲庫,實現行政審批申請材料統一電子存檔和互通共享使用。擴大統一制發證范圍,逐步將存量證照錄入行政審批信息資源共享庫,增加共享庫中的存量證照信息。
二是加快公共資源交易信息化建設速度。2018年6月份前,完成全市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信息平臺建設工作,并做好同國家、省級電子交易公共服務系統互聯互通的準備工作。結合交易平臺建設,逐步實現公共資源交易的全流程電子化,實現公共資源交易網上運行、全程留痕、減少人為干擾,探索實施“遠程投標”、“異地評標”,使交易過程更加透明,交易結果更加公正。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對交易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比對投標文件雷同度、業績造假等,提早發現圍標串標傾向,為監管部門打擊圍標串標提供依據。
三是推動行政審批和公共資源交易信息互聯互通。建立行政審批和公共資源交易大廳信息溝通渠道,推進行政審批大廳基本建設項目立項信息與公共資源交易大廳共享,動態監控立項項目招標情況,及時主動發現應當招標未招標等違法違規行為;公共資源交易大廳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中標信息、違法處罰信息推送行政審批大廳共享,方便實施行政許可和推進聯合懲戒。
四、不斷鞏固改革成果,建設人民滿意服務型窗口單位
一是破解制約審批提速突出問題。研究制定以“補短板”“啃骨頭”為突破口進一步推進審批提速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方案。聘請法律專家學者、審批領域資深人士、新聞媒體等領域專家組成委員會,破解制約全市行政審批提速增效的突出問題、難點問題,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促進全市經濟平穩快速發展。
二是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會同市編委辦等部門督促審批業務較多的市直部門單獨設置行政審批處,指導具備條件的區市及經濟功能區成立行政審批局,將行政審批服務事項納入審批服務大廳集中辦理,探索實行“一枚印章管審批”,實現“審管分離”,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審批效率。
三是加強建設項目協調推進服務力度。主動對接各部門、各區市,現場協調解決制約建設項目審批進程的難題,提高建設項目審批效率。加大竣工聯合驗收宣傳力度,探索推行網上聯合電子審圖,指導經濟功能區推廣實施區域化評估評審,督促各區市及時更新重點投資項目督查公示系統數據,確保系統信息真實性、準確性。
四是建設群眾滿意一流政務服務大廳。修改完善市行政審批服務大廳管理考核制度,定期組織大廳工作人員培訓。加強大廳日常巡查,做到巡查常態化、抽查經常化。開展第三方評估,通過可視化音視頻監控管理系統實時抓拍,重點監察窗口人員工作紀律、服務態度等情況,實現服務窗口監察全覆蓋。完成市行政審批服務大廳和市公共資源交易大廳升級改造工作,提升兩個大廳綜合保障水平。
五、持之以恒加強黨的建設,打造素質過硬作風優良干部隊伍
一是抓好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學習宣傳。結合即將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創新學習形式和學習載體,通過讀書交流會、知識競賽、專題研討等形式,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宣傳好、貫徹好,讓全體黨員干部學深學透,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強大動力。
二是建立完善機關黨建制度體系。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用好山東省“燈塔-黨建在線”綜合服務平臺和“山東e支部”平臺,制定市政務服務管理辦機關黨的建設工作制度匯編,認真抓好機關黨支部規范化建設,把機關黨支部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支持“第一書記”工作,做好對口幫扶工作。創建機關黨建品牌,切實提高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水平。
三是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加強作風建設。落實好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和班子成員“一崗雙責”責任,建立健全黨風廉政建設各項制度,抓好廉政風險點排查和梳理。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毫不動搖抓好“四風”問題整治。堅持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對于一些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運用好執紀監督的“四種形態”,抓早抓小、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加強黨員干部監督教育管理,開展主題黨日、機關道德講堂、革命傳統與警示教育等活動,讓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深化群眾評議活動,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機關工作作風的首要標準,充分運用測評結果,認真抓好群眾意見的反饋整改工作。
四是認真做好巡察整改工作。樹立持續整改、長期整改的思想,對于市委巡察發現的問題,分門別類建立臺賬,逐條明確責任處室、整改要求、工作時限,逐條制定整改措施,逐條銷號管理,全程跟蹤督辦,確保按期完成各項整改工作任務。以此次巡察整改工作為契機,進一步健全各項制度規定,并抓好制度貫徹落實。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