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9日上午,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同志等介紹山東全面應用數字化電子營業執照,服務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大眾日報·大眾新聞記者:
主發布詞中提到,山東部署在濟南等六個電子營業執照應用較好的地市進行先行試點,請濟南市介紹一下試點成效以及下步打算?
石麗華: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在省市場監管局的部署指導下,積極探索全面應用數字化電子營業執照改革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經營主體紙質營業執照核發數量大幅減少。自2024年9月13日濟南市開展這項工作以來,全市各級登記機關堅持“以全面應用電子營業執照為主,不用、少用紙質營業執照為輔”的原則,積極引導幫助企業群眾下載電子營業執照,不再主動核發紙質營業執照。截至2024年底,全市應發紙質營業執照11.44萬套,實發2.29萬套,未核發9.15萬套,未核發率達80%。以印刷一套營業執照3.2元計算,3個半月節省財政支出約29.3萬元。
二是電子營業執照下載率應用率大幅提升。截至2024年底,濟南市企業總數為64.09萬戶,已下載電子營業執照的60.66萬戶,下載率達94.65%,與9月份改革前相比增長0.67個百分點,也帶動了個體工商戶電子營業執照下載率的提升。同時,經營主體電子營業執照在國家、省、市三級業務系統的應用量逐月攀升,與改革前相比增長了81.53個百分點。
三是有力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提高數字化水平。電子營業執照“一碼關聯、一碼通行”,是數字濟南建設的重要應用場景,通過電子證照信息共享,實現了涉企政務服務事項信息免填寫、紙質材料免提交。經營主體通過電子營業執照“亮照”形式出示身份信息、展示許可事項、開展經營活動,實現“一次生成、一庫管理、隨時下載、移動應用”,大大降低其經營成本和政府行政費用。
下一步,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將在省市場監管局的支持指導下,積極圍繞推動數字政府建設,持續強化信息共享和數字賦能,加強部門聯動,加大宣傳力度,不斷推進全面應用數字化電子營業執照改革工作走深走實,讓企業群眾共享“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改革成果。
一是強化宣傳引導。通過微信公眾號、直播間、電子屏等多種方式持續宣傳電子營業執照的下載方法、應用場景和便利程度,指導幫助企業群眾下載電子營業執照,引導更多企業在各項涉企政務服務、執法檢查及日常經營活動中使用電子營業執照。
二是加強部門聯動。與涉企業務辦理部門、監管部門等暢通聯系渠道,及時打通數據壁壘,實現信息有效聯通。強化與電商平臺、銀行等部門對接,拓展電子營業執照在更多領域的應用場景,提高各部門對電子營業執照的認可度和接受度。
三是靈活處置問題。在試點過程中,及時歸納總結問題,逐一分析解決。對于存在特殊情況確需領取紙質營業執照的,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同時與相關部門對接,宣傳電子營業執照使用效力,推動改革落地見效。
山東廣播電視臺綜合廣播記者:
推動政務服務從“能辦”到“好辦易辦”,青島市作為試點城市,如何讓電子營業執照在數字化應用方面真正“活起來”?
王軍:在省市場監管局指導下,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會同有關方面,高質量實施“一企一照一碼”數字身份服務體系改革任務,在電子營業執照數字化應用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青島作為全國首批“高效辦成一件事”典型案例城市,有條件、有責任為全省商事制度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闖關探路。
一是以改革試點為牽引,大力推行按需申領紙質營業執照改革,服務經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青島市在企業開辦平臺上線了紙質營業執照“按需申領”服務功能,并對后續經營過程中有需求申領紙質營業執照的,專門設置了補領流程,為經營主體全生命周期提供兜底保障。同時,大力推進電子營業執照下載和使用,2024年全市經營主體下載電子營業執照246萬余次,使用電子營業執照1642萬余次,電子營業執照的權威性與公信力持續增強。
二是以高效便捷為目標,全面推廣電子營業執照應用,縱深推進“無證明之省”和“數字政府”建設。青島市發揮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的制度優勢,由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牽頭將電子營業執照應用接入市場準入、工程建設、公共資源交易等94項業務系統,打通食品衛生、教育醫療等政務服務專網,通過電子營業執照可以關聯出示67類高頻電子證照,1055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經營主體信息免填寫。通過推進電子營業執照跨行業、跨區域、跨層級的應用,進一步發揮了電子營業執照在經營主體身份識別和服務社會公眾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不斷豐富“企業碼”信息內涵,持續推動經營主體數字身份拓展應用場景。深入實施“一企一照一碼”改革,為經營主體制發“企業碼”。“企業碼”是將電子營業執照作為經營主體身份源點制發的靜態二維碼,是登記機關通過信息集成為經營主體量身打造的個性化數字身份名片。為充分拓展“一企一照一碼”線上線下應用場景,青島市下大力氣打通政務數據共享渠道,將一照多址、特色經營項目等登記注冊信息,以及文化、旅游、特種設備等許可信息和稅務信用評級、年報、“雙隨機”等監管信息,有序關聯至“企業碼”,持續推進經營主體生產經營數字化轉型。
下一步,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系統將嚴格落實省市場監管局的部署要求,站穩經營主體群眾立場,充分發揮改革試點的突破和帶動作用,將探索形成的有效舉措和管用經驗,用來推動解決經營主體經營發展中的實際問題。著力在數字化電子營業執照體系建設、支撐能力、互通互認、場景拓展等關鍵環節改革創新,攻堅突破,不斷提升經營主體和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在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優化營商環境中勇當排頭兵。
鳳凰網記者: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下簡稱《公司法》)明確規定,電子營業執照與紙質營業執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經營主體取得主體資格的合法憑證。這意味著電子營業執照的地位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請問這一“升級”又將會對推動山東高質量發展帶來哪些積極轉變?
郭朝波:正如這位記者朋友所說,新《公司法》實施后,電子營業執照應用便有了更加充分的法律依據,山東省開展全面應用電子營業執照改革,必將進一步推進政務服務提升和營商環境優化。
一、“無證明之省”建設將進一步深化。全面應用電子營業執照改革將有力推動經營主體常用證照電子化、數字化,拓展“企業碼”的應用場景,使經營主體“免證辦事”“一碼通行”成為常態,真正提升數字賦能、惠民利企水平,讓“無證明之省”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二、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將進一步深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要求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按現行規定,經營主體設立以及變更登記后,都需要制發新的紙質營業執照,各級登記機關每年投入大量的行政成本。開展此項改革可以大量減少紙張的使用、大幅降低經營主體登記的行政成本。全省推行后,僅不再印制紙質營業執照一項,預計每年可節省財政支出1000多萬元。
三、政務服務和行政效能將進一步優化。電子營業執照存儲于市場監管總局電子營業執照庫,具有權威統一、下載方便、數據真實、信息量豐富等特點和優勢,經營主體可以隨時通過電子營業執照應用程序領取、存儲、使用和打印。相關部門、機構和社會公眾,也可以實時驗證經營主體電子營業執照真偽、查詢經營主體身份信息及狀態。全面應用電子營業執照將最大限度利企便民,使“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成為現實,進一步提升經營主體和群眾辦事滿意度、獲得感。
下一步,將進一步升級優化電子營業執照系統架構功能,會同相關部門(單位)全面推動跨區域、跨部門、跨行業調取使用,擴大電子營業執照使用面、影響力,切實為經營主體減負增效,助推山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來源:山東發布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